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新疆西天山支脈烏孫山北麓的大米、紅花,家家戶戶都有的土雞蛋,錫伯族的傳統美食……以前隱藏在伊犁河畔的珍寶,如今借助“互聯網+”的東風,走進了內地省市的千家萬戶。
圖為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母子兩人在插秧。 孫亭文 攝
中新網新疆察縣5月29日電 (記者 孫亭文)新疆西天山支脈烏孫山北麓的大米、紅花,家家戶戶都有的土雞蛋,錫伯族的傳統美食……以前隱藏在伊犁河畔的珍寶,如今借助“互聯網+”的東風,走進了內地省市的千家萬戶。
28日,中外媒體走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主題采訪團走進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簡稱察縣)。該縣地處新疆西天山支脈烏孫山北麓,伊犁河以南,西與哈薩克斯坦國接壤,是中國唯一以錫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縣。
察布查爾,在錫伯語中為“糧倉”之意,但該縣卻是國家級貧困縣。今年,察縣是新疆將摘掉貧困帽子的7個縣之一。
在察縣加尕斯臺鄉,因為奶奶和母親患重病而致家貧的艾拉帕提·伊明江,開始了電商之路,雖然收入暫時不多,但總算可以讓家里人看到了希望。他走街串巷收購農民家里的土雞蛋等農副產品,然后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出去,“我家今年脫貧目標一定能實現。”
2015年9月,投資238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察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建成;10月,察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搭建“淘寶察布察爾生態特產館”和“察布察爾巴扎網”并上線運營。
記者注意到,去年9月,察縣縣長曾在一次名為“發現新疆”網絡促銷活動中,為當地綠色有機大米代言。當日,察縣新米以5分鐘5000件的速度掀起搶購熱潮,1小時已售15000單,原計劃2萬份大米也在2小時內全部售罄。
在察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內,已有18家企業、20家專業合作社的多個產品通過“察布查爾生態特產館”和“察布查爾巴扎網”銷往全國各地。自2015年9月運行以來,線上累計銷售額達800萬元人民幣。
據介紹,為部署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察縣財政給各鄉鎮共撥付175萬元人民幣扶持建設農村網絡,使農民成為電商平臺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察縣15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65個村級務服務點已建設完成,實現了縣鄉村三級網絡全覆蓋,已有400余人在三級平臺實現創業。
察縣納達齊牛錄村村民關紅梅說:“我就想把我們錫伯族的傳統美食傳播出去,再通過微商等平臺,把這些產品推銷出去,也增加我們農民的收入”。
近日,察縣再舉行網絡秒搶活動,收購貧困民眾家中的土雞和土雞蛋進行銷售。3天時間里,10000枚土雞蛋提前售罄,同時還銷售出112只土雞、244公斤大米等農產品。
自然,相比較而言,察縣電商才剛出發,就像這里的水稻,剛剛插秧。被稱為“糧倉”的察縣,今后還將越來越多的稻米通過電商的翅膀,飛進千家萬戶。(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