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到老人倒地不敢扶,我們的社會貌似被騙子與訛詐者改變了。
想起了父母說的從前事。
父親1970年代出差期間,半途在武漢發現帶的錢不夠,于是拿著介紹信到當地同行部門說明情況,受到熱情接待,并借錢給他,等他繼續旅途,辦完事情回到單位,才將借款匯回武漢。
每次父親說到這里,總是充滿自豪與欣慰,那時的國家機關是一體的,團結的,政府工作人員是熱情、務實而敢于擔責的。
母親回憶說,年輕的時候,獨自一人帶幾個孩子回鄉探親,要做三天三夜火車?;疖囌緮D不上火車,車上的乘客經常主動讓她把我們小孩子從窗口遞進去,然后她一個人去車門那里設法擠上車。
她說,若是現在,想也不敢想,絕不會松開拉著孩子的手。
有一次,她帶著孩子在火車上坐了很久,渾身浮腫,疲憊不堪。有一位軍人從臥鋪車廂出來接開水,發現了母親的異樣,主動提出讓母親去他的臥鋪休息一下,他代替母親看孩子。母親接受了他的好意。
類似的的事情,在那個年代比比皆是。缺乏騙子的“教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很自然。
而這樣的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在今天看來,簡直就是太“輕信”了。
二
馬克思(后排右)及他的三個女兒(前排左到右:珍妮、愛琳娜和勞拉)與恩格斯合影。
馬克思的小女兒問他:你最能原諒的缺點是什么?
他回答說:輕信。
什么樣的人容易犯輕信的錯誤呢?
孩子是最容易輕信的,如果你告訴他,狼與鬼一樣都是迷信,其實是不存在的,他一定會相信。
再說他幼小的心靈,也一定不愿相信,世上真有這么殘酷的動物,竟然會吃人?!
生活安定幸福的人易于輕信。
生活在別人的關懷之下,周遭的人是那么友善,又有什么理由去懷疑別人說的每句話呢?
心地善良的人也易于輕信
常懷有一顆慈悲善感之心,與人交往無惡念,坦誠真摯,又怎么能不以己度人,放松信任呢?
輕信的反面就是懷疑一切。什么樣的人總是對一切都抱著懷疑的態度呢?
生活環境險惡、曾經被騙的人,不會輕信人。
他們嘗到了上當受騙的苦頭,歷經了諸多磨難,在原本柔軟的心腸外,已磨練出一層厚厚的堅硬外殼。
要說輕易去相信別人,別開玩笑了。
由此看來,容易輕信的人,從某個角度來說,其實是幸運的,至少說明他的生活環境安定順遂,養成了純樸天真、心地善良的品性。
毛澤東時代的人,就是這樣容易“輕信”的幸運兒。
盡管整天被教育:“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但生活的現實卻是:治安良好,物價穩定,干群關系相對平等,同事沒有利益沖突,企事業職工享受免費醫療與住房,鄉村集體經濟逐漸向好……。
對很多人來說,“階級敵人”只是小人書、電影里的反面人物,現實中根本找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忘記”說一千遍一萬遍也是枉然。
有時候反面教育比正面教育,效果更立竿見影。曾經想當然的福利與權利一次又一次被拿走剝奪之后,有些人才痛悟。
容易“輕信”的幸運兒,就像被家長過度照顧與保護的孩子一樣,離開家后碰壁難免。
盡管現實如此……,仍愿“輕信”之人一生平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