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將陳賡(1903.2.27-1961.3.16)】
他出生軍人世家,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赫赫有名的"黃埔三杰"之一;
他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抗美,是我軍唯一和日軍、法軍、美軍交過手的高級指揮官;
他一手創辦"哈軍工",擔任首屆政委兼院長。
他是開國大將陳賡。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一位具有傳奇色彩、個性鮮明的軍事領導人、軍事科技教育家,陳賡的一生,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中,留下了厚重而特殊的一頁。
在陳賡將軍誕辰120周年之際,回顧將軍一生近一個甲子的傳奇,回顧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和發展,為新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
一個甲子的傳奇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一、投筆入黃埔(1921-1926)
【陳賡為魯迅所繪地圖(原件現藏于上海魯迅博物館)】
【1937年,陳賡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在晉東南前線】
【1937年9月6日陳賡在陜西省三原縣石橋鎮第一二九師召開的抗日誓師大會上擔任總指揮,雨中留影】
上午七時,我即到達閱兵場。約八時許,部隊先后到達。…此時大雨如傾,但人人精神奮發,口號震天,無有畏雨者。劉師長致詞畢,由張浩同志代表黨中央及軍委授紅軍十年紀念章,我得章一。舉行換帽時,大家都有一些說不出的心情。我們戴著它——紅帽子,血戰了十年,創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跡,動搖了幾千年來視為神圣的社會制度,今日為了對付我們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結成全民族的聯合戰線,暫時將它(紅帽子)收藏起來,換上一頂青天白日的帽子。但我們永遠是黨軍,紅軍永遠是紅軍,任憑換個什么名義,戴上什么帽子,我們始終為了共產黨的光榮而奮斗。現在雖然是民族革命的階段,但一切努力犧牲都是為了將來社會主義的勝利。……(雨雖大,閱兵儀式仍照原定計劃舉行完畢。到家后,已近黃昏,大家都是身無干紗。) ——摘自陳賡日記1937年9月6日
【領導情報工作的陳賡】
中央特科在中共特委周恩來同志直接領導下進行工作,其主要任務是深入敵人警憲特務機關,探取敵人破壞我黨的陰謀,向黨和秘密組織報警,保衛黨的領導機關和革命活動的安全。中共中央特科打入敵特內部的李克農、錢壯飛、胡底被稱為“龍潭三杰”,由李克農統一領導,李克農又與陳賡單線聯系。情報科在陳賡的領導下,多方偵知情況,為營救被捕的領導同志,嚴懲叛徒,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后,因顧順章、向忠發等人的叛變,我黨的地下組織遭到嚴重破壞。1931年6月下旬,陳賡接到指示,結束隱蔽戰線的斗爭,轉赴鄂豫皖蘇區革命根據地工作。
【陳賡與周恩來等在一起】
五、太岳掃日寇(1937-1945)
抗日戰爭爆發后,陳賡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旅長,率部開赴太行山區,參與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等戰斗的指揮,隨后又轉戰于魯西北、冀南、豫北。
【在太行山抗戰時期的陳賡】
1940年任太岳軍區司令員,次年任太岳縱隊司令員,參與領導創建晉冀豫根據地。
【1940年9月25日,陳賡率部下攻下榆社城后同參謀長周希漢(前右)穿著繳獲的日軍軍服合影】
1946年初,陳賡作為中共代表參加臨汾、太原三人小組,調處國共軍事沖突和監督雙方執行停戰協議。
1946年7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后率第四縱隊和太岳軍區部隊轉戰晉南,連續進行聞(喜)夏(縣)、同蒲、臨(汾)浮(山)戰役,殲滅國民黨軍3萬人,其中包括號稱“天下第一師”的胡宗南的整編第一旅。隨后他率部西進,于1946年11月至次年1月協同兄弟部隊發起呂梁、汾(陽)孝(義)戰役,殲滅國民黨軍2萬余人。
1947年4月指揮晉南攻勢,殲敵15000人。8月與謝富治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一部,強渡黃河,挺進豫西,開辟豫陜鄂解放區,配合劉(伯承)鄧(小平)和陳(毅)粟(裕)野戰軍,在中原地區進行戰略進攻。在淮海戰役中,率第四縱隊協同兄弟部隊在徐州西南切斷津浦鐵路,參加圍殲黃維兵團。
【1954年10月1日,陳賡(中)與蕭華(左)在天安門上,參加國慶五周年慶典】
【1956年建成的軍工教學樓,在房頂的設計上,采用了陳賡的建議,以“騎馬軍官”和各系的代表武器形象取代了傳統屋脊上的仙人走獸。正脊兩端的吻獸采用老虎形象以示軍威】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