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新加坡約90%的新冠病例與擁擠的外籍勞工宿舍有關,這些宿舍是政府在此次危機管理中的一個盲點,為此新加坡為應對抗疫形勢倒退付出高昂代價。
資料圖片:4月6日,在新加坡西雅卓源外籍勞工宿舍,幾名外籍勞工從宿舍樓中向外張望。新華社發 (鄧智煒 攝)據德新社吉隆坡5月13日報道,新加坡衛生部當地時間13日報告了675例新增新冠感染病例,境內累計感染人數達到25346人。這個富裕城市國家的幾乎所有病例都出自低收入外籍勞工——12日的數據顯示,共有22334例病例為勞工宿舍感染病例。另據美聯社吉隆坡5月12日報道,在兩名室友被診斷出新冠病毒陽性的幾周后,穆罕默德·阿里夫·哈桑說,他仍在等候檢測。這名28歲的孟加拉國建筑工人正在新加坡的外籍勞工集體宿舍里隔離。他說自己并不太擔心,因為他和另外8名室友都沒有任何癥狀。在新加坡這個人口不到600萬的東南亞城市國家,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在兩個月內增加了100多倍——從3月中旬的226人增加到了近2.5萬人。不過,這些感染者中只有約20人死亡。報道稱,這么大規模的第二波疫情令新加坡措手不及,暴露出在衛生危機中忽視邊緣群體的危險。盡管有人早在今年2月就曾對此類宿舍擁擠且通常不夠衛生的居住環境發出過警告,但政府直到上個月病例激增之前都不曾采取行動。報道認為,新加坡的疏忽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這一疏忽也凸顯出新加坡大量低收入外籍勞工的待遇。他們在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卻生活在不可能保持社交距離的邊緣環境中。報道稱,新加坡曾在危機初期憑借細致入微的接觸者追蹤和檢測措施贏得全球贊譽。如今,為遏制當前的問題,它迅速采取行動,將外籍勞工宿舍暴發的疫情與當地社區的疫情分開處理。這一政策被一些人批評為歧視性政策。
4月7日,新加坡政府關閉了全島的學校和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與此同時,所有建筑工地和宿舍都被封鎖,外籍勞工大都被限制在自己的房間里。在必要服務部門工作的逾1萬名外籍勞工被轉移到較為安全的地方以減少擁擠,同時還加大了檢測范圍。阿里夫所在的集體宿舍區位于新加坡東北部,如今警察已實施24小時巡邏。曾與10名勞工共住一屋的阿里夫說,雖然兩名室友確診,但他還沒有得到檢測,因為宿舍區數以千計的勞工可能都需要檢測。不過,新加坡先進的醫療條件和相對低的死亡率讓他感到安心。報道指出,新加坡曾經只是世界地圖上一個不起眼的小紅點。它依靠海外勞工修建基礎設施,幫助自己成長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大約140萬海外勞工生活在這個城市國家,占全國勞動力的38%。據報道,大約25萬外籍勞工生活在43個由私人經營的大型宿舍區,這些宿舍區分布在新加坡的郊區,遠離炫目的摩天大廈和奢華的商場。工人們睡在雙層床上,每間臥室通常住12個人,最多的住20人,人均居住面積為最低標準4.5平方米。報道稱,從上個月開始,政府公布的確診數據把外籍勞工確診人數與整體人口的數據分開。盡管外籍勞工確診人數繼續增加,但本地人群的確診數量已經下降。政府計劃從5月12日開始逐步恢復經濟活動,6月1日起解除全島限制,急于展示它已經挽救了局勢,相關措施已經見效。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教授陳慶文說,政府試圖把在外籍勞工中暴發的疫情單獨拎出來,告訴人們它正在應對這一疫情,而大多數本國居民沒有必要過于擔心。他說:“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從更大的(政府的)視角看,新加坡的疫情暴發了兩次。”
(來源:“參考消息”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