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區域發展戰略使中國呈現多個三角。比較大的有三個,一是珠三角。包括廣州、深圳、珠海和港澳等區域;現在正象粵港澳深灣區發展。二是長三角,包括上海、杭州及蘇州、無錫、常州等區域。能否最終向杭州灣區域拓展,值得期待。現在有人提出“西三角”概念,分別以重慶、成都和西安作為節點城市。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前程遠大的“京三角”正橫空出世!
與珠三角、長三角不同的是,“京三角”并非一個平面,而是多個層次的“三角”構成的區域協同體系。第一個層次為“京通雄三角”,由北京老城、通州和雄安新區構成。這是“京三角區域”的核心三角,構成傳說中的“大北京”,也叫一城兩翼。一城即老城,也就是規劃中的首都核心區,主要由西城和東城組成;兩翼即通州和雄安新區。通州定義為城市副中心,實際是北京市的首會,政治中心。所以,北京市的四大班子及部委辦局均將搬遷至此,年底前完成,預計將疏解首都核心區人口40萬;雄安新區將成為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主要承載區,很可能主要承接北京實際承擔的經濟中心功能。這個功能將與創新、開放、綠色、協調和共享等新理念對接,成為現代化城市的中國樣板、中國標準。將來很可能會出現“美國雄安”這樣的綽號而不在是“中國硅谷”這樣的稱謂。
第二個層次為京保廊。也就是“大北京”和廊坊、保定。廊坊保定作為雄安新區的輔助區域,將承接北京疏解的不適合在雄安新區落地的部分經濟功能。
第三個層次為京張承。也就是大北京和張家口、承德。作為綠色生態涵養區、水源保護區,這里將更加注重綠色、生態,注重綠水青山,辦公室經濟、大數據經經、休閑旅游經濟無疑將是重點。
第四個層次是京津石。這將實現京津冀全覆蓋,惠及1.2億人口。
第五個層次為京津冀城市群與遼東灣和膠州灣。這是一個更大的三角。是京三角像渤海灣的拓展。
京三角的層層拓展,聯系起來,就是一個盤旋而上的巨龍,龍頭正是京通雄三角。
這樣的格局無疑令人期待。因為,一旦包括膠州灣、遼東灣、渤海灣在內的大渤海灣區成型,這將是中國最強大的城市群。這樣的城市群足以成為東北亞的發展高地,為一帶一路提供強大引擎,為護衛首都提供更雄厚屏障。
隨著京三角的日益強大,其在亞歐大陸、在中亞腹地、在一帶一路對接歐亞經濟聯盟中的核心地位也會凸顯出來。不需多長時間,京三角的實力和地位都會超越珠三角和長三角。一帶一路國際高 峰論壇;亞投行總部;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等選址北京,可以視為這一發展態勢的良好預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