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剛剛摘星的北京又出現了一波新的疫*情。
4月24日下午媒體通報了這樣一組數據(來自24日舉行的北京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自4月22日以來,本市累計報告41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其中近1/4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老年人感染者中未接種新冠YM比例達50%。
媒體在報道時話題標簽是#北京老年感染者中50%未接種YM#,一般人一眼看下去,是不是會感覺:老年人沒有接種YM的比例還挺高的,不接種YM而感染的比例不低?
這就是文字的魔力。同樣一個事實不同的表述可以達到不一樣的效果。
41名感染者,“近1/4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即41名感染者中老年人約為10人;“老年感染者中50%未接種”,即約5人沒有接種。
這個事實,還可以這么說:41名感染者中有10名是60歲及以上老年人,36人接種了YM,只有5名老年人沒有接種YM。
媒體這么報道目標是很明確的,畢竟近來國家正在鼓勵老年人接種新冠YM。
在新冠YM問世一年多以來,這樣的偏向型報道經常見到。
比如去年11月初,大連一冷庫出現疫*情,當時某報緊急呼叫的一個視頻節目引起了熱議,其標題是這樣的:“大連一冷庫關聯21例感染:兩確診工人未接種第三針YM”。這個標題妙在會讓大部分的網友產生這樣的推論:“這兩位工人被感染了是因為沒有接種第三針YM吧”。只有少部分網友的反應是這樣的:“直接說19個工人已接種第三針不行嗎?”、“那另外的19個都是打了的唄”。
彼時,國家正在推動第三針接種。
再比如去年12月7日,上海新增1例本土新冠確診病例,一名30歲男性,是外地一本土確診病例的密接者。12月8日上海召開了新冠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上海這名本土確診病例僅接種過1劑新冠病毒疫苗,沒有規范完成全程接種。上海媒體東方網在微博發布這個新聞的時候,抓了個“重點”:#上海新增病例僅接種1劑新冠疫苗#,上海疾控:請市民抓緊完成接種。
不得不說,媒體真的挺會抓“重點”做宣傳的。
不過這個時候,網友們的評論則不都是一片附和聲了,會看到事實的另一面了。
“北京老年感染者50%未接種”是一個事實,但是YM防不住感染也是事實。
在YM防感染這個問題上,僅看香港上海的數據就知道,依靠YM的的確確是防不住。
從4月17日到4月24日,上海這輪疫*情中通報的138個死亡病例中,無一不是“死亡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再聯系3月中旬吉林通報的2例死亡病例(新冠是輕型,死亡直接原因由基礎疾病所致),更合理的推論應該是:有基礎疾病的人最重要的是防感染。
當然,現在專家們已經不再說YM防感染了,只強調YM防重癥,尤其是鼓勵老年群體應接盡接。
一位在美工作的華人感染與免疫專家在他的個人公眾號上談過“怎么看‘YM減少新冠重癥’?”,他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觀察的試驗終點不一樣。舉例來講,類似以前在觀察抗癌藥物的有效性時,如果只看腫瘤有沒有縮小,癌細胞有沒有減少,有些藥物是“有效”的;但結果發現,雖然腫瘤縮小了,癌細胞減少了,但病人的死亡率反倒增高了,生存期縮短了,生存質量下降了。那,這個藥對病人有意義嗎?
像上海通報的死亡病例全部都是“基礎疾病嚴重”,這些有嚴重基礎疾病的高齡老人有一部分本身也是在接種禁忌癥范圍內的吧,而且這種情況下,是不是出現“偶合反應”的概率也可能增大?
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更謹慎為好,選擇的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人民健康。
保護老年人的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防感染”,依靠的是我國2年來行之有效的群防群控配合中西醫結合治療形成的一整套疫*情防控體系。
作者:壬岷 來源:人民健康論壇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