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在法治中國的征程上,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勠力同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將越來越完善,法治中國的明天必將越來越美好
近日,大型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熱播,既叫好又叫座。法治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高頻詞。
法者,治之端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抉擇,不斷開辟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和實踐新境界,顯著增強了我們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
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多次就為什么要依法治國、要走什么樣的法治之路以及怎樣建設法治中國等重大問題作了系統闡述,形成了完整的法治理念和系統的法治思維。
2014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范作用。”2014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是順利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是解決我們在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014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
為更好治國理政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個全局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關鍵在于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威,弘揚憲法精神,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
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這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充分體現,是社會主義法治先進性、優越性所在。
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這是全面依法治國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具體要求,也是法治思維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動全黨全國一起努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見到新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每一位領導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增強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堅持有法必依,善于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
義。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徇私枉法的要嚴肅問責、依法懲治。”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2016年12月 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進行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實好,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守法律、重程序,這是法治的第一位要求。”法治思維能力就是將法治內化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養,外化為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提高法治思維能力要在三個方面努力:一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二是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范作用;三是善于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執政興國,離不開法治支撐;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在法治中國的征程上,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勠力同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將越來越完善,法治中國的明天必將越來越美好。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