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給中醫黑和中醫粉們轉點屠呦呦的八卦,講一些青蒿素背后的內幕
點擊:  作者:皇家小胖雪雪    來源:虎撲論壇  發布時間:2015-10-08 14:11:53

151008csn014.jpg

  【編者按】中醫藥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古代到現在,中醫藥本身就在不斷的進行自我革新和自我發展,也并不排斥現代科學技術的融入,包括現代藥物分析及分子生物學技術都極大的推動了中醫藥的發展。從思維模式上來說,中醫講求辯證思維,強調整體觀、治未病,這些都是講求邏輯、強調微觀的現代循證醫學(西醫”)可以借鑒的地方;同樣,中醫理論在具體方法上也在不斷提升自己,也就是借鑒因果、推理、演繹的理論結構引入中醫藥體系,增加理論透明性和可重復性,具有幾千年臨床經驗的中醫藥體系的發展,并不僅僅是中醫黑們說的廢醫驗藥那么簡單。歸根結底,醫學的發展是人類工業文明發展的產物,很多古老的技術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都湮沒了,但傳統中醫藥因為其獨特的思維模式和幾千年傳承的寶貴臨床經驗依然能經受住市場的檢驗。當然,中醫藥也并不否認自身存在的問題,坦率的說,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動下,中醫的發展與西醫的發展會逐漸融合,最后殊途同歸,這本身就是中醫體系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歸根結底不還是為了造福人類嘛。

  看來題目得驚悚才成,作為一名中醫科學院中藥所的現任職工,希望這篇小文里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感興趣的干貨.

  【關于美國】

  170年代的越南戰場,美國大兵同樣也在遭受瘧疾的折磨,全世界科研能力最強大的國家也在政府的推動下開展相關研究(用我們的話說叫集全國之力,不過體制不同用詞也就不同吧),篩了60萬個化合物和近2萬種植物(對比之下,我國是篩了4萬種化合物和上千種草藥),最后還是通過化學合成搞出來一個甲氟喹。但該藥有嚴重的副作用,其中包括惡夢和偏執。2003年,阿富汗戰場上由于拒絕服用這種藥物,數十名美國海軍士兵得了瘧疾。他們之所以拒絕服用該藥物,是因為軍中一直有傳言:有幾個特種部隊士兵因為服用該藥發瘋了,他們從阿富汗回國后,殺死了他們的妻子。

  21979年中美蜜月期,在一位美國科學家的牽線下,甲氟喹(商品名叫拉瑞婭姆)和青蒿素(當時還沒有向美國人公布全部資料)進行對抗性藥物研究,甲氟喹完敗

  3、分離出青蒿素的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在美國(波托馬克河岸尤其多)和歐洲都有分布。有些事情可能并不僅僅用運氣就能解釋,要強扯屠的發現跟中醫藥沒有任何關系,恐怕會很牽強

  【關于青蒿素】

  1、瘧疾現在是一個窮病,搞這個藥并不賺錢(80年代的時候,有瑞典公司搞青蒿素賣給非洲的獨裁者軍隊和游客賺了大錢,資本家沒良心啊),因為現在需要吃藥的都是掏不起藥錢的,主要依靠各種慈善及援助機構的資助(包括政府間資助,某東亞大國大搞外援,用青蒿素換礦產換石油,其行為之無恥令人發指)。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消滅瘧疾,我國依靠青蒿素藥物的推廣在90年代初也完全消滅瘧疾,但青蒿素要想在全世界推廣必須得到世衛組織的批準(因為援助機構不能購買世衛組織不批準的藥)。正是因為世衛組織中某國專家的阻撓(因為之前推廣的是某國研發生產的甲氟喹),直到2006年青蒿素才得以在全世界推廣(所以阿富汗戰爭時,苦逼的美國大兵還得吃噩夢相伴的甲氟喹)

  2、最早分離得到青蒿素單體的實際是南斯拉夫人,也是從同植物黃花蒿中分離得到的,大概在1975年左右在印度召開的世界天然產物大會上進行了報道,只不過把結構定錯了(在那個年代,核磁技術剛起步,單體化合物定錯結構很普遍)。后來80年代南斯拉夫同志來中藥所訪問時承認,他們當時分離得到的確實是青蒿素,但從未想過這個化合物具有抗瘧作用。

  3、青蒿素的結構解析工作是由上海有機所周維善院士幫助完成的,前后做了兩年多(要擱現在的技術條件,半小時內解決)。中藥所最早找的是國內化合物結構解析的泰斗級人物協和藥物所的梁曉天院士,因種種原因對方拒絕了(后來推測是協和藥物所當時由于德泉院士領銜在搞抗瘧新藥鷹爪甲素,梁老為了避嫌沒有接下這個任務)。因為“523”計劃是保密課題,協和藥物所(且就在北京)是該課題的協作單位,進行合作不需要上級批準;而周維善院士所在的上海有機所并不是該課題的協作單位,進行合作需要上級批準,手續復雜。周維善院士后來還完成了青蒿素的全合成工作,貢獻很大;在此,向周維善院士及他的老師黃鳴龍委員致以最高的敬意!

