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靳博消息,截至13日晚21時,爆炸事故共造成50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員17人;住院治療701人,其中重癥傷員70人。另據天津港集團公司報告,目前有數十人尚無法取得聯系,正在積極搜救中。
這是一場令人十分震驚的事故,引發了輿論與公眾的極大關注。因為人們發現,這樣一些事故往往就在我們的身邊,時刻提醒我們的安全正在受到威脅。爆炸、火災、地陷、滑坡、吃人電梯等等,我們豈能安坐?即使是掌握了太多太多的安全逃生法,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又能怎么樣?
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反思,需要下大力氣來解決安全問題。就天津此次大爆炸而言,至少在警醒我們,有五大問題值得反思:
第一,問責,要更嚴、更嚴。為什么要第一個提出“問責”的反思?這是因為安全事故的頻頻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出了漏洞。出了事故,我們的第一步當然是全力救援,是拯救生命。但我們更不能忽視的就是“問責”,而且要問得官員和企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要以更嚴、更嚴來強化安全問責。因為許多安全事故的背后,往往就是責任的懈怠與玩弄。過去,每當事故發生之后,我們都進行了“問責”,也不能說不嚴,有紀律處分,有刑事追究。可為什么仍然擋不住安全事故的再度發生?也許,我們需要“更嚴、更嚴”,從而打掉一些官員和企業的僥幸與漠然。
習近平在此次爆炸事件中就明確指示,“查明事故原因,嚴肅查處事故責任人。”
第二,規劃、環評、安監、港航局等部門監管和立法上的漏洞,引人深思。據海外網《揭秘:天津爆炸的涉事企業到底什么來頭?》詳細報道,這個涉事企業可是不一般,幾乎逃脫了規劃、環保、安監、港航局等部門的所有監管,還鉆了不少“規定”的空子。這里面究竟還有什么樣的真相,需要一一揭開。
先看規劃。為什么這個危險品堆場周圍有這么多的居民樓?有些距離事故現場不足一公里。從地圖上看,距離爆炸點倉庫500多米處,就是公路主干道海濱高速、津濱輕軌,600多米處,則是萬科海港城三期居民樓。這里面的規劃設計方面漏洞有多大?
再看環評。涉事企業瑞海國際的躍進路堆場改造成危險品堆場是在2014年,而在這之前,周邊的海濱高速路、萬科海港城、津濱輕軌等項目均已竣工。因此,瑞海國際的堆場改造過程,從選址開始就違規操作,但就這樣,還順利通過了當地環保部門的環保測評。豈不是咄咄怪事?
還有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瑞海國際有沒有取得當地安監部門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這里有個管理上的“飛地”,讓瑞海國際可以躲過這個許可證。因為根據國家安監總局2012年頒布的《危險化學品經營管理辦法》規定,依法取得港口經營許可證的港口經營人在港區內從事危險化學品倉儲經營的,不需要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而瑞海國際恰恰擁有港口經營許可證:(津)港經證(ZC-543-03)號。為什么擁有港口經營許可證,就可以不要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了呢?
另外是行政管理體制問題。瑞海國際的注冊地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歸港航局管理,濱海新區的安監部門并不插手港航局轄下的安全生產等監管,這塊責任劃給了港航局。但為什么港航局的一個港口經營許可證,就可以管到內陸堆場,還堂而皇之地把安監部門擋在門外,這塊“飛地”到底哪來的權力?即使是劃給了港航局,安全監管責任又是如何落實的呢?
同時值得思考的還有立法方面的問題。目前,我國在對于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土地利用規劃上,存在立法空白。在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的選址規劃上,《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未能明確規定城鄉規劃部門的職責,因此很難保證從源頭開始,就對危險品的土地利用進行科學規劃。
同時,在重大危險源建設項目選址規劃階段,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城鄉規劃部門都負有重要職責,但兩者的職責往往缺乏聯系。比如,對于重大危險源建設項目的安全性,有安監部門負責安全許可。但對于重大危險源企業周邊區域的其他建設項目(如居住區),由于不需要安全許可,安監部門并不參與。如此一來,只有城鄉規劃部門參與規劃,就難以從安全角度進行科學審查,存在安全監管的真空。
所以碰上瑞海國際這樣,當地安監部門管不著,又跳出城鄉規劃部門之外的企業,違規經營也是如入無人之境了。
第三,媒體在事故中的主要角色是什么?這次事件當中,關于天津媒體的表現,引發了廣泛質疑。這也讓我們思考,每當災難、事故發生時,媒體應該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什么?其實主要應該是兩條:一條是傳播真相,就是要告訴人們真實的信息;另一條是輿論監督,就是要發現有關部門、有關企業、有關責任人是否存在問題,有哪些需要反思和追問的地方。
第四,如何阻擊事故中的謠言?每當事故發生后,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謠言在傳播,這里面的動機很復雜,有的出于惡意,有的來自恐懼,有的屬于無知,各種情形都有。但是謠言的傳播影響很壞,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和事故的處理。就在此次事件中,先后出現了十多種謠言。幸好是官方給予了及時披露。因此,阻擊謠言的最好辦法就是及時公開透明向社會發布信息。
第五,消防員的安全問題。這也是此次事故令我們痛心的地方,又有許多消防員犧牲,而且目前還有消防員失聯。這些年來,在過去的一些火災、爆炸事故中,我們都能看到消防員的犧牲。雖然說這是一項十分危險的工作,火場就是戰場,隨時都可能面臨犧牲。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消防員的安全,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不得不引起重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