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慎言央企重組潮”的文章,文章指出,今后央企的重組整合,不會是簡單地合并同類項,也不會是經營遇難的企業坐等好企業來拯救,更不會為重組而重組。數量的增減不是國有資本調整的目標,別把央企重組想簡單了。
文章表示,央企進一步重組的趨勢無疑是存在的。但同時文章認為,重組不能一窩蜂。新一輪國企改革反復強調,要遵循市場規律。央企重組整合,不是為了把數量減下來,也不是單純追求在體量上成為“巨無霸”,更不是像有些人所猜測的“面子工程”。
國資委下屬期刊《國資報告》此前對央企重組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并在5月刊登了《十問“央企合并潮”》。《國資報告》的公眾號今日發表該文,詳解了所謂的“央企重組潮”,與《人民日報》的文章互相呼應,對央企合并傳聞作出回應。
1.央企合并和央企重組不能混為一談,合并只是企業重組方式中的一種。
央企間的強強聯合,只是央企諸多重組行動中極特殊的一部分。廣義的合并,既包括弱弱合并、強強聯合,也包括強弱之間的合并。強強聯合因其特殊性和影響力,往往最引人注目。
2. 央企縮編,有加也有減,“大吃小”的兼并占大多數。
為了使央企在經濟中充分發揮主導性、影響力和帶動性,央企之間每年都會進行兼并重組,以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央企品牌和效率。
《國資報告》統計顯示,2003—2014年,央企總戶數從196家降到112家,通過兼并退出的央企為80家,新設合并的為9起,通過破產、撤銷、調整退出的為3家,合資新組建、接管移交企業新增8家,“加減法”都有。
3. 央企重組,要變壯,更要塑形。
有的央企此前過度擴張,曾一度登上世界500強,但很快,在行業整體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企業急轉直下,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負責人留下爛攤子,繼任者必須采取收縮戰術,而由于短時間內很難看到顯著效果,繼任者往往是吃力不討好。
4. 央企對內的分立、剝離等“塑形式”的重組都在進行,且正在從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央企重組遠不是兼并那么簡單。
這些年來,央企通過整體上市或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來優化資本結構,通過成立新公司、事業部改革進行資產和業務重組、專注主業,通過產權交易“清理包袱”,通過管理體制改革進行管理、人員的重組等等。其中,剝離、分立等“塑形式”的重組變得越來越重要。
5. 強強聯合“資格”:競爭對手國際化,產業有潛力。
企業重組的動因,通常包括國家戰略、產業結構調整等外因,以及企業自身產業鏈整合、國際化擴張等內因兩方面。此次央企重組,恰逢國家戰略、企業轉型升級、國際化擴張等多重因素疊加,內外因又同時指向國際化。因此,分析此次央企強強聯合的規律與邏輯便與國際化分不開。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企業兼并重組研究中心主任張秋生認為,央企要強強聯合要具備幾個前提條件,“有能力、有條件參與國際競爭,所在產業有比較大潛在市場的,且合并以后對國內的副作用要小于在國際上正面作用。”
6. 產業鏈高端的強強聯合在此次預期更強,未來幾年則不排除其他產業。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新的國際戰略框架,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多重發展機遇。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認為,隨著“中國制造”由低附加值的貿易品逐漸向高鐵、基建、核電等高端領域升級,相關領域的國字頭行業巨頭陸續籌謀資產整合,央企也將從速度規模型轉化為效益質量型。
7. 強強聯合也不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唯一方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鐵路隧道專家王夢恕認為,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都應該合并。合并是個大方向,力量集中在技術研發問題。
8. 央企序列中,真正做到大而強且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還不是很多,而央企走出去過程中出現的相互間的惡性競爭,也影響了中國制造的技術進步和品牌樹立。
判斷企業兼并重組是否成功的標志,不是兼并重組工作最后是否完成,而是能否形成協同效應發揮體系性優勢。如果追求一蹴而就,超級公司未能在短期能協同,強強聯合反而會適得其反。與此類似,石化產業、電信產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9. 壟斷不意味著競爭消失、效率下降。
判斷壟斷的作用是否積極,還要看全球市場、國家利益和效率與創新的真實情況。
自由競爭會導致生產規模擴大,形成規模經濟,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場壟斷,而壟斷發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競爭,扼殺企業活力,造成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社會面臨著“馬歇爾沖突”的難題。
10. 國家戰略與市場規律是強強聯合的“雙輪驅動力”。
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分工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以高科技為導向的產業升級日益加快,中國新一輪產業重組已經啟動。政府是規劃者、研究者、推動者,中外皆然,無所謂政企不分,但政府不做違背規律、強行捏合的“霸道總裁”。國家戰略與市場規律是強強聯合的“雙輪驅動力”。
《國資報告》官微在文章最后總結稱,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在國家戰略、市場規律雙輪驅動下,具備競爭對手國際化、產業發展有潛力等條件的央企之間的強強聯合將會適時出現。但兩個大企業合并,就像是兩顆行星的碰撞,最重要的是“戰略協同”,要融合,不能碎裂。
(來源:華爾街見聞)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