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種社會思潮、移動新媒體和社交平臺蓬勃興起,我國網絡意識形態面臨新的矛盾和沖突。
一是西方對我國進行的意識形態滲透還在繼續。一些西方國家以網絡為平臺,大肆兜售西方價值觀,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試圖弱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基礎。在互聯網時代,面對新媒體傳播格局,西方國家不再采用攻擊、誹謗的方式對我國進行打壓,而是將自由、人權、民主等價值觀包裹進形式各異的文化產品,并通過潛移默化傳播的方式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兜售“好政策”和“好制度”。國外有些利益集團還在國內培植了一批“意見領袖”和“社會公知”,有組織地傳播錯誤觀點和網絡謠言,造成人們思想認識的混亂。
二是當前我國在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度不斷提升的同時,非主流意識形態依然呈現非理性擴展的局面。其突出表現在,一些普通的社會事件常被炒作為政治事件,當事人一旦沾染公權力背景,哪怕只是一個普通的公職人員,也會瞬間引爆網絡,導致民意嘯聚?;ヂ摼W本身的開放性、去中心化等特征,很容易滋生激進的輿論表達,這也是我們今天必須面對的一個網絡治理難題。一些網絡大V為了牟取巨額利潤,利用粉絲效應,把普通事件炒成熱點事件、把敏感事件炒成意識形態事件,以聳人聽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語表達吸引不明真相的網民跟進,借機煽動民眾情緒,最后的結果常常是把一個非意識形態話題炒作成為一個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問題,進而造成社會輿論撕裂事件。
三是主流意識形態理論傳播在運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興傳播媒介上力度和效率還不夠。就國內輿論場來說,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大眾化仍然面臨一些現實困境,比如理論本身具有抽象性,但是理論闡述和傳播又要求通俗性;理論本身具有很強的學術性,但是普通老百姓更樂于接受生活化的語言。從國際輿論場來說,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其在國際話語權上的優勢地位,對中國模式、中國道路進行歪曲解讀,大大削弱國際輿論對中國發展現狀及政治文明的共識,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主流意識形態網絡傳播必須面對和著力解決的。
(作者單位:浙江省委網信辦)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