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產大飛機就要首飛了,政知君不聊一聊C919就有點out了。
前些年,人們還習慣于航空市場只有波音與空客的存在。購買飛機票的時候不忘看一看機型,要么是空客330,再么波音737……
從5月5日起,這個念頭或許就要變一變。
國產大飛機C919計劃今日首飛,以前想而未得的自主研制的大飛機終于經過半個世紀的鋪路、十年的項目歷程,將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第4跑道升空,飛進尋常百姓的生活。
在這個當口兒,跟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一起看一看國產大飛機一路如何走來,以及未來可期的自主研發發動機時代。
國產大飛機紛紛首飛
從1970年的運-10項目算起來,中國人追逐大飛機的路程已經走過近半個世紀。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對于大飛機的研發與生產這么執著?
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大型運輸機和民用大型運輸機,也包括一次航程達到3000公里的軍用或乘坐達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機。C919著眼于最主流的航空運輸市場(150座級),是完全按照國際主流適航標準和國際主流市場運營標準研制的干線飛機。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無論是從民用還是軍用的角度來講,大飛機都意義重大。擁有自主民用客機、貨機,意味著不僅不用花外匯來買,還意味著一個產業鏈的誕生,將面向全球打開一個巨大的市場。以C919大型客機為例,目前擁有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等23家國內外用戶,訂單總數570架,其中包括美國通用電氣租賃(GECAS)等國際客戶。大飛機的軍事用途則更廣泛,軍用的預警機、戰略轟炸機、加油機、運輸機、反潛巡邏機都屬于大飛機。
而大飛機的研發與制造困難重重,相信不少專業人士比政知君更知曉其中蘊含的意義。簡而言之,有自己的大飛機,這本身就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航空工業水平的體現。
如今,人們習慣用“三劍客”形容中國國產大飛機,即大型運輸機運-20、水陸兩棲飛機AG600(蛟龍-600)、大型客機C919。
先于C919,“胖妞”運-20已經于去年7月被報道完成首飛,政知局的兄弟公號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曾撰文《經歷過“馬拉飛機”,你知道“胖妞”排第幾?》(關注政知道回復20160707可見)。而AG600飛機首飛前的一系列機上試驗、地面滑行準備、試飛準備等工作已穩步開展,預計2017年上半年實現首飛。
可以看出,2016年與2017年,國產大飛機紛紛進入“首飛期”。
半個世紀停過項吃過虧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用飛機產業的發展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可謂一路坎坷。
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運-10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回憶說,1970年,毛主席跟周總理都講了要發展大飛機,地點定在上海。搞航空的人看到中國有這樣大的項目,非常激動。廠房也是借的。工作場地是龍華機場解放前的一個民航基地,在那里工作人員待了二十年,沒有自己的辦公室。日夜的工作,就是要把飛機搞出來。
1980年9月26日,運-10飛機進行了首次試飛,試飛機組滿懷信心地登上了飛機。經過十年奮戰,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機終于騰空飛上了藍天。
程不時與運-10
運-10飛機成功搭載渦扇-8國產發動機,最大航程超過8300公里,實現了中國在大型商用渦扇發動機上“零的突破”。公開資料顯示,在20世紀80年代,因經費以及優先發展軍用機等原因把運-10擱置了。
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從國外學習先進管理和研制經驗,中國的飛機研制走上了國際合作道路。1985年,上海飛機制造廠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組裝生產MD82客機。1996年,中國和空客公司開始聯合研制AE-100型客機。這段經歷大大提升了我國在大飛機現代化裝配上的技術水平。但是,在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問題上,包括麥道公司在內的所有外國飛機制造商絕不肯做絲毫的讓步。隨著1997年麥道公司被波音公司并購,以及隨后空客AE-100項目的終止,中國人離航空核心技術并沒有更進一步。
后來,中國人意識到,中國必須自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渦扇飛機,并確定了先發展大型支線飛機,再進一步發展干線飛機的路線圖。2000年2月,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決定,支持研制和發展中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2002年9月,國務院批準項目正式立項。
2006年2月9日,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2020年)》,大型飛機被確定為“未來15年力爭取得突破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為此,國務院成立了大型飛機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組織了專家論證委員會獨立開展論證,經過6個月的工作,形成了《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報告》。半年后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原則批準大型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至此,爭論多年的“大飛機項目”終于塵埃落定。當時,中國工程院預計,2020年之前,中國人的大飛機一定能夠飛上藍天。
大飛機制造獲得的國家層面的重視和支持,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4年5月,習近平來到位于上海的中國商飛設計研發中心考察,并登上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了解機艙布局。他強調,大型客機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標志,制造大飛機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航空夢,力爭早日讓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在藍天上自由翱翔。
三年之后,C919首飛。
近10萬人在研究航空“心臟”
人們希望C919是完美的,同時仍對其有理性的看待。C919大型客機自研制以來就一直表明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制造”,但仍然有人產生類似的發問:發動機是CFM公司生產的LEAP-X1C發動機,部分材料靠國外提供產品或技術,憑什么說是“中國制造”?
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金壯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C919整機的產權屬于中國商飛所有,研制時是以中國商飛公司的團隊為核心,飛機的設計、總裝、試飛、銷售等關鍵環節都掌握在中國商飛手里。金壯龍說,至于外國企業提供零部件或技術,這在全球航空制造業中是常見的事。中國商飛公司用“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制造C919大型客機,在堅持中國制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聚全球之智”,提高了國產飛機的性能。
C919大型客機副總設計師周貴榮介紹稱,目前C919型號飛機整體國產化率可以達到50%以上,其中包括國內企業和國內外合資企業在國內的本土化生產。
說到發動機,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空客、波音的發動機也并非其公司生產。不過,讓自己的飛機擁有自主研發的“心臟”當然是人們所期盼。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粗獷和纖細在發動機身上一起體現,這是一套系統工程,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科技水平、科技工業基礎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目前,國產發動機長江1000A正在研制中。
我國已經實施“兩機”重大專項,舉全國之力突破核心技術,大力發展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技術及產品。2016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國航發的組建方案;3月,中組部和國資委先后宣布了其主要領導以及董事、監事的任職決定;5月,集團完成工商注冊;8月,總部正式入駐北京海淀區。
據介紹,作為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中國航發注冊資本人民幣500億元,由國務院、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是國有控股的集團公司。中國航發現有職工9.6萬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飛機系主任黃俊表示,一般情況下,發動機的研制周期比飛機長,預計該發動機最早2020年之后才能裝到C919上。“10至15年后,中國能研制出自己的先進航空發動機。”
資料丨新華社、澎湃新聞、中國證券報、中國科學報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吳苡婷:提高大飛機發動機性能 他解開了國外同行秘而不宣的科學之謎
2017-06-16北大教授:美國和歐洲人比許多中國人更明白,中國一旦開始搞大飛機后果...
2017-05-15從C919首飛回望中國大飛機三十年:不要低估美歐扼殺中國民用航空的動機
2017-05-0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