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TPP現狀與思考 > 閱讀信息
占豪:4原因決定TPP難以阻擋中國腳步!
點擊:  作者:占豪    來源:占豪微信  發(fā)布時間:2015-10-07 10:11:47

  

001KeWwPgy6W0BQ3MUM08&690_看圖王.jpg

 

在美國主導下,美國日本戰(zhàn)略合作與妥協下,談了5年的TPP終于到了尾聲,框架協議簽訂。對此,我們昨天在《原創(chuàng)丨TPP達成,中美進入角力新階段!》中從博弈角度宏觀分析了這一事件的影響以及對中美博弈的意味。今天,我們接著分析。

 

對于TPP的達成,網上悲觀聲音不少,甚至有人被這種聲音影響有些慌亂;也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然并卵,當然也有一些人乘機再發(fā)表一些中必最輸中已最輸中或最輸的話以制造中國不行論

 

對該事件,占豪昨天的分析實際上是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即該協議的初衷、該事件的標志性意義、對未來的作用,我們都應充分重視,我們還應對TPP未來的影響進行充分研究和分析,然后做出針對性的應對。但是,我們對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未來影響進行充分辨析的情況下,也不必談TPP色變,覺得是真的狼來了。其實,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意味著中美博弈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進入一個新的狀態(tài),不過是一種新階段博弈的開始而已。

 

這種博弈,與輸贏沒有任何關系,就像中國一帶一路的提出本身并不能打垮美國一樣,TPP也不可能現在就能架空、壓垮中國,而在占豪看來,未來也根本不存在這種可能。對TPP框架協議的達成,我們應該重視,更應認真研究應對之法,但也僅此而已。網上所有大喘氣的一驚一乍,基本都是對事情處于無知狀態(tài)的忽悠,或是被這種狀態(tài)感染帶來的沒必要的緊張。

 

TPP為何能在近期達成協議

 

為什么談了5年的TPP前面四年多都進展不是很大,今年談判卻突飛猛進甚至達成一致協議呢?在占豪看來,其根本原因有三:

 

一、一帶一路戰(zhàn)略形成的戰(zhàn)略壓迫。

 

我們知道,2006722日多哈回合談判因各國難以達成一致而最終被WTO終止。多哈回合談判的終止,意味著在世界范圍內搞大一統(tǒng)的自貿構想失敗了。失敗的原因、矛盾的焦點還是根本規(guī)則和利益問題,以美國為首西方主導的WTO,試圖通過多哈回合談判徹底確立世界性的貿易規(guī)則,而發(fā)展中國家一定不愿意被這種規(guī)則左右,變成一種全球范圍內少部分發(fā)達國家對大部分國家的剝削。多哈回合談判的失敗,雖然體現在農業(yè)和非農業(yè)的市場準入問題,本質上卻是發(fā)達國家和非發(fā)達國家在利益上的分歧。鑒于之前世界經濟游戲規(guī)則整體利于西方,且WTO組織主要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控制,發(fā)達國家是想進一步延續(xù)這種規(guī)則趨勢,而發(fā)展中國家希望新規(guī)則更加平等。在這種背景下,最終談判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幾乎是必然的。

 

世界范圍內大一統(tǒng)的自貿框架難以達成,在經濟發(fā)展的需求下,小區(qū)域范圍內的自貿區(qū)談判必然興起,于是各種區(qū)域性的自貿框架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美國加入并主導TPP20082月,這其實就是在多哈談判失敗后開始另謀棋局的一種辦法。其根本目的在于,瓦解作為發(fā)展中國家代表、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說白了,就是發(fā)達國家在與發(fā)展中國家難以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美國開始避開中國這個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試圖通過TPP這種平臺來瓦解發(fā)展中國家陣營。只要美國將中國周邊盡量多的發(fā)展中國家納入到了美國主導的新的貿易體系,那么中國不加入,本質上其實就是為了在經濟上對中國進行釜底抽薪的孤立。美國是想在WTO框架之外,構建排除中國之外的新的貿易規(guī)則框架,一旦成功,最終原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多哈回合談判中沒有達到的目的就部分達到了。

 

然而,中國在與東盟的經濟融合方面走得要比美國遠得多和及時的多,早在美國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洗劫東南亞國家后,美國正在忙著中東反恐之時,中國卻忙著和東盟發(fā)展自貿關系,推動東盟從危機中走出。到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qū)構建完成。而美國2008年介入TPP并主導,也有試圖通過TPP分化中國與東盟經濟關系的目的。

 

