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重讀沈浩日記再看小崗村:偉人確實目光如炬
點擊:  作者:zy耕天耘地    來源:今日頭條  發布時間:2022-08-28 08:54:13

 

 

我和沈浩是老鄉,也是校友。近日又翻出沈浩日記,重讀之后感觸很深。

 

這位從安徽財政廳下派到小崗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優秀干部,為小崗村“一夜越過溫飽線,二十五年不富裕”憂心忡忡,終于累死在崗位上。

 

小崗村以按紅手印出名,總共按了三次紅手印。

 

第一次按紅手印要求分田單干,被當時的主流媒體稱贊為“偉大創舉”,“一大發明”。

 

第二次按紅手印要求省財政廳把下派任期已滿的沈浩,留在小崗繼續擔任第一書記。可惜沈浩第二個任期未滿就累死了。令人扼腕嘆息。

 

第三次按紅手印是沈浩去世后,要求將沈浩“永遠留在小崗”。

 

沈潔在日記中客觀、真實、不加粉飾地記錄了小崗村分田到戶后,二十余年“依然貧困和落后”的歷史史實,并得出自己的結論:“按當前形勢,靠一家一戶種田是不可能有希望的”,“需要第二次革命——再走合作社之路”。

 

他的這個思路和2018年后,我們領導人反復強調的“農業合作社是發展方向“,要“走好農業合作化的道路”的重大思想是吻合的。

 

那么,小崗“冒著風險”按下紅手印要走分田單干的道路,并如愿以償,最后卻沒有實現富裕。按照沈浩日記里的話“20年以來并無什么發展”,“現在依然是貧困和落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從沈浩日記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第一、缺乏有格局的農村帶頭人。2005101日,沈浩日記寫道:“小崗幾十年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在哪里?還不是根子在干部,沒有一個真正好的帶頭人。”

 

“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人的問題。首先是一個好的班子,核心要有一個帶頭人;其次要提高村民的素質,要讓村民最大限度發揮個人致富的激情和干勁。現在村民一年干不上幾天活,大多數時間都是閑著,閑下來無事干,文化生活又貧乏,那就是打牌、閑聊,甚至無事生非。”

 

2004828沈浩又寫道:“小崗村二十多年來之所以沒有發展起來,就是因為正氣壓不住邪氣!公有資產無端被占有(公房、推土機、電腦等),村民的池塘被村霸在個別干部的支持下,強行養魚,不讓澆田,破壞農業生產,村民敢怒而不敢言。看!小崗村的邪氣到了何等地步!”

 

這種只為自己不為別人的自私自利思想,彌漫在心里,哪有發展的希望?

 

舉一個例子

 

1980年代,第一次按手印的帶頭人嚴宏昌看到一家一戶種那點地,只能管溫飽,要真正富起來,就得辦廠搞企業。他想辦個輪窰廠,作為村集體企業。但是沒有啟動資金,就找當時的縣委主要領導求援。憑著小崗的名氣、地位,縣里給解決80萬元貸款。

 

可是,開會征求大家意見竟然沒有愿意干的,還說:才吃二天飽飯,別瞎折騰。嚴宏昌覺得,既然集體不干,那我承包,每年上交隊里20萬元。可是隊長說,磚廠貸款是以隊里的名義,就算你個人承包,要是出了問題,人家還得找隊里,他承擔不了這個責任。

 

第二、思想落后,自私保守,固步自封,打的都是自己的小算盤。2004224日沈浩日記寫道:“小崗之所以二十多年還這么落后,根本在思想問題,少數人爭名奪利,錯失許多機遇。”

 

再舉一例:

 

19913月,嚴宏昌到上海求援,提出:“要讓小崗村成為上海‘菜籃子工程’和糧食生產的基地”,上海隨即決定先無償提供100頭優良母豬、三頭種豬,無償支援15萬元,作為創辦養豬場的起動資金,并準備派技術員到小崗傳授養豬的經驗。

 