  4、青蒿素類抗瘧藥物的研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如同大家熟知的有50多家單位參與“523”任務的協作。而且后來發現青蒿素在人體內代謝速度過快,很容易讓錯過的寄生蟲卷土重來,因此把它和一些藥性慢但更持久的藥物(如本芴醇等)混合,又進行了大量的藥物及劑型改良工作,這些都不是由屠呦呦來完成的。坦率的說,就整個青蒿素發現過程(不包括藥物開發的后續工作),屠的工作可能連其中的5%都不到,但其突破的是其中最關鍵的一步,且這一步來自于我國古老中醫藥傳承的靈感(前面美國黃花蒿和南斯拉夫人的工作都已說明這個問題,屠本人也說這是中醫藥的饋贈”),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盡管嚴格說來,青蒿素的發現應該算個集體獎,包括國內對于這個榮譽的歸屬從80年代到現在一直都有爭議,但在1978年,屠被挑選出來,接受了政府頒給“523項目的集體獎,這個問題本身已經蓋棺定論。

  【青蒿素到底算不算中藥】

  青蒿素85年拿到的是中藥一類新藥證書。根據我國的藥品管理機制,中藥新藥(除去劑型改進)主要分6個大類別,中藥1類新藥就是單體化合物,我們通常印象里的中藥也就是復方中成藥屬于中藥6類,只是其中的一個類別。同樣的,化學藥1類新藥也是單體化合物,和中藥1類新藥規則是通行的。一定要說二者的區別,中藥1類的單體化合物來源于植物分離,而化學藥1類的單體則來源于化學合成。

  【關于屠呦呦】

  1、屠不僅三無,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屠連博導都不是,一輩子沒有帶過博士,指導過的碩士只有2人。

  2、除了青蒿素的發現,屠再無其他任何學術成就,只有1篇論文(還是以青蒿素協作組的名義發表的)1本著作,這些在所有諾貝爾自然學者中恐怕都是唯一一個。

  3、從我入所起,在中藥所3樓會議室屠的畫像就跟中藥所先驅(3)掛在一起,這是所里的最高榮譽。澎湃新聞造謠說屠跟單位關系不好,在中醫科學院內部受排擠等等,這些都是無恥讕言。

  4、屠本人性格確實有點。。這個不細說

  【關于青蒿和黃花蒿的區別】

  古代交通不便,很多人終其一生去過的地方也極其有限(徐霞客不是每朝都有),見識有限,因此對事物的認識很多都來自于典籍和道聽途說;古代也沒有植物分類學,不會具體到某一種具體的植物,古人可能把自己見過的青色的蒿都叫做青蒿,葛洪可能也只見過一種青蒿(或者不認為有其他類型的青蒿”),這些也是中醫藥典籍記載有時粗糙的地方。所以現在專門有一個學科叫本草考證,就是研究古代典籍中記載的草藥到底對應的是現代哪一種植物。順便提一句,中藥的多來源現象現在也很普遍。

  【關于中醫】

  1、青蒿素的發現確實有來自于古老中醫典籍的靈感,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否則美國、歐洲都有黃花蒿,怎么沒有發現?南斯拉夫人都得到這個化合物了,但從未想過這個化合物有抗瘧作用,這又如何解釋?我國以相對美帝小得多的工作量的投入就得到了青蒿素(4萬種化合物和上千種草藥對60萬個化合物和近2萬種植物),恐怕不僅僅是運氣吧

  2、中醫藥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古代到現在,中醫藥本身就在不斷的進行自我革新和自我發展,也并不排斥現代科學技術的融入,包括現代藥物分析及分子生物學技術都極大的推動了中醫藥的發展。從思維模式上來說,中醫講求辯證思維,強調整體觀、治未病,這些都是講求邏輯、強調微觀的現代循證醫學(西醫”)可以借鑒的地方;同樣,中醫理論在具體方法上也在不斷提升自己,也就是借鑒因果、推理、演繹的理論結構引入中醫藥體系,增加理論透明性和可重復性,具有幾千年臨床經驗的中醫藥體系的發展,并不僅僅是中醫黑們說的廢醫驗藥那么簡單。歸根結底,醫學的發展是人類工業文明發展的產物,很多古老的技術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都湮沒了,但傳統中醫藥因為其獨特的思維模式和幾千年傳承的寶貴臨床經驗依然能經受住市場的檢驗(西方的傳統醫學所占市場份額應經很小了。有些人非要說這是因為西方人思想開化、科技意識高,中國人迷信,這也讓人無話可說)。當然,中醫藥也并不否認自身存在的問題,坦率的說,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推動下,中醫的發展與西醫(應該叫現代醫學,古代西醫我們也能找出成千上萬條槽點”)的發展會逐漸融合,最后殊途同歸,這本身就是中醫體系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與中華文明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是一脈相承的),歸根結底不還是為了造福人類嘛。

  3、總有人喜歡把中醫和現代醫學(就是西醫”)完全對立起來,搞非此即彼那一套,說難聽點,這不還是典型的文革思維嘛。一個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價值,體系的開放和包容性才是它發展的動力,否則只能送5個字--“*河蟹*”(此處應為yuan jiao zhi zhu yi)

  4、從小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中國人還沒有得過諾貝爾獎,要努力要奮斗。幾十年過去了,中國人第一次得了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焦點卻集中在中醫粉和中醫黑上,這讓人哭笑不得

  再上一個炸藥獎委員會主席Juleen教授的采訪視頻,回應著名科普作家方X子。

  http://bbs.hupu.com/14316971.html

  最后,本人不擅長吵架,不參與關于中醫的爭論,只是提供一些我所了解的關于青蒿素的故事供大家參考。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