70年前,鏖戰(zhàn)正急的朝鮮戰(zhàn)場上,在剛被美機轟炸過的一片廢墟中,兩具被燒焦的烈士遺體被抬到廢墟外的曠地。其中一位就是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國難當頭,敵軍臨境,毛岸英挺身而出,報名參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志愿軍戰(zhàn)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偉岸英姿,英魂不朽。
然而,毛岸英烈士為國捐軀的壯舉,近些年來卻被潑上了各種臟水,其中尤以“毛岸英犧牲是因其做蛋炒飯生火把敵機引來”的謠言最為惡毒!英烈不容玷污,尊嚴不容褻瀆,已經有很多文章批駁了這種謠言。時至今日,我們仍需澄清史實、還烈士清白!
做“蛋炒飯”引來轟炸?一派胡言,漏洞百出!
做“蛋炒飯”這個惡毒的謠言是從哪里傳開的呢,是否站得住腳?
該謠言主要源于志愿軍司令部作戰(zhàn)處副處長楊某所寫的一部回憶錄中。在這本書中,楊某寫道:
“我問成普“老成,你們怎么敢用送給彭總的雞蛋炒飯吃呢?趕快把火弄滅。”成普說:“我怎么敢呀,是那位翻譯同志在炒飯。”我不高興地說:“你要他趕快不要炒飯了,快將火撲滅,趕快離開房子,躲進防空洞去。”成普說:“我們馬上就走。””
楊某回憶錄2003年版
然而打臉的是,之后楊某被其書中提到的毛岸英犧牲經過當事人成普,多次給予直接反駁。
成普是誰?成普是曾擔任志愿軍彭德懷司令員作戰(zhàn)指揮所主任,是毛岸英犧牲時真正的當事人和現場目擊者。
我們來看一份檔案材料,成普同志在1995年寫給《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的資料中,里面有這樣一段話:
“實際情況是,彭德懷的床下根本沒有雞蛋,只有蘋果。作戰(zhàn)室也根本沒有飯鍋炒勺,并且,鐵桶火爐上,用一根很長的鐵皮煙筒直通出房頂鐵皮之上。因此鐵桶火爐根本不能做飯,這樣他們怎樣做雞蛋炒飯吃?不知是何人提供的這種資料,簡直是天大的謊言。”
成普在1995年寫給《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的資料
據毛岸英之妻劉思齊回憶,趙南起同志曾同她講:
““哪有米飯啊,包括毛岸英在內,我們都吃高粱米,高粱米那個殼都沒有去掉的。怎么吃進去,怎么拉出來,那個殼沒法消化。”——北京衛(wèi)視“檔案”欄目劉思齊老人錄音”
在成普回復與毛岸英一起犧牲的高瑞欣之女楊彥坤的信中,也相當激動地駁斥道:
“作戰(zhàn)室既沒有雞蛋,也沒有炒飯的鍋瓢炒勺,也沒有油鹽之類。如果要煮雞蛋,到炊事班的灶房才行。作戰(zhàn)室是指揮打仗的地方,不具備這些東西。”
《楊彥坤:父親高瑞欣與毛岸英一起犧牲以后》
由此可見,說什么“毛岸英在作戰(zhàn)室里蛋炒飯”,純粹是一派胡言!
楊某除了在書中編造出子虛烏有的“毛岸英在作戰(zhàn)室內蛋炒飯”的謠言之外,該書的其他關鍵點更是破綻百出,經不起一點考證。
首先,時間錯誤。
楊某回憶錄2003年版
楊某在書中描寫毛岸英犧牲當天的時間是“11月24日拂曉”,事實上,這個時間點是11月25日上午十一點左右。
毛岸英犧牲當天,彭德懷專門向中央軍委作了匯報。這封短短的電報,彭德懷足足寫了一個多小時。近日,這份電報終于被大家廣泛地注意到。
彭德懷絕密電報
其次,人數錯誤。
楊某在書中描寫“房里有三個人正在用雞蛋炒米飯”。但事實是在敵機轟炸時,在辦公室共有四人,并非三人。
成普同志在《關于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中明確寫道:在敵機轟炸時,在辦公室有毛岸英、成普、高瑞辛和通信員李某四人。
成普將軍《關于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
彭德懷也在絕密電報中反復強調“毛岸英與其他三名參謀”,“他們四人”,明確說明在場四人。
彭德懷絕密電報
成普和彭德懷的描述一致。顯而易見,楊某的記憶、描述是錯誤的。
第三,敵機路線錯誤。
楊某在書中寫道:“敵人飛機編隊飛臨大榆洞上空,也不繞圈就投彈。”
楊某回憶錄2003年版
然而,真相卻是彭德懷密報里所描述的“11時敵機4架飛過志愿軍司令部,沒有投彈。過一會又飛來敵機4架投彈。”
這和成普女兒整理的成普口述《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一文中所描述的是一致的:
“四架美軍轟炸機嗡嗡震響著,掠過志愿軍總部的上空,向北飛去,之后敵機又從北邊飛了回來。”
由此,可以判定楊某所說“敵機沒有繞圈就投彈”是錯誤的。
綜上,楊某所撰回憶錄一書關于毛岸英犧牲經過的描述,可以說是破綻百出,根本經不起核實。尤其是對所謂雞蛋炒飯以及與成普的對話等細節(jié)描寫,更是有意引導讀者,使人誤以為毛岸英等人不遵守軍紀,生火做飯才引來敵機,惹禍上身。
那么,到底是什么引來了美機轟炸?