不料,小崗人一看天上掉餡餅,先是爭著要進養殖場領導班子,要當場長、當會計等等。大部分人認為,辦啥養豬場,不如將100頭豬、15萬元平攤到戶。

 

見小利而忘大義,寸利必爭,見利就上,見責就躲。吵了一個晚上加一個白天毫無結果。

 

小崗分田單干后,只要說辦集體的事一件也辦不成,再好的事也辦不成。

 

最后沒辦法,只有“分豬到戶”,大家這才心滿意足。

 

當年大寨人提出“人換思想地換裝”,不靠國家一分錢,把七溝八梁一面坡、十年就有九年荒的虎頭山變成米糧倉,靠的是啥?不是四面八方的支持,不是國家的補貼,是集體精神的格局,是改天換地的志氣、骨氣、豪氣。可惜小崗沒有,小崗只有“小”字,根本當不起一個“大”字。

 

第三、分田單干催生并極端化的個體農民自私性,是制約小崗發展的最大原因。

 

小崗發展的外部條件得天獨厚,無人可比。上上下下,四面八方,有求必應。比如:

 

1、省委把小崗交給財政廳管,這明顯是在財力上支持小崗;

 

2、市里設立專門機構“小崗項目發展領導小組”,市委召開三次會議,專門研究小崗的發展;

 

3、沈浩提出小崗要發展,先得把大溪河到小崗的公路修好,他和縣里有關領導到財政廳、交通廳求援,順利解決了資金困難;

 

4、村里要建設現代化住房,每戶計劃投入5萬。這5萬元省財政廳補償2萬元;市政府協調貼息貸款十年期2萬元;個人只需出1萬元;

 

5、為搞“養豬項目”,沈浩找到國家農發辦,領導滿口答應給“落實養豬項目”。國家農村工作小組“ 表示要支持,把小崗發展好,有什么困難可多聯系,給予協調。”

 

這種優惠、照顧、一路綠燈,中國所有的村,哪個村能享受到?

 

可惜,這些項目到了小崗就沒有一個能辦成的。

 

沈浩無奈地在日記中感嘆“可惱的是小崗人‘分’的意識太強,即使為他們好,要想順利實施卻非常困難。面對這一矛盾該如何處理呢?”

 

沈浩在小崗苦苦干了四年,終于感到“靠一家一戶種田不可能有希望”,必須進行“第二次革命”,由分到合,重走“合作社之路”。

 

20063月,沈浩為了實現自己的一片苦心,提高小崗人的思想和認識,帶著全村干部到大寨、紅旗渠、南街村參觀學習。他在南街村參觀留言薄上留下豪情滿懷的兩句話:“學習南街村,重走集體路”

 

小崗的實踐證明,農民個體經濟占有的私有性與生產力的社會性是不相適應的,重走“合作社之路”,規模生產,集體經營,是小崗由窮到富的必由之路。

 

可是,一夜間就決定了分田單干小崗,在沈浩要帶領大家“實行第二次革命,再走合作社之路”的時候,卻充滿抵觸情緒,沈浩經歷了十分艱難曲折的努力,整整用了三年又334天,才終于把小崗人思想統一起來。

 

2008312日,沈浩在村民大會上正式宣布:“土地流轉到村委會,大多數人同意”

 

一夜決定分田單干,一千多天才勉強走到一起,這兩個懸殊巨大的時間跨度不得不讓人深思和感嘆。

 

2018年,小崗人實現了集體分紅,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日報》以《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人人分紅紀實》為題做了報道。

 

可惜的是,為小崗共同富裕嘔心瀝血的沈浩已經走了整整10年了。

 

小崗村的分分合合雄辯地證明,歸根到底偉人是對的,老人家早就說過:“個體農民,增產有限,必須發展互助合作”。“農民的唯一出路是社會主義,全國大多數農民,除了社會主義,再無別的出路”、“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

 

不得不說偉人目光如炬,高瞻遠矚!

 

作者:zy耕天耘地;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