美國加入TPP并吸引一些國家進入后,TPP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這種分歧其實于多哈回合談判中遇到的困難有些類似。但是,出乎美國預料的是,中國在20139月到10月才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也僅僅過了一年多,就已經與很多國家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上達成一致意見,并且構建了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發(fā)展形勢喜人。這讓美國充分感受到了壓力,因為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不但能破解TPP對中國的戰(zhàn)略意圖,其背后所蘊含的意義甚至比TPP要深遠得多。這種壓力迫使美國不得不加快TPP的談判。

 

二、美日在戰(zhàn)略上的統(tǒng)一。

 

20098月,日本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鳩山由紀夫就任首相。鳩山上臺后,走的是脫歐入亞的路線,200910月中日韓領導人峰會就達成了啟動中日韓自貿區(qū)的一致意見,日本脫歐入亞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鳩山的路線顯然和美國重返亞太路線完全相悖,果不其然,鳩山只做了幾個月的首相被通過手段趕下了臺。2010年,鳩山由紀夫的繼任者開始調整鳩山路線,轉而與中國交惡,中日釣魚島爭端使得中日關系急劇惡化,這一談判進程也被嚴重邊緣化。

 

與此同時,在與中國交惡后,201111月日本宣布加入TPP談判,這宣布日本在經濟上也開始向美國進行新一輪戰(zhàn)略靠近,這和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基本暫停形成鮮明對比。

 

鑒于日本的經濟影響力,在日本加入TPP談判后,事實上最大的阻力已變成來自于日本。就像美國發(fā)展TPP不僅僅是為了經濟一樣,日本想得到的不僅僅是什么TPP協定,而是有其很強烈的政治意愿,即促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在過去幾年的談判中,TPP一直是和政治掛鉤的。2014年日本解禁了集體自衛(wèi)權,今年又和美國簽署了新的美日安保條約,前些天又通過了新的安保法案。這一切都實現了,日本的階段性目標也就實現了,TPP日本該讓步的部分也就可以讓步了。

 

一方面是日本的讓步,另一方面是美國看到中國亞投行的勢頭,于是美國在TPP原來堅守的部分也有讓步。當兩個最重要的經濟體在戰(zhàn)略上達成了一致,TPP簽署的條件也就基本成熟了。

 

三、美俄的交惡。美國和俄羅斯的交惡,使得美國在政治上非常需要在TPPTTIP上取得重大進展,因為這樣可以提升美國在經濟上的競爭力,從而起到進一步孤立中國和俄羅斯經濟的目的。當然,除上述三個因素之外,還有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最后任期想去的一些成就有關。

 

734FFDC31C766C6B93E235806EE9A28B.jpg 

 

中國能搞定TPP嗎?

 

很多人擔心,TPP來了,中國恐怕要被孤立了,中國經濟將面臨巨大壓力,甚至連新的中國崩潰論都來了。對于這些觀點,如果因為不了解而緊張是正常的,如果故意渲染則顯得居心不良。TPP的確是該重視的事情,但它既不會壓垮中國,也無法真正阻止中國戰(zhàn)略的推進,更無法阻擋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在占豪看來,四個原因決定了TPP難以擋住中國前進的腳步:

 

一、      東盟國家對TPP本身保持高度警惕。

 

東盟國家,既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又有一定的投機心理。一方面,從政治上來說,東盟擔心中國的強大最終會壓迫他們,所以戰(zhàn)略上他們很大程度上或默認、或歡迎美國重返亞太,這樣他們即可借美國之力平衡中國的力量,還可以借機實現一些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東盟來說,他們有些拿不準中國真的足夠強大后會不會走向霸權,雖然中國一直在消除大家的疑慮,但并不能真正改變他們內心的那種惴惴不安,特別是那些占了中國便宜的國家。另一方面,東盟國家也很擔心自己成為中美角力的著力點,擔心被迫站隊,特別是擔心被迫在經濟上與中國割裂,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傷痛陰影在這些國家心中揮之不去。當然,相比美國和日本,中國才是代表著經濟發(fā)展的未來,美日經濟加在一起的增長量也趕不上中國的增長量。

 

基于這些因素,當美國20082月加入TPP并主導后,2011年東盟即提出區(qū)域經濟全面伙伴關系(RCEP)。RCEP不但涵蓋東盟10國,還邀請了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其目的是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tǒng)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若RCEP談成,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所涵蓋區(qū)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qū)。

 

RCEP若談成,其涵蓋范圍、影響力比TPP更強,這實際上是東盟主動發(fā)起的對沖TPP的一個經濟平臺,而這一平臺是東盟試圖以自己為中心,將中國、日本等周邊國家都融入其中,但這里卻缺了美國。