在《彭德懷傳》一書“‘釣魚’清川江”一節(jié)里,詳細說明了志愿軍司令部被美軍轟炸的原因:
“駐在大榆洞南山坡上的志愿軍司令部,突遭美國飛機的轟炸。這是由于幾天來志愿軍司令部收發(fā)電報甚多,美軍通過空中偵察和無線電測向,發(fā)現了志愿軍總部的位置。”
《彭德懷傳》(1993年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批準出版)
事實勝于雄辯,楊某所寫的“毛岸英做蛋炒飯才引來的美軍”完全是一派胡言!
其實,在央視《國家記憶》曝出彭德懷這封密報以前,該電報已在《彭德懷傳》一書第21章《扭轉危局》“第三節(jié)”《“釣魚”清川江》中全文收錄,但當時卻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彭德懷傳》
彭德懷絕密電報的披露和現場目擊者成普的回憶以及《彭德懷傳》等多方資料的相互佐證,告訴那些傳謠者,在毛岸英身上的謠言可以休矣。
有的人可能會問,不就是做個飯嗎?難道志愿軍戰(zhàn)士就不能吃個熱乎飯嗎?這有什么惡毒的?
但是,這恰恰是謠言制造者的惡毒用心所在。
他們妄圖通過此事,給戰(zhàn)死沙場的毛岸英扣上“沒有戰(zhàn)場常識”“去朝鮮純粹是因為毛主席讓他兒子去鍍金”“目無軍紀”“因身份享受特殊待遇”等臟帽子,進一步攻擊毛岸英背后的毛澤東主席,最終將矛頭對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
一段時間以來,這些謠言制造者把毛岸英和蛋炒飯捆綁在了一起,最大限度地矮化了毛岸英壯烈犧牲的英雄形象和其“挺身為國,戰(zhàn)死沙場”的歷史事實!用一句話來形容,真是其心可誅。
多方佐證!揭秘毛岸英犧牲真相
那么,毛岸英犧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敵機轟炸前毛岸英在做什么?毛岸英為什么要留在作戰(zhàn)室而不像其他人一樣撤離?
下面我們來還原毛岸英犧牲的全過程。
先從毛岸英入朝的職位說起。毛岸英在志愿軍總部擔任彭德懷總司令的俄語翻譯,由于平時的翻譯工作不是很忙,毛岸英便自告奮勇,兼管起彭德懷的電報。
如果毛岸英不主動承擔收發(fā)電報的任務,他也許就不會遭此不幸。
1950年11月24日,也就是毛岸英犧牲的前一天。兩架偵察機曾在志愿軍總部(一個長方形木房)上空盤旋了將近一個小時之久,這異常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警惕。
大家估計美軍可能發(fā)現了這里有轟炸目標,所以鄧華、洪學智和不值班的參謀人員都撤到了距木房不遠的一個山洞里,以防敵人來空襲。
作戰(zhàn)室里只留下了毛岸英,成普和幾位參謀人員。
毛岸英為什么要留在作戰(zhàn)室而不避難?答案只有一個,這就是——堅守崗位。
毛岸英的遺孀劉思齊老人,提供了一份毛岸英犧牲親歷者——時任志愿軍作戰(zhàn)室主任成普1972年親筆寫給中央專案組《關于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的材料。
1972年成普寫給中央專案組《關于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的親筆材料,劉思齊提供
《關于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這份材料清楚地交代了毛岸英為什么沒有去山洞避難的原因:
“這些人是不能離開的。因為軍隊的作戰(zhàn)指揮機關,不管狀況如何緊急險惡,參謀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能擅離職守。我們每天24小時必須及時迅速處理敵我雙方一切作戰(zhàn)情況。特別因為第二次戰(zhàn)役的總攻擊即將發(fā)起,參謀人員緊緊掌握敵我動態(tài),至為重要,是有關戰(zhàn)爭勝負的大事,如稍一疏忽,貽誤戰(zhàn)機,是絕對不容許的。毛岸英同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與參謀們一起沒有離開辦公室。”
通過材料可以看到,毛岸英是由于工作職責所在,所以即使預知到危險,也不能擅自撤離,故而必須留在作戰(zhàn)室。
