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志(1911.1.3—1994.10.25),湖南株洲人。功勛卓著的戰將,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28年加入工農革命軍,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
毛澤東同志和他的戰友們,在幾十年中國革命戰爭的過程中,創立了人民軍隊、人民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我是這支軍隊中的一名老兵,是人民戰爭的參加者,曾在這種戰略戰術的指引下沖鋒拼殺,也曾運用這種戰略戰術指揮過不少大大小小的戰役和戰斗。和許多同代人樣,每當回憶起走過的烽火歷程,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率領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想到毛澤東同志。
我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同志,是在井岡山上,參加湘南起義后,經過汝城、酃縣戰斗,跟隨朱德、陳毅同志到達礱市,與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
在此之前,我雖然也聽說毛澤東的名字和他帶領的部隊,聽說過他親率部隊掩護我們上山,卻沒有見到過他。為會師舉行了一次慶祝大會,他和朱德、陳毅等同志坐在用青竹和門板臨時搭起的主席臺上。他高高的個頭,穿一身灰布軍裝,臉膛瘦削,頭發很長,但很有精神,明亮的目光掃視著面前歡騰卻并不十分整齊的隊伍和群眾。
大會開始后,陳毅同志首先宣布將所有的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接著是朱德同志講話,講了國際國內的形勢,要求兩支部隊加強團結,去奪取勝利。
朱德同志講完話,毛澤東同志才站起來,用濃重的湖南口音論述了兩軍會師的重大意義,指出光明的前途,特別強調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建立和發展革命根據地。打著有力的手勢,講了個孫悟空的故事,說我們要學習孫悟空的本領,上天入地,變化多端,大鬧天宮,推翻反動統治和整個舊社會。
那時,我是入伍幾個月的新兵,還不能完全理解他話中的深刻含義,但他講的故事和比喻我卻印象極深。在我們軍隊還弱小的年代,在游擊戰爭的年月里,我曾不止一次用它激勵自己和所領導的部隊。
★楊得志(左)陪同毛澤東主席觀看軍事匯報表演
至今,他當時的形象仍如在眼前。會師之后,我在特務營當戰士,特務營負責警衛軍部,我站崗放哨時,常見到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等領導人。朱德親切樸實,陳毅開朗活躍,毛澤東則文雅多思,他有時急匆匆從我們面前走過,有時點頭致意,有時也停下來和我們說幾句話,聲音尖細,文質彬彬,講默,平易中隱含著深刻的道理。
我們都知道,就是他,和朱德、陳毅等同志一起,以不足四個團的兵力,同數倍的敵人巧妙周旋,多次人的“進剿”,擴大了根據地,壯大了紅軍和赤衛隊,特別是著名嶺、龍源口等戰斗,更是鼓舞人心。
不久,我們又跟隨毛澤東、朱德出贛南、戰閩西,反對敵人的“圍剿”。這時期,我很少看到毛澤東同志,但心里非常明白,毛澤東就在我們的隊列里,指揮著我們的戰斗。他“戰略上以少勝多”的氣魄,堅定了人們的信心,他“戰術上以多勝少”的妙計,引導我們打了一個又一個勝仗。
如果說,我剛報名參軍時還是出于生活不下去而尋找生路,那么到了這時,已開始懂得了要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為窮人打天下,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道理。那時,我們確實是這樣的,說毛澤東就是在說紅軍、說共產黨,說紅軍、說共產黨也就是在說毛澤東,也是在說勝利。
可是,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我們雖然打了很多硬仗、惡仗、苦仗,傷亡卻極大。當時,我雖然在團一級的領導崗位上,對中央在路線上的分歧和斗爭所知甚少,不過也從實際中感受到那種與強敵拼消耗,和毛澤東所提倡的打法不一樣,再看到根據地一天天縮小,傷員運送、治療都十分困難,仗也越打越艱苦,心里就憋悶得慌。我所在的團在高興圩、獅子嶺一線打了一個月左右,犧牲了許多同志,最后還不得不撤下來,走上了長征的道路。
直到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重新回到紅軍的指揮位置,我們才四渡赤水,巧過金沙,翻越雪山,走過草地,轉危為安,勝利到達陜北。每想到這些,我就想到“用兵如神”的話,想到他從根本上打破了戰爭如神物的觀念,正確地認識了戰爭的客觀規律,指揮我們無往而不勝的歷史。是啊,他的英明和正確,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
長征途中,我們團大部分時間作前衛,沒有機會看見毛澤東同志到達甘肅省的通渭城時才見到他。那天,我們剛到駐地一會兒,他就猗著一匹馬,帶著兩個警衛員趕到了我們團住的地方。
政委肖華同志問我:“毛主席來了,搞點什么歡迎他呀?”在那樣的條件下,能有什么東西呢?何況事先又不知道,我看到街上只有賣梨子的,就讓機關的同志趕快買了些。
毛澤東同志一到,就拍拍身上的塵土,和我們握手,詢問部隊情況。我請他坐下吃梨子,他一邊抽煙,一過看著鐵盆里削了皮切成塊的梨子,說:“梨子呀,好東西,你們有辣椒粉嗎?”
