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林淑玲)中國國民黨8月20日在臺中舉行第20屆第一次全黨代表大會,吳敦義就任主席,并通過新版“中國國民黨政策綱領”。值得注意的是,吳敦義版的兩岸領域政綱,除了強調“一中各表”,并提到“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其中的“三不”未見于之前分送給黨代表的草案,是新增的。新版國民黨政綱堪稱是“不統”政綱。
國民黨20全昨天傍晚落幕,在討論政綱的環節時,馬英九、洪秀柱、朱立倫均提前離席。這份熱騰騰的新政綱,與前主席洪秀柱任內2015年9月4日通過的政綱相比,在兩岸領域政綱方面,少了“和平協議”,也不提“捍衛‘中華民國’固有疆域與主權,堅持維護在釣魚臺列嶼及南海U型線內各群島和水域之主權。”吳版政綱特別強調“一中各表”,以及“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全召開之前,黨中央分別將政綱草案分送黨代表,當時的草案,在兩岸篇部份,題目同樣為“三、增進兩岸互信,追求臺海穩定”,草案的第一節為“以維護‘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穩定現狀,并且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積極弘揚中華文化,相互尊重與包容,促進兩岸永續發展,以追求臺海和平穩定。”草案與定稿版本最顯著的改變,就是把臺海現狀定義明確化,即“不統、不獨、不武”。
吳版與洪版政綱的差異,外界已討論多時,吳敦義強調“一中各表”的政綱被黨內深藍質疑為“獨臺政綱”后,非但沒有調整,經全代會通過的版本,更進一步把“三不”寫進政綱,凸出其“不統”的特性。
比較洪秀柱和吳敦義的政綱,洪版不論提到“中華民國固有疆域與主權”、“南海U型線”、“釣魚臺列嶼”都帶有強烈的一中元素。吳敦義政綱這段文字“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無視“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架構”,與“不統”前后矛盾,自行把“中華民國”的疆域縮小到只剩下臺澎金馬,亦即和民進黨一樣的“中華民國是臺灣”。
吳敦義在國民黨20全,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動作,第一,就職演說高唱反對“臺獨”,只談九二共識,沒提一中各表;第二,打“尊連牌”,在政綱總論第5頁提到,本黨將持續依據2005年“胡連五項愿景”以及馬英九八年主政期間的基本方針,戮力推動各項有利于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工作。
吳敦義打出“尊連牌”,讓出席全代會的連戰很滿意,一直在會場留到討論政綱后的午餐時間。不過從政綱文本來看,2005年“胡連五項愿景”和不統、不獨、不武是百分百抵觸的,前者是“一中的愿景”,后者是“獨臺的追求”。再加上吳敦義日前提到兩岸簽和平協議的三前提,“民眾有高度共識、臺灣有需要,以及在‘立法院’全程監督、全民公投許可下。”中國國民黨在吳敦義手上,已把對統一的想像砍光光。
“三不”是馬英九2008“大選”提出的政見,“馬規吳隨”吳敦義跟著喊。馬英九雖被質疑“獨臺”,但起碼他對“中華民國”“固有疆域及于大陸”等一中論述有一定的堅持,當時藍營內部有人解釋馬說的不統是“目前不統”,不論是不是目前不統,起碼對一中的想像是在的。相較于吳敦義把不統連結到“中華民國憲法”架構的錯置,兩者已有相當大的距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