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尤其是目前改革處于攻堅階段,“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不少政府工作人員抱守陳規、裹步不前,嚴重影響了辦事的效率,抵消了改革的紅利。
戴上“緊箍咒”之前,孫悟空也是不服管教的。領導為了讓他聽話,試了各種辦法,結果都不管用,直到后來請人給他戴上了“緊箍咒”,他才服從領導不再“任性”。
在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里,也存在很多“任性”的“孫悟空”。領導讓他快點把文件發出去,他偏偏給你往慢里拖,并且會拿出一套套的理由來應對,說什么正在會簽、還需修改之類的話,其實無非是懶于理政或者是存有私心罷了。長期以來,這種“拖沓病”一直久治不愈,使中央的政策永遠在流通環節“卡殼”,政策的實惠永遠會滯后于人民群眾的期待。倘若任其發展下去,必將阻礙改革進程、影響改革成效,給國家和社會帶來更大危害。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有關事項的通知》,就是一個專治“拖沓病”的“緊箍咒”。通知針對“拖沓病”的病因,制定了6條措施,要求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文件,須在會議結束后7個工作日內印發;有重大修改意見需要協調的,須在10個工作日內印發。除制定了具體的時間表,還要求對文件貫徹落實情況及時跟蹤督查,抓緊推動落實到位,對發現的問題將予以通報。
通知雖然簡短,但條條切中“拖沓病”的要害,條條都是“硬杠杠”,超出規定期限的會簽,不再有任何理由,只會受到相應的懲罰。任你“孫悟空”再熟稔“變通之術”,戴上“緊箍咒”后量也不敢再偷奸耍滑。否則,通報事小,通報帶來的后果才更加可怕。
事實上,除了要給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里的“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外,每一個政府工作人員都需要一個“緊箍咒”。尤其是目前改革處于攻堅階段,“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不少政府工作人員抱守陳規、裹步不前,嚴重影響了辦事的效率,抵消了改革的紅利。只有戴上“緊箍咒”,他們才能感受到改革的緊迫性,才會在改革的潮流中大步前行。(作者系新華社記者)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