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蔣介石(1887-1975),字中正,尊敬他的人稱他為“蔣公中正”,而憎恨他的人會罵他“蔣該死”。蔣介石的標配模樣是光頭,因此 人們背后稱他“蔣光頭”。蔣介石的光頭造型,不管是從他存世的照片中,還是在影視劇中,幾乎都是如此,于是,蔣光頭,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他的代號,或者說是他的綽號。
那末,蔣介石為啥理光頭?筆者翻檢史料,梳理文獻,大抵有以下幾種:一是當兵說。蔣介石1908年春赴日,入東京振武學校,日本學校有讓軍人留光頭的傳統,因此蔣介石以后保留了留光頭的習慣。二是有病說。有人說蔣介石因為禿頂,所以剃了光頭,也有說因為他年輕時生活不檢點,染上性病,頭發掉光了。三是孝子說。據宋美齡晚年透露,蔣介石早年經高僧指點;兒子理光頭,母親會長壽,蔣講孝道,于是剃了光頭。四是示范說。1934年春,蔣介石提倡禮義廉恥的“新生活運動”,主張國民生活軍事化、生產化 、藝術化,他率先示范,從此之后,蔣介石就以光頭的形象出現了。
其實,蔣介石為啥理光頭還有一說,似乎更合理。這是我聽著名作家杜宣當面對我說的。1992年11月,我應《雜文界》雜志之約,訪談滬上雜文名家,曾往泰安路其府上采訪杜宣,杜宣不僅是著名劇作家、雜文家、詩人,還是我國隱蔽戰線上的一名出色戰士。當時杜宣向我披露了當年奉命責令上海灘大亨黃金榮掃大街許多細節,其中就談到了蔣介石為何理光頭。
原來對于上海的幫會人物,如何做好其工作,為我所用,我黨在上海解放前夕,已有明確的方針,即只要他們不搗亂,不干擾上海解放后的社會治安,老實接受改造,就不動他們。人民政府說到做到,上海解放后果然沒動黃金榮,讓其過了二年逍遙自在的生活。
1951年春,上海開展轟轟烈烈的鎮反運動,廣大市民紛紛要求懲治大流氓黃金榮,舉報信、揭發信像雪片一樣飛向上海的有關部門,有些人甚至喊出了“黃金榮罪大惡極!”“黃金榮可殺不可留!”以陳毅、潘漢年為代表的上海市軍管會經過周密考量,綜合分析,認為對黃金榮不必抓,但要警告一下,決定派杜宣到黃公館當面訓話。
當時杜宣是上海市軍管會軍事專員,主要從事政法、公安工作。
那天,杜宣率領一批解放軍,包圍了原法租界龍門路均培里黃公館。他帶領幾名解放軍,威武地直闖二樓黃金榮居室。黃金榮這幾天本來就惶惶不可終日,現在看到解放軍這陣勢,以為是來抓捕他的,嚇得臉色大變。別看他年輕時威風八面,別看他平時作威作福,當身著軍裝的杜宣在他面前一站,叫他站好聽訓時,昔日的上海灘大亨、青幫大佬竟嚇得尿濕了褲子。
杜宣還談到兩個細節:“我進去時,看到黃金榮的徒子徒孫,一律光頭,分立兩邊,當時五六月份,天氣還是蠻熱的,他們一律身著對襟的中式衣服。”杜宣當時對我說:上海青幫一律剃光頭,蔣介石拜黃金榮為先生,這可能是蔣介石以后理光頭的一個原因。
據黃金榮管家程錫文在《我當黃金榮管家的見聞》中說:當年蔣介石欽慕黃金榮的勢力,托虞洽卿介紹拜光頭黃金榮為“先生”,由徐福生當傳道師,正式舉行拜師儀式,投了門生帖。從此,蔣介石一直將黃金榮尊為偶像,也照樣理了光頭。以后他雖貴為國民黨總裁,尊為民國總統,依然對黃金榮頂禮膜拜,曾手書“文行忠信”匾相贈,黃親掛于別墅黃家花園“四教堂”內。1947年,黃金榮做八十大壽時,蔣介石說“先生總是先生”,還親到市郊黃家花園(今桂林公園),讓黃金榮上坐,恭恭敬敬地對黃金榮磕了一個頭。
(本文作者為中國散文學會、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