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研討會暨經濟研究所建所9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啟動儀式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王偉光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劉國光,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黃浩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副校長劉元春,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趙人偉、張卓元、劉樹成、裴長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朱玲,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各職能局、經濟學部部分研究所等單位的負責同志以及經濟研究所全體在職與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王立勝主持。
王偉光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以此次會議為標志,經濟研究所將正式啟動建所9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王偉光在講話中表示,經濟研究所即將迎來建所90周年,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國經濟學界的一件大事。王偉光指出,在中國經濟學界,經濟研究所被稱為“老所”、“大所”,涌現了一大批經濟學的大家和名家,奉獻了一大批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建設具有重大影響的研究成果。
王偉光對經濟研究所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三點希望:第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地位。第二,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開創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新境界。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戰略任務,按照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三重鎮、一加強”的要求,優化學科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推進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科建設,努力成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中堅力量。第三,要深入研究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貢獻智慧。要以研究我國改革開放穩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主要方向,以重大現實問題為導向,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經驗,深化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回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問題,為黨和國家的經濟決策服務,為指導我國經濟健康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王偉光強調,希望經濟研究所把學好、用好、闡釋好《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作為經濟研究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加強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為黨和國家建設發展大局服務。
高培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高培勇表示,此次會議不僅是《摘編》一書的研討會,也是經濟研究所建所9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啟動儀式,更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動員會。經濟研究所人要在認真學習領會《摘編》精神的基礎上,以建所9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為契機和抓手,全面提升經濟研究所人的認同感、歸屬感、榮譽感和使命感,扎實推進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工作。
高培勇認為,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所發的賀信,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具體方向。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這一宏偉事業的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構建既是一條主線索,也是當今中國經濟學界面臨的一項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摘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不僅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而且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的國家級專業研究機構,作為中國歷史上成立時間最早、影響最為深遠的“老所”和“大所”,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宏偉事業是經濟研究所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天職。
劉國光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劉國光在發言中回顧了他與經濟研究所長達46年的深厚淵源,表達了他對經濟研究所的深厚感情和關切,也對經濟研究所開展的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包括這次建所9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啟動儀式表示了支持。他認為,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真誠熱切地期望經濟研究所和《經濟研究》雜志,能夠扛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大旗,引領中國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張卓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張卓元回顧了孫冶方治所的三條經驗:第一,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第二,大力提倡創新,向傳統的理論發起挑戰;第三,用編寫《社會主義經濟論》的任務帶學科帶隊伍。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是交給中國經濟學家的重要任務。他希望經濟研究所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裴長洪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裴長洪表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就是當代馬克思主義,我們一定要深入領會并提高對《摘編》的認識。《摘編》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是我們學習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依據。同時,我們要抓住十八大以后更加重視理論經濟學的機遇,繼續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更大的努力。
黃浩濤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
黃浩濤認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國情出發,以科學態度探索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客觀規律,這樣的研究工作可以說是發端于以孫冶方等同志為代表的經濟研究所。特別是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經濟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以對黨和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發思想之先聲,堅持改革方向,直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以深入扎實的科學研究推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決策咨詢成果,產生了重大的和獨特的影響。
王一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鳴表示,如何在豐富多彩的實踐基礎上,探索構建適應時代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新的理論架構和話語體系,是作為我國經濟學領域領軍機構的經濟研究所承擔的重要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提出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命題,這些理論命題也要求經濟學人繼續研究探索,得出符合時代的新的回答。時代呼喚思想解放,需要理論創新。經濟研究所應該也能夠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成就新的輝煌。
劉偉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劉偉在致辭中表示,經濟研究所從成立到現在,之所以受到尊重,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扎根于中國大地,關注和解決落后的中國怎么發展,近90年來一以貫之。經濟研究所始終堅持從中國民族、社會進步的需要出發,積極探索中國問題。相信下一個90年,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總結中國實踐,會使中國的經濟學有一個更了不起的發展。
朱恒鵬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恒鵬在題為“共享發展,國家共同體與社會保障”的發言中認為,社會保障制度是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核心制度安排。它既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體現;既是現代國家共同體的一個實現形式,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一種實現形式。
在紀念活動啟動儀式上,王偉光與各位嘉賓和經濟研究所歷任所長一起為啟動儀式揭幕,經濟研究所新的形象識別系統首次亮相。同日,經過全面改版的經濟研究所新網站也上線運行。
(原標題: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研討會暨經濟研究所建所9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啟動儀式在京召開;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