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記】1970年代有一首歌《大寨亞克西》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哼唱。還有以這首歌命名的舞蹈,演員穿的是新疆維吾爾族服裝,因此我們記住了亞克西肯定是維吾爾族同胞的說法,而且就憑感性認識,就知道“亞克西”是——好,了不起這樣的意思。說大寨亞克西,事實證明那是完全說得通,也是令人想得通的。
我參觀大寨回家鄉啊
大寨小伙子腰桿子硬
大寨的姑娘都是鐵肩膀啊
大寨的老漢都是老愚公啊
大寨的小娃娃
上學背糞筐啊
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
亞克西,亞克西,亞克西,亞克西
大寨真是亞克西!
大寨大慶是毛主席樹立的兩面紅旗,
周總理做了大量具體工作

我們都對這張照片十分熟悉,這是1964年12月26日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費舉行了一次生日宴會時拍下的珍貴照片。

除了陳永貴和錢學森以外,老人家還邀請了另外三位著名勞動模范:大慶的王進喜和邢燕子、董家耕。邢燕子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開拓者,她來自天津。董家耕來自鹽城,他放棄了保送上大學的機會,志愿到鄉下務農。陳永貴是大寨艱苦奮斗的帶頭人,有著特殊的代表性。陳永貴后來在1975年召開的四屆人大上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而他依然保持普通勞動者本色不變,他的有所不為,堪稱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那一代領導人之后,新一代領導人的典范。所謂有所不為,就是除了有所為——為人民服務以外,別的事就不做,也就是說不利于老百姓的事,堅決不做。
可以這么說,除了學歷以外,永貴大叔沒有哪一樣達不到杰出領導者的標準。可是,學歷能成為領導者的必備條件嗎?
大寨的出現,不是偶然的,那是毛澤東文化的必然產物。陳永貴作為大寨黨支部書記帶領大寨人民的想法說法做法,在毛澤東文化里完全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是革命的道器變通。 大寨合作文化,而不是單干文化;是集體經濟,而不是個體經濟。這樣大寨就比單干,比個體經濟,更加容易大氣。大寨不是上級事先確定好了,規劃好了,再派人去蹲點,樹為典型的。大寨完全是在大寨人干出名堂之后,被昔陽縣委,被山西省委,直至被毛主席發現,由周總理代表黨中央在三屆人大親自樹立為全國樣板的。所以大寨是有內在文化底蘊的,別看陳永貴上學不多,但是他確實是名副其實有文化,還帶領鄉親們創造出一套組織文化的人。在陳永貴帶領下,大寨人不就創造了大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觀念文化嗎?能夠創造一套文化的鄉村,還不大氣嗎?大寨大氣直接的原因只能從陳永貴為代表的大寨黨支部那里找。中國的基層黨組織,這是毛主席從“三灣改編”開始確立的我黨我軍獨特的組織形式。歷史實踐證明,這是極其富有創造性、遠見性的舉措,一直到現在依然可以看到其無限的文化影響力。試想,如果大寨只是有陳永貴這樣的能人,也最多是永貴大叔自家好過一點,過得好一點,可是一旦有了黨支部這個革命的堅強堡壘,那么集體,集體主義,集體經濟,這一系列道層面的理念、思想,一下子就變成擺在人們的面前可操作的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的想法說法做法,只要黨支部的領頭人大公無私,有一定的領導才干,那么,干出一番成績來,不在話下。如果這個領頭人,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善于走群眾路線,尤其是善于從毛主席著作那里吸取智慧和力量,并且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那么就必然干出個模范基層黨組織來。如果再進一步,這個領頭人,不僅自己意志堅強,而且能夠帶領大家齊心協力,艱苦創業,堅持不懈,那么干出全國的樣板,就完全有可能了。陳永貴正是這樣的領頭人,他本身是個大氣之人,他的前任書記賈進才,也是大氣之人,他的接班人,郭鳳蓮也是大氣之人,他們領導大寨人,幾乎個個都成了大氣之人,大寨文化就是大氣文化。這樣的大氣文化,終究會被也是大氣之人所發現,所推崇。毛主席發現了這個大氣的大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毛主席理所當然要向全國推廣。

其實那時候,不僅農業學大寨,工業戰線、機關、部隊不都在學大寨的精神,學習大寨的大氣文化。以至于,四屆人大,毛主席周總理親自決策,讓陳永貴當上了共和國副總理。陳永貴副總理,小氣嗎?他依然大氣,他不帶家屬進京,三分之一時間繼續在大寨干活,繼續保持普通勞動者身份,依然在大寨拿工分,這是怎樣的大氣啊?!陳永貴放著國家領導人的待遇不要,而保持自己在大寨的“待遇”不變——實際上大寨的那種待遇,具有無限魅力——用大氣比喻之,只能算做一種解讀而已。大寨的大氣,使人想起太陽,光芒萬丈,總是讓人覺得很溫暖;大寨的大氣,像洶涌澎湃的大海,波瀾壯闊,強悍有力; 大寨的大氣,像一條陽光大道,雖然有曲折,但是前途光明; 大寨的大氣,啟發人在困難面前,面不改色,勇往直前;大寨的大氣,讓人切身感受到愚公移山般的堅定、堅韌......在毛澤東文化里,大寨大氣磅礴,這種大氣讓中國農民,讓全體中國人民的尊嚴,在全世界,巍然屹立!我們在大寨的大氣里面,尤其是在大寨黨支部一班人身上是不是看到了工人階級先鋒隊的覺悟?大寨的農民是不是率先在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探索出一條路徑,那是可能完成獨特的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道器變通之變?
【1965年周總理陪同阿爾巴尼亞同志來大寨參觀,隨行的還有李先念副總理】
【1973年周總理陪同墨西哥總統埃切維利亞(左一)參觀大寨,之后陳永貴副總理還訪問過墨西哥。】
【大文豪郭沫若對大寨有著特殊情感,虎頭山上有郭老題的詩碑。】
我記得,郭鳳蓮1990年代初重回大寨,領導重回集體經濟,有了經濟效益后首先給老人發錢——這就是社會主義優越性。這是不是亞克西?【后記】毛澤東文化,在大寨有著準確鮮明生動的表達,至今依然如此。這本身也是文化現象,也是毛澤東文化。熱愛毛主席的人理所當然還要說——大寨亞克西!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濟學”,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