 

缺美國非常意味深長。如果美國加入RCEPTTP則失去意義,美國附著于TPP上的戰(zhàn)略將瓦解;如果美國不加入,RCEP本身就是對沖TPP的經濟戰(zhàn)略利器。美國本來想統(tǒng)戰(zhàn)東盟國家以分化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關系,而今東盟自己卻在團結中國和亞太的其它國家。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TTP又豈能達到美國的戰(zhàn)略目的。更何況,中國與東盟的自貿區(qū)正在建立,如今正在升級成2.0版。所以,本質上,TPP可能會增加美國在東亞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卻沒有能力將中國和其它亞太國家的經濟割裂開來。

 

二、      TPP無法構成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替代。

 

TPP涵蓋很多內容,主要是投資和貿易。但是,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會發(fā)現,無論美國還是日本,都不可能為TPP成員國中的東盟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相應質優(yōu)價廉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服務。與美日不同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恰是以基礎建設作為先鋒展開的,這也正是中國的長處。相比美國和日本,中國可以提供這些國家最需要的基礎工業(yè)產品,美日則不能。以幾天前印尼高鐵中國方案獲勝為例,最終印尼選擇中國方案而非日本方案,已充分表明在現實中與他們相比,中國競爭力在某些領域非常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對TPP有戰(zhàn)略對沖作用,但TPP卻不能替代一帶一路戰(zhàn)略。無法替代一帶一路戰(zhàn)略,自然無法阻擋亞投行的運作和中國對這些國家的資本、工業(yè)輸出。

 

另外,與TPP相比,中國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對相關國家的意義更加深刻。相比美國,中國與TPP中的一些國家在經濟上聯系也更加緊密,考慮到美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互補性,中國顯然更具競爭力。

 

三、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是周邊國家經濟增長的保證。

 

雖然美國和日本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經濟體,但中國與美日相比,市場發(fā)展?jié)摿σ薮蟮枚啵廊斩际浅墒焓袌觯鲩L已經見了天花板。TPP成員國當中,連美國自己都不想錯過,更何況亞太地區(qū)的其它國家呢?連美國自己都做不到在經濟上與中國切割,亞太其他國家自然更加不會。而且,美國只是東盟的第四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另外,中國還是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這些國家在經濟上對中國依賴程度遠高美國,亞太地區(qū)的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

 

所以,美國TPP雖有孤立中國之意,但除非美國在軍事上徹底制服中國,否則所謂的TTP并不能幫助美國實現對中國的孤立與圍堵。當然,美國自己也很清楚,在第一島鏈內和中國進行軍事上的角力美國占不到影響大國戰(zhàn)略的便宜。

 

三、      TPP規(guī)則本身存在重大的分歧隱患。

 

TPP看似是平等的,但其本質上還是由美國主導的經濟規(guī)則,在這個規(guī)則下,實際上美國可以將國內經濟決策施加給成員國,這其中包括對相關違反相關規(guī)定國家的制裁等等。TPP中較為落后的成員國可享受到發(fā)達國家的市場是不錯,但相應自己的保護壁壘也將全開,考慮到美國在金融、貿易領域的控制能力,最終吃虧的大概率還是這些國家。

 

因此,可以預見的未來,TTP成員國中美國與其它國家出現矛盾將不會令人奇怪。TTP中的規(guī)則相比RCEP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在規(guī)則平等方面有很大差距。事實上,美國主導的TTP玩得還是西方不平等合作那一套,而相比過去,現在世界上更加注重的規(guī)則是合作的平等。所以,占豪并不認為TTP真的會發(fā)展順利,個人甚至認為RCEP不久將會很快達成,并最終后者居上。

 

基于上述,占豪認為TPP的確值得重視,因為這意味著中美博弈進入了新階段、新層面。但是,TPP本身并沒什么可怕之處,中國的一些戰(zhàn)略不但可以對沖,而TTP本身就有很大的硬傷。

 

綜合看來,TPP一定程度可以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經濟影響力,但并不能削弱中國在這一地區(qū)的影響力。甚至,如果做得好,考慮到中國和美日在經濟長處上的不同,美國和日本主導的TTP甚至和中國的一些戰(zhàn)略還能形成一定的互補性,幫助相關國家經濟的發(fā)展。若真運作成如此格局,還能有助于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更加快速的落實和展開。

 

TTP來了,不是什么天塌了、地陷了,而是一個值得研究,考慮如何規(guī)避其中風險和如何利用其中機會的課題,僅此而已。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guī)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