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會見中國留學生的時候,對年輕的學生們說:“世界是你們的”。這種期許讓無數年輕人熱血沸騰,于是,很多年輕人豪情萬丈地投身于毛主席倡導的“三大革命”之中,在毛主席的支持之下,叱咤風云,大有“真理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覺。然而,歷史很詭異地給這些年輕人開了個大玩笑,在后來的歲月中,很多參與過這場社會實踐的年輕人受到了打壓。這打壓造成嚴重的傷害,這種傷害深入骨髓和靈魂,導致他們極大的憤怒。當這些年輕人步入中年之后,不光是熱情消失了,許多人甚至產生了一種受騙上當的感覺,這種被愚弄的感覺一直盤旋在這一代人的腦海中,時至今日并沒有消失。
難道世界不是代代相傳的么?這究竟是哪里搞錯了呢?毛主席說得肯定沒有錯,年輕人相信了更沒有錯,似乎誰都沒有錯,可就是結果并不讓人愉快,那只好借用一句時髦的話叫:“錯的是世界”。不過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將問題掩藏起來,估計錯誤就會重復地降臨在我們的身上,這樣做顯然是不智的,我們需要找到答案。
其實世界也沒有錯,準確說是這個世界復雜到不能用“對”“錯”來表述,如同古人常說的“天地不仁”一樣。我們既不能用“仁”來表述天地,也不能用“對”“錯”來評判世界。這一切都是因為世界是極其復雜的。
世界是復雜的,復雜到完全超出我們的認知能力。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越強,就越發彰顯人類的渺小,以當今科技表述的宇宙之大,單個的人在宇宙面前如同塵埃般的微不足道。但是人類之所以超越其他生命恰恰是人類的選擇了智力進化,而這一過程幾乎是無限進步著的,這種進步導致人類逐漸強大起來。今天人類通過借用自然之力鍛煉出巨型寶劍,通過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聚合成巨人,使得人類成為接近造物主般的存在。這就說明人類找到了真理。
而這一切成就來自人類的化繁為簡的能力。面對復雜的世界,千百年來人類一直試圖用簡單的細化的方式來解釋和理解世間的萬事萬物。數學的微分。物理的粒子,化學的元素,西醫中的解剖,等等科學技術,都是人類在漫長的歲月中發現發展出的方法。
如同數學中微分之后是積分一樣,我們細分世界的目的更多的是要了解整體。要看清楚整體就需要站的高些,就像要看清地球就得站在地球外面一般。自從兩千五百年前老子提出有一個超然于萬事萬物的“道”這個概念之后,無數的智者就試圖尋找這個“道”。因為掌握了這個“道”,我們就可以將復雜的世界看得更清楚一些。無疑,老子有著極高的智慧,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把“道”和萬物聯系了起來。不過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其實老子也同時給出了尋道的路徑。因為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萬物倒推上去以得“道”。
今人們從萬物之理出發,歸納出科學,所以老子所說的“三”可以表述為科學;科學源自哲學,哲學中的對立統一以及陰陽之說都顯現出“二”的特征,所以老子所說的“二”可謂是哲學;那么最后的這個“一”如何表述呢?我們初步認為“一”就是信仰;因為信仰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的特征,這就是思想與真理層面。這樣我們就明白了,如果我們試圖去尋求那個至高的“道”,那么我們就要依次學習和踏入科學、哲學和思想層面。只有擁有了這些知識和能力,才有機會接近心中的那個至高無上的大道。
得“道”之后,就會發現,這世界雖然很復雜,我們卻可以通過細化分解然后聚合成整體的方法分析之。我們就能學會用動態的變化的全面的理念看待歷史,這樣的結論才會更為真實。
用這個方法分析上面所說毛主席說世界是年輕人的那個故事,就能明白為什么歷史會展現出和年輕人期望相反的另外一面。我們首先要明白老人家是站在中年人老年人的立場上說的,如果年輕人也這樣認為,那就屬于天真了。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光是有年輕人還有中年人、老年人和少年,而且中老年人在智力能力財力上往往比年輕人更有實力。年輕人似乎只有在革命的年代才會在短期內擁有優勢,其他的平和年代是處于劣勢的。更何況,要是父輩們活得足夠長,就會擠壓年輕人的空間,如果再發生將傳承直接交給更為年幼的下一代的時候,就是一代年輕人被犧牲的時候。
年輕人并不是必然成為世界的主人,而是需要自己去爭取成為主人。這個結論有點冷,不過卻更接近真相。年輕人如果試圖成為世界的主人,不能僅僅靠勇氣、膽量和體力健壯,還要有思想。想進入思想領域,不光是需要學習人類的天才們總結出來的各種科學結論,還需要學習老年人的生活智慧,方能在在前人基礎上有所取舍。所以年輕人的學習任務是很重的。
面對這樣繁重的任務,多數年輕人似乎沒有做好準備,更何況年輕人還要面對各種誘惑而走上歧路。有的人在揮灑青春,還有的人是被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所誤導,這樣的歧路很多,很多人會迷失其中。顯然,承當世界的主人翁不是一種游戲娛樂的生活方式,而是一條光榮和充滿荊棘之路,是一條只有少數人能夠走通的小路。我們這樣說不是要加大青年朋友的畏難情緒,要知道,在中老年人眼里,青春才是真正的優勢,時間是真正的財富。目前通行的大學專業設置方式已經考慮了人類知識的龐雜,所以社會給年輕人指示的道路是精通一門學科,然后再及其它領域,實踐證明,這條路是通的。這就要求年輕人努力地長期地學習。
上面說的道路是一種偏向于自我奮斗、然后由社會選擇的道路,當然了,這條路對年輕人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對于不想走這條路的青年朋友,我們還找到另一種略顯簡單的方法,可供參考。第二條道就是不要靠自己,而是聯合同道,去找尋更多的導師,最終在一個團體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條路看上去不起眼,不過卻是直通道,肯定比個人才華的積累更為顯效。不要忘了,人的本質是他的社會屬性。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