當時,當所有的第二次戰(zhàn)斗命令下達以后,司令官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一夜沒合眼的彭德懷實在是太勞累了。而毛岸英正在靠北墻的火爐子前簽收戰(zhàn)斗電報。彭德懷則合衣倒在旁邊一間小屋的行軍床上休息。
此時的他們依然沒有撤離作戰(zhàn)室,睡覺的睡覺,發(fā)報的發(fā)報,并未把11月24日的敵機盤旋當回事。
第一次戰(zhàn)役后,敵軍的空中活動更加猖獗了。沿公路,穿山溝,低空飛行偵查,發(fā)現可疑目標就要掃射轟炸。對志愿軍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這條山溝,不斷地飛來飛去,隔三差五的沒停止過騷擾,這種頻繁的軍事行動造成了總部參謀人員的一種矛盾心理:“既警惕又麻痹,家常便飯了,你炸你的我干我的”。
25日上午11時左右,四架敵機掠過志愿軍總部的上空,向北飛去。作戰(zhàn)室的參謀們以為敵機是去北面去轟炸什么目標,也就沒有十分在意。此時洪學智副司令覺察到了危險,急忙從防空洞里跑到作戰(zhàn)室,不管三七二十一,拖著彭德懷向門外的防空洞走去。
之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敵機又從北邊飛了回來。再一次飛到作戰(zhàn)室的上空。此時,彭德懷已離開作戰(zhàn)室,成普馬上跨出西邊的門檻,一只腳還沒跨出門外,抬頭一看,發(fā)現四架敵機正在以水平投彈式投下了大量銀白色的凝固汽油彈。
成普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妙,喊叫聲剛一出,炸彈便砸落下來,幾十個凝固汽油彈直接落在了指揮部的房頂上,頓時熊熊烈火奔騰涌起,眨眼間,蔓延成一片火海。成普隨即被爆炸掀起的氣浪摔到了溝里,半邊衣服燒著了,半面臉也燒脫了皮,幸好沒有昏厥,就地向沒有火的方向滾去,把自己身上的火撲滅了。
那么遭遇轟炸前毛岸英在做什么呢?
成普是毛岸英犧牲過程的真正親歷者。在成普口述的《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一文中,清楚地描述了毛岸英犧牲的過程。
成普口述,成普女兒成曦整理的《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
“上午十一點左右,四架美軍轟炸機嗡嗡略過志愿軍總部的上空,向北飛去。毛岸英這會兒也登記,發(fā)完了電報,就從箱子里抓起一個蘋果吃起來。敵機又從北邊飛回來了,投下了近百顆凝固汽油彈,毛岸英,高瑞欣兩同志葬身于烈火之中。”
我們看到,在遇難之前,毛岸英正在堅守崗位,剛發(fā)完電報忙完工作,隨即就不幸罹難。
從入朝作戰(zhàn)到壯烈犧牲,僅短短37天。年僅28歲的毛岸英犧牲前,沒有因為其特殊身份獲得任何榮譽稱號和獎章。但是,他和成千上萬把生命留在朝鮮的志愿軍戰(zhàn)士一樣,在這場“和平與正義”的戰(zhàn)爭中,以身許國,永垂青史!
今天,我們在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大好環(huán)境中,享受著和平、安寧與幸福。只是,在這種美好和安寧中也要銘記烈士的奮斗與犧牲。
因為,我們的歷史不僅僅是歷史,它還指引著現實、昭示著未來!
參考資料:
成普口述,成普女兒成曦整理的《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1972年成普寫給中央專案組《關于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彭德懷傳》(1993年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批準出版);彭德懷絕密電報;《楊彥坤:父親高瑞欣與毛岸英一起犧牲以后》等
來源:互聯(lián)網聯(lián)合辟謠平臺 轉自澎湃新聞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網絡謠言粉碎機】戳破謠言 敬悼英魂: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歷史真相
2021-12-29明德先生:毛岸英上朝鮮戰(zhàn)場是為了鍍金?用“蔣經國模式”戳破謠言!
2021-10-2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