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中國為什么走到了房地產支柱產業、房地產財政、炒房暴富的斷頭路上來?
剛剛新華社發表評論說:“投機買房者,土地財政的依戀者乃至全社會都需認清大勢,丟掉調控會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放松的幻想,摒棄房價‘復燃’的幻想,及時調整心態回歸理性,沉下心來做一些有利于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的實事”
這段 話告訴大家,中國要拋棄房地產,要回歸理性,做有利于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的實業。
”回歸“就是曾經有過的發展理念和理性。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正在去杠桿。
去杠桿實際上就是去除兩個東西:房地產和金融泡沫。
這兩樣東西幾年前還都被稱作中國的支柱產業,可現在沒有人再把支撐中國GDP增長多少倍的房地產和P2P過度金融看作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功績。
中央要打的灰犀牛還有一個地方債。
房地產、過度金融和地方債是孿生三兄弟,它們聯手扼殺了中國的實體經濟。
大大正在推動中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拋棄舊模式,經濟新常態。
這就是理性的回歸,初心的回歸。
新中國建設后的那段黃金發展期真不搞這三樣東西。
毛澤東講先治坡后蓋窩,先蓋廠房后蓋住房。毛澤東不搞房地產。
毛澤東不搞借債發展,既無內債,也無外債,還搞低物價,白菜按厘計價。
毛澤東是小政府,更不許政府欠債,不給官員發高工資,不給官員吃喝特權,更不準有那么多官,精兵簡政,集中財力搞建設。所以沒有企業呼吁減稅。
因此,毛澤東身后給中國留下一大片國有企業和集體經濟,沒留下一分錢的債務。
所以,有人說中國經濟走到崩潰的邊緣。
有些人不斷地追問,毛澤東怎么就不知道借債發展?不知道開放利用外資?不知道房地產暴富?
有些人不停地說,不搞P2P,不買房炒房,還有什么賺錢的投資渠道?不搞房地產“土地財政依賴”的地方政府怎么活下去?
那么,中國不搞房地產,還能搞什么?什么產業能替代房地產?
哪些是”有利于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的實事"?
大大在新舊動能的轉換中國已經做出了重大規劃和布局,新經濟、新常態已經啟航。
這幾天,中國核心技術和產品消息不斷:
中國各大銀行授信一汽一萬億造車,等于承認現在中國年產3500萬輛汽車還不是中國汽車,中國汽車不只是中國品牌,還要中國技術中國制造。這讓人想起了市場換技術前的中國汽車業。
剛剛又有第二架G919試飛成功和水陸兩棲AG—600試飛成功的消息,再加上前幾年已經裝備部隊的運20,30年前被美國欺騙下馬的運10大飛機現在已經滿血復活。
芯片和5G,是特朗普打壓的重點,華為芯片和5G的成功,讓中國成功突圍,回溯歷史,1972年,中國就研制出計算機,芯片制造達到世界最先進的3英寸,中國還制造出了制造芯片的光刻機。這些都是今天的人無法想像的,都被扔掉了,今天也正在被全力撿起來。
可以說,拋棄房地產,毛澤東的汽車、大飛機和芯片正在回歸。
40年回歸的不只是毛澤東的產品,回歸的是毛澤東建設發展理念。
今年,特朗普向中國發動了貿易戰。中國發現,美國和外國是靠不住的,發展經濟還得自力更生、獨立自主。這兩句也是毛澤東講得最響亮的兩句話。
習主席說,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人家不會賣給你。核心技術也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就是核心產品。
不久前,習主席視察東北,振興東北,在北大荒講飯碗一定要端在中國人手里,碗里一定要裝中國糧。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以糧 為綱,也是毛主席說的。
振興農村農業,中國正在進行土地集中流轉的改革,大包干的安徽小崗村率先實現了土地集中流轉,流轉給了習主席視察的毛澤東的北大荒。農業現代化必然集中經營,還是要集體化。
習主席視察國有企業,肯定了國有企業的地位和作用,不準岐視和污化國有企業。國資 委提出了國有企業“所有制中立”和“競爭中性”原則。當然發展國企不動搖,并不排斥發展民營企業不動搖,不是所謂國進民退。
獨立自主、核心技術、集體化、國有企業都是毛澤東的發展理念。
汽車、大飛機、芯片、糧食,就是毛澤東的四大核心技術和產業。
40年,中國怎么走到了房地產支柱產業、房地產財政、炒房暴富的斷頭路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執行中央要求不能打折,“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不要迷信房地產市場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2018-08-15火燒東北糧倉背后: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不是房地產,不是貿易戰,而是........
2018-08-13?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