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江涌 | 中國為何發展不充分:社會主義優越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點擊:  作者:江涌    來源:《國有資產管理》  發布時間:2018-08-14 08:33:39

 

 1.webp.jpg

 

  摘 要】相較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但是這并不等于社會主義制度一經確立,所有的優越性就能立即或自然而然地充分發揮出來。實際上,社會主義是一個前無古人的事業,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與完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充分發揮也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有時還難免有曲折和反復。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我們的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一、中國有了長足發展但發展很不充分

 

  新中國建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僅徹底告別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在多種經濟指標上,不斷刷新世界記錄,擁有數百個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的世界第一。“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單一不同,目前我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2]中國產業借此贏得了近乎是獨一無二的巨大范圍經濟效益,成為中國競爭力的重要源泉,國民經濟在世界排序中已是坐二望一。

 

  中國曾經是世界貧困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國家,經過中國政府、社會各界、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以及國際社會的積極幫助,中國7億多人口擺脫了貧困。在全世界許多地方貧困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中國卻成了例外,逐年大幅度減少。2015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中國已基本實現,中國是全球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美國的七分之一,排在世界80位左右。按照我們自己的標準,中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2015年——作者按)。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則還有兩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國城鄉有7000多萬低保人口,還有8500多萬殘疾人。”[3]讓13億多人民都過上富裕的日子,幸福的生活,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

 

  中國有近14億人口,東南與西北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行業企業職業之間,發展差距極大,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情形突出。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因為政策傾向、近水樓臺、先天稟賦等原因,發展得更快更好,獲得更多的發展成果,而很幸運地先富起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成為中國日漸成形的金字塔頂端的群體。另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因為先天劣勢、區位不利態勢、更有政策忽視,導致在發展大潮中,不斷掉隊落伍,成為弱勢群體。更為突出的是,兩極分化仍在不斷加劇,優勢與劣勢、強勢與弱勢、貧窮與富裕仍在不斷積累,導致社會階層強化固化。“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4]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因為不均而生不安、因不安而生動亂、因動亂而生政變的事例比比皆是。兩極分化導致社會穩定的基礎日趨薄弱,從而對政治安全構成威脅,值得高度關注。

 

  不當發展不僅惡化了部分社會環境,而且還惡化部分人文環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沒有得到同步協調發展。正是因為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黨內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不斷滋長。黨內體制內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大行其道。奢靡之始,危亡之漸。如此必然招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等“四大危險”,不同程度、范圍不等地損毀黨的健康肌體,尤其是官員腐敗成為社會主義肌體上的一大毒瘤。

 

1.webp (1).jpg

 

  黨內不良風氣是社會風氣的一種折射,同時不良黨風政風也助漲社會不良習氣。一段時期以來,社會上的拜金主義、機會主義、消費主義、末世心態甚囂塵上;企業摻雜使假、隨意排污、惡性競爭、惡意欠薪屢見不鮮;大眾見義不為,相互猜忌,甚至爾虞我詐,諸如拐賣兒童這類喪盡天良層出不窮,花甲碰瓷如此為老不尊比比皆是。人們物質豐富了,但是精神匱乏了。口袋充實了,但是腦袋空虛了。人與人之間日趨冷漠,仇官、仇警、仇富、仇視精英蔚然成風,社會日趨走向原子化、碎片化。

 

  近幾十年來,我們始終不渝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因此中國的發展成就主要集中在經濟上。前文提到,中國建立了門類多樣、行業齊全、舉世無雙的工業體系,但是集中在國際分工(“微笑曲線”)的中低端,關鍵輔件、零部件仍然需要大量進口,諸多核心技術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諸多高新技術企業,名為高新,實際依然是組裝。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因“國家安全”名義禁止向中資企業出口芯片,可謂一劍封喉,一度高大上的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如中興公司)立即休克,暴露出中國在關鍵技術、關鍵設備受制于人的窘迫境況,我的國啊!遠遠沒有我們一些人想像的那么厲害。

 

  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經濟規模、品質有了飛躍性成長,由此積累了非同一般的硬實力,但是硬實力是片面的,經濟實力還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科技實力、軍事實力與政治實力,所以美國西方動輒在我們的家門口耀武揚威,展示肌肉,向臺灣出售武器,不斷實質性提升與臺灣關系,踩我們的紅線底線,我們似乎也沒有有效應對辦法。

 