我讓人去找了些來,心里又感到很奇怪:他要辣椒粉干什么?他可能看出了我心里的疑問,望著我說:“楊得志同志呀,你這個湖南人吃沒吃過辣椒粉拌梨子呀?”我說沒吃過!他就把辣椒粉撒在梨子塊上說:“噯,好吃得很呀!不是說有酸甜苦辣四大味嗎?我們這一拌是酸甜辣,沒有苦了。來,你們嘗嘗看。”說著滿有興致地吃了起來,我也嘗了嘗,確實別有風味吃梨的時候,我請他給部隊作指示,講講形勢,他說:“你們這個一大隊的前身是紅一團。紅一團在這次大轉移中是立了功的。你們一直走在我前面,情況了解得比我多,要講,應該你們講嘛!不過我今天要超過你們,走到你們前面去。”的確,他在我們離開通渭之前就走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還在想著他說的話。他的話不但充滿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而且含義深長。
這之后不久,就打了直羅鎮戰役。他又隨我們一大隊行動。山上的樹不多,敵機飛來掃射,我們部隊沒有高射武器,我擔心著他的安全,幾次勸他隱蔽,但他始終在陣地看敵情,沉著指揮我們,不時輕松地說著幽默的話。
等到了延安,在抗大學習聽他講演時,對他講話的幽默以及幽默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感受就更深了。他穿一身灰布軍裝,連帽子也不戴,烏黑濃密的頭發,長而且亂。他打著手勢,講政治,講軍事,風趣幽默,好懂好記。
記得一次講促進國共合作一致抗日時,他說,對付蔣介石,就要像陜北的農民趕著毛驢上山,前面要人拉,后面要人推,還得用鞭子抽兩下,不然,他就耍賴、搗亂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我們用的就是陜北老鄉這個辦法,迫使蔣介石起碼在口頭上承認了陜甘寧邊區政府,接受了一致抗日的主張。
由于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我們抗大軍事隊在往三原搬遷的路上舉行了學習的結業典禮后,就奔向抗日前線,到1944年1月回延安參加“七大”才又見到毛澤東同志。他把我找到棗園他住的窯洞,對警衛說:“我要留這位客人吃飯,給我們加個菜吧。此人是我的家鄉人,多搞些辣子就可以了。”
我詳細向他匯報了開辟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和在那里工作的情況。他問我長征后是否專門學習過,我對他說,東渡黃河后,到干部學校學習過,1937年初又到抗大學習過,兩次都因為打仗,沒學完便到前方去了,并說在抗大時聽過他的幾次講演。他笑著說:“你們打仗創造了經驗,我來講演,如此而已!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有機會到黨校去住一段時間,你才三十幾歲,來日方長呀!”這使我感到毛澤東目光遠大,對干部成長十分關心。
★陳熙、王樹聲、楊得志在訪問東歐七國期間合影
七大閉幕后,我便到中央黨校去學習,可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又到前方去了,接著便是三年解放戰爭,從華北打到西北,不論是邯鄲、清風店、石家莊戰役,還是解放太原、蘭州和寧夏,都是按照他的戰略和戰術殲敵取勝的。
特別是平津戰役時,蔣介石想利用華北之敵阻止我軍南下或增援華東戰場,傅作義本身還有西竄企圖。毛澤東同志針對這一特點,采取“隔而不圍”和“圍而不打”的方針,先穩住敵人,完成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使敵完全陷入收不攏、逃無路的絕境。然后再斬頭去尾,分段殲滅,在重兵包圍下,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當時,我指揮的部隊打的是敵人主力的腰部新保安,所以對此體會很深。我們說,按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就能打勝仗,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充分的事實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兵團又奉命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1953年,我作為志愿軍國慶觀禮代表團團長,在天安門城樓上又一次見到毛澤東同志。那天,他的精神很好,也胖了一些,見到我就滿面笑容地伸出手,握著連晃了幾下,說:“歡迎你呀,得志同志!”還向劉少奇、朱老總和董老等領導同志說:“你們都認識{吧,此人大名楊得志,當年強渡大渡河的紅一團團長,如今志愿軍的副司令員,德懷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鄉里啊!”當周總理說我是志愿軍歸國代表團的團長時,他又風趣地說“此人一直是志愿軍,上井岡山就是志愿去的,就是志愿軍!”他又轉過臉對我說:“這次請你們回來,就是要你們給我們講講朝鮮的事。不但給我們講,還要給群眾講,群眾可是歡迎你們的啊!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和平時期,看到毛澤東的次數就多了,在中央和軍委召開的會議上,聽他講話;在不少場合,受到過他的接見;有幾次,單獨向他匯報過工作;
1964年大比武,還陪他看過濟南部隊的軍事表演,等等,總是能看到他的形象,聽到他的聲音。
★1984年,楊得志同志與中國登山協會前主席史占春等合影
最難忘的,還是送他遠行,在人大會堂里,他安臥在松柏和花叢中,我和許多人一樣,輪流守候在他的身邊。那一刻,我看著他寧靜的面孔,又想到了井岡山上看到他的情景,想到40多年間在他指揮下的戰斗征程,他的偉大氣魄,他的斗爭藝術,他的風趣幽默,總是在眼前浮現。感到他雖然停止了呼吸,但留下了輝煌的貢獻和偉大的思想,他的貢獻是歷史所記住了的,他的思想是時間所不能泯滅的。
毛澤東同志是一個偉大的人,又是一個普通的人。我這里記述的,只不過是自己親眼見到的一點點。即使這一點點,不是也放射出了他耀眼的光輝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曹征路 | 為什么是毛澤東領導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重訪革命史之三十二
2018-06-02曹征路 | 毛澤東、蔣介石對《甲申三百年祭》的不同態度——重訪革命史之四十三
2018-04-0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