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謝小慶:“婦人之仁”還是“力不從心”?——保爾森回憶錄揭示12年前金融危機細節
點擊:  作者:謝小慶    來源:察網  發布時間:2020-03-13 11:10:54

 

       延安大學武宏志老師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關注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問題。30多年中,出版了多種關于審辯式思維和非形式邏輯方面的學術專著,撰寫了大量的學術文章和科普文章。

位于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是審辯式(批判性)思維教育的重鎮,是國內最早重視審辯式思維發展的高校之一。該校的李牧川教授在20191117日于浙江杭州舉行的中小學思維課堂高峰論壇暨審辯式思維教學研討會上問武宏志老師:如果用一句話來回答什么是批判式思維,您怎樣回答?。武老師在此次會議中題為《批判性思維的本質與核心》的演講中,回答了李老師的問題。回答是:從懸置判斷(延緩判斷)通過論證達到最佳判斷的過程,就是批判性思維。武老師指出:批判性思維的本質是懸置判斷

 

 

武宏志老師的演講視頻:

為什么要懸置判斷?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所了解的事實可能尚不夠全面和完整。有時候,經過多種證據的互相參照,我們基本確認了李四打了張三一拳這一事實。但是,我們可能尚不知道:張三先打了李四兩個耳光,之后李四才打了張三一拳

2008年震動了改變了世界的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12年,已經懸置12年。或許,今天我們可以嘗試根據比較可靠的證據做出一些判斷。

2011年,美國HBO公司拍攝一部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主題的電影《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此片主要刻畫了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Henry Paulson)在金融危機中的經歷,電影的另兩個主角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

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20088月奧運會期間,在宴請中,中方主人對保爾森說:

【“上個月俄羅斯告訴我們,他們手上也有大量的‘兩房’債券。他們向我們提議,與我們聯手共同拋售數千億的‘兩房’債券。對于你們,那會是災難。巨額負債已經讓你們國家岌岌可危了。但是,我們拒絕了俄羅斯的提議。”】

 

保爾森回到美國后,在例行工作早餐上,伯南克問保爾森:這算是中國的威脅嗎?

保爾森說:不,這算是善意的提醒。他們只要與俄羅斯打一通電話,美國經濟就玩完。

 

電影《大到不能倒》片段:

 

這并不是電影中的藝術虛構,而是真實的歷史。2010年,保爾森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峭壁邊緣——拯救世界金融之路》(On the BrinkInside the Race to Stop the Collaps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中譯本當年就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由喬江濤等人翻譯)。在該書中譯本第141頁,保爾森本人講述了這件事:

“我在北京聽到的消息令我自己絕難安心:俄羅斯官員已經與中國進行了頂層會晤,提議兩個國家共同賣出大量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迫使美國政府動用應急權力對這兩家公司提供支持。中國人已經拒絕了這一居心叵測的計劃,但這一消息令人寢食難安­——大肆拋售可能導致人們對兩家公司突然喪失信心,對資本市場造成沖擊。我一直等回到美國有通信安全的環境之后,才將這一消息通知總統。”】

這一段的英文原文是:

 

雖然這已經是12年前的事情,但是,至今還留給我們許多困惑,有事實(fact方面的困惑,更多的是看法(opinion的困惑。

事實方面,是誰向保爾森透露了中俄之間的高層溝通?這種透露是屬于集體討論的決議,還是屬于個人行為?如果是個人行為,是屬于純粹朋友之間的肝膽相照,還是牽扯到利益交換?對此,我尚不了解,我非常希望能夠從知情人那里獲得更多比較可信的事實。

一個可以基本確認的事實是:當美國的金融體系站在峭壁邊緣的時候,俄羅斯曾經打算與中國一道把美國向峭壁下面推一把,但中國做出了與俄羅斯不同的選擇,伸手拉住了處于峭壁邊緣的美國。

可以猜想當普京從保爾森的書中讀到這一段回憶時的心情。他的審辯式思維水準,或許可以使他對中國的不同選擇包容異見,但很難使他包容向美國人透露俄羅斯建議的做法。我們也可以猜想這種心情對普京相關決策所產生的影響。

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劉邦問韓信對項羽的看法,韓信說:

臣嘗事之……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此所謂婦人之仁也。(我曾在項羽軍中效力……項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淚,將自己的飲食分給他……)】

如何看待12年前中國曾經做出的選擇?是屬于婦人之仁?是屬于明智的戰略選擇?是由于當時力不從心?是另有苦衷?無論論證哪一種觀點(claim),都需要必要的經濟學知識的支撐(backing)。我是一個心理學者,深感自己的經濟學知識不足以對各種不同觀點做出判斷。我期待著,能夠看到有實力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們,對自己的觀點展開精彩的論證。

【謝小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