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9年10月15日,李克強總理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考察國家重點實驗室。
“政府部門要尊重科研規律,營造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的良好環境,把科學家從繁瑣的科研評比中解放出來。”李克強總理在12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科技獎勵制度,更大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當天會議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草案)》,將近年來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和實踐中的有效做法上升為法規。
李克強指出,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但必須看到,自然科學領域進步相對仍然不大,這已成為制約技術進步的瓶頸。相關地區和部門設立的科學技術獎項過多,導致不少科學家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填表或評獎上了,造成了寶貴人力資源的浪費。
李克強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精簡各類科技評獎,注重質量、好中選優,減輕參評負擔,真正為科學家松綁,營造有利于踏踏實實搞研究的科研生態。
他強調,要完善評審標準、突出導向。自然科學獎要注重前瞻性、理論性,加大對數學等基礎研究的激勵;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要與國家重大戰略和發展需要緊密結合,注重創新性、效益性。
“中國作為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未來依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李克強說,“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在基礎研究領域對人類科學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當天會議決定,將過去主要由單位推薦改為專家、學者、相關部門和機構等均可提名,打破部門壟斷,并強化提名責任。強化誠信要求,加大違紀懲戒力度。在科技活動中違反倫理道德或有科研不端行為的個人和組織,不得被提名或授獎。提名專家、機構和評審委員、候選者等違反相關紀律要求的,取消資格并記入科研誠信失信行為數據庫。堅持評審活動公開、公平、公正,對提名、評審和異議處理實行全程監督。
李克強:基層政務凡應公開的要全部公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