  國際競爭、國家間競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除了強大的硬實力外,還有非凡的軟實力,還有重要的國際話語權。多年來,中國一直隨世界的改變而改變,從作為世界的函數,正在演變成為世界的變量,有時還是關鍵變量,甚至是重要變量。中國說話,世界傾聽。問題是,聽了以后,是否付諸行動則是另一回事。“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形象地講,長期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就是要不斷解決‘挨打’、‘挨餓’、‘挨罵’這三大問題。經過幾代人不懈奮斗,前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挨罵’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爭取國際話語權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5]我們尚有很多領域需要改善,中國的發展還很不充分。

 

  中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所要追求的最大目標就是發展。中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是幾十代人,都要積極致力于發展生產力。中國還需要持續不斷地發展,發展是最大的安全,不發展是最大的風險,發展是解決我們諸多關鍵問題的總鑰匙,這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未來,我們主要精力還是致力于發展,發展我們的經濟,發展我們的社會,發展我們的政治,發展我們的文化,中國的發展是全面而深刻的發展,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是簡單地就是跟美西方爭權,即爭話語權,爭定價權,爭所謂霸權,中國永遠不稱霸。


  二、社會主義優越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十月革命前,俄國是歐洲生產力最落后的國家之一,農業人口占全國82%以上,工業總產量只占世界總產量的2.7%,僅相當于美國的6.9%。但是,從1924年到1941年,蘇聯只用三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就走完了美國用50年、英國用100年走過的路程,使落后的農業國一舉成為先進的工業國,并且打敗了強大的法西斯德國,在國際社會贏得巨大聲譽與崇高威望,而后又與美西方全面相競爭相抗衡。毛澤東如此評論,“蘇聯人民在一個不長的歷史時期內,把一個貧窮落后的俄國建設成為先進的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并且在征服宇宙空間空間方面,把西方國家遠遠地拋在后面。這充分顯示了蘇聯人民的偉大創造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6]

 

  新中國建立后,效仿蘇聯,實行計劃體制,中國經濟取得長足進步。據國家統計部門公布的數字,1950年中國工農業總產值只有574.8億元,而到1980年達到6619.0億元,30年增長10倍多,年均增長8.5%。其中,工業總產值由191.2億元增至4992.0億元,增長25倍多,年均增長11.5%;農業總產值由383.6億元增至1627.0億元,增長3.2倍,年均增長4.9%。[7]從1950年到1980年,工業總產值平均增長率,美國為4%,聯邦德國為5.8%,法國為5%,英國為2.3%。顯示出計劃體制有競爭優勢、社會主義有優越性。因為沒有市場化,中國在進行國民經濟統計的時候,包括土地、房產、教育、醫療、義務勞動等等在內的諸如價值,沒有被有效評估與計算。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的實踐表明,社會主義具有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一是比資本主義更有效率,更高的生產力。因為生產資料(最重要的是土地)公有,省去了巨大產權交易成本,國民收入可以直接進入再生產領域,直接支持生產,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根本矛盾,由此而擺脫因資金短缺而對國際金融資本的依賴,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獨立自主地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制度優于資本主義制度。這要表現許多方面,但是首先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沒有這一條,再吹牛也沒有用。”[8]二是比資本主義更加公平,包括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避免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三是比資本主義更加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抑制消滅剝削,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群策群力治理國家,實現國家進而人民的全面發展;四是比資本主義更強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夠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9]

 

  理論與實踐都表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諸多優越性。但是,在現實中,由于種種原因,社會主義優越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蘇聯解體與東歐劇變,社會主義遭遇重大挫折,在沸沸揚揚的“歷史終結論”之下,對科學社會主義懷疑論、否定論紛紛祭出,嚴重遮掩了社會主義光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在相當一部分人看來,不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成功,而是國家資本主義的成就。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錯誤認識,一方面不排除有人有勢力別有用心,混淆視聽;另一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實踐者、市場主體,得魚忘筌,執著于市場經濟,而忘卻了社會主義。把原本只是用來調節資源配置、調節經濟的手段,當作“普世”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準則,模糊了經濟與社會、政治、文化的界限,模糊了商業與事業的界限,在廣泛的社會、政治、文化等諸多領域,生搬硬套市場調節。

 

  黨的十二大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方針;黨的十三大將中國的經濟體制表述為“以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運行機制;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把經濟體制概括為“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黨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由此不難看到,市場經濟在新中國的確立,有一個明顯的人為推進過程,這與市場本身的極端人為性(或非自然生成)是一致的。實際上,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從來沒有存在過真正自由、自發調節的市場體系。”[10]著名社會思想家卡爾·波蘭尼用大量史料證明,“全國性市場的出現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經濟領域從政府控制中漸進、自發地解放出來的結果。相反,市場是政府出于非經濟的目的、有意識地甚至有時是粗暴地干涉的結果。”[11]市場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更沒有什么萬能的神話。

 

  綜觀社會發展史,市場只是一類手段,根本不是目的。市場只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由人類創造特別是政府設立的,為經濟社會服務的,不是自發的、天然的、獨立存在的。早期,市場的邏輯是交換的邏輯,市場作為經濟的附屬長期內嵌于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市場的邏輯是資本的邏輯,獨立的市場一面是“財富的魔法師”,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使,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12]資本主義的成就恰恰是充分運用市場的力量;另一面則是“撒旦的磨坊”,將一切人間美好——優質資源、優美環境、道德良知、甚或婦女的貞潔等等——都會被卷入市場這個磨坊里碾個粉碎。“市場經濟所取得的驚人的工業成就是以巨大的社會危害為代價的。”[13]而且,自由調節的市場機制發揮得越充分,社會矛盾就會越尖銳,階級沖突就會越嚴重,由此廢除、毀滅自由市場的可能性就越大。

 

  正是因為市場機制具有鮮明的二重性,所以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應當被嚴格限制在經濟領域、商業領域,而且一定要以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及時有效彌補在公共產品生產、壟斷、外部性等諸多方面出現的“市場失靈”。廣泛的不加區分的市場調節,最終結果不是人的全面發展,而是人的異化,人成為自己的對立物,經典理論家們對此早已做了廣泛而深刻的揭示與批判。那些本著經濟自由主義理念,把市場機制當成萬能的調節手段,廣泛運用于經濟之外的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即泛市場化,實際上就是任由“撒旦的磨坊”碾碎一美好,導致系列災難(如資源、環境、道德等危機)在世界、在中國不斷上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以求的偉大事業。偉大事業需要中國人民持續接力奮斗,要充分運用各種手段、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公平公正而不是效率效益是社會的基本原則,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社會主義是事業,市場經濟是商業,雖然特定的事業會與一定的商業相關聯,但是事業有事業的邏輯,商業有商業的邏輯,二者不可混為一談,更不能相互替代。毛澤東曾經說過,“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14]偉大事業需要相應的經濟建設作為基礎,但是經濟建設絕對不是偉大事業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不是主要的或關鍵的組成部分。市場經濟條件下,金錢是最強大的潤滑劑,促進理性經濟人為個人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奮進。然而,金錢又是最差的粘合劑。“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傾廈非一木之支也,決河非捧土之障也。”[15]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任重道遠,需要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偉大事業需要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的不懈努力,需要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充分弘揚,需要億萬中華兒女的奉獻與犧牲精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16]。“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些保證力量,無論如何是不能簡單地靠金錢來取得、來凝聚的。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清晰表述:“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17]顯然,市場只是一種手段,而且絕不是唯一的手段,市場經濟不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唯一形式。過分強調市場手段,甚至把市場調節當作一種意識形態,即所謂市場化,會把因“市場失靈”而帶來系列消極后果撒播到相關各個領域。“市場失靈”會直接導致經濟周期性、結構性乃至系統危機,導致產能過剩、商品過剩、勞動力過剩,導致系列資源閑置、資源浪費,人不能盡其才、物不能盡其用、制度不能盡其能,白白耗費寶貴時間,即不充分發展。因此,充分運用市場、計劃、協作等多種手段,實現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各領域的協同發展,把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充分激發出來,社會主義制度才有吸引力、感召力。

 

注 釋:

[1]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2年11月17日)。

[2]梅新育《中國產業不是美國政治替罪羊》,《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3月22日第001版。

[3]習近平在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2015年9月22日)。

[4]《論語·季氏》第十六篇。

[5]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2月11日)。

[6]《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頁。

[7]半月談編輯部:《我國三十年經濟成就一覽表》,見《時事資料手冊》(1981),新華出版社1982年,第84-86頁。

[8]《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頁。

[9]《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頁。

[10]【英】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第6頁。

[11]【英】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頁。

[12]【德】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1卷,277頁。

[13]【英】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頁。

[14]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澤東文選》(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頁。

[15]魏源《默觚·治篇八》,見《魏源全集》(第十二冊),岳麓書社2004年版,第56頁。

[16]毛澤東《七律·到韶山》。

[17]參見《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頁。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來源:節選自《促進充分發展,維護制度安全——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系列》前兩部分,原載于《國有資產管理》2018年第7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