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聯想為何不如華為?倪光南:路線走錯、知識產權0股權
點擊:  作者:奕含    來源:觀察者網  發布時間:2018-12-24 12:32:47

 

     聯想公司利潤過去是靠創新產品,但是現在靠什么?現在它最穩定的利潤來源是融科智地房地產。

今天(1223日)上午,第二十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聯想前總工程師倪光南出席并演講。

倪光南稱,聯想與華為這30年猶如龜兔賽跑。聯想估值曾一度是華為的5倍,而現在華為估值已是聯想的50倍。

外部環境一樣,聯想和華為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倪光南歸結為聯想路線不對知識產權0股份,而華為做得都很好。

對于華為的成功,倪光南說,有很多原因,但是在前十年,聯想未股改前,我們相信,科技的股權是會體現的,但是股改后并沒有體現,很多人都不敢來,大量人員都離開了。但與之相對,這方面華為就做得比較好。

倪光南還將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華為董事長任正非以及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的個人股權進行對比。

他稱,作為投入知識產權和資產的喬布斯最初擁有蘋果公司股權為45%,最后變為0.45%;投入資產的任正非最初在華為公司的股權為80%,目前變為1.4%;而沒有投入資產和知識產權、最初是副總經理的柳傳志一開始沒有聯想股權,在股改后,其股權不斷增加,目前為15.9%一個沒投入知識產權和資產的公司高管,擁有那么多股權,這在中外高技術企業中是很特殊的。

倪光南認為,今后應該盡可能加強科技人員的保護,充分激發科技人員的創造。

對于股改之后的聯想,倪光南稱,發展路線就從技工貿轉為貿工技,公司的創新能力和在行業中的地位也下降了。

值得注意的是,20152月,柳傳志在接受央視財經《你從哪里來》專訪時對網絡上有關聯想控股的持股傳聞作出回應,當時他主動提及對聯想集團的控股,大概擁有聯想集團的股份不到1%柳傳志說。

倪光南演講視頻

以下為演講速記,經專家審核:

倪光南: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我的題目是科技人員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我不是搞知識產權的,但知識產權與中國創新能力很有關系,我們的視角是從創新能力來考察。

我們知道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發展知識產權企業是非常重要的。提升國家創新能力,尤其是十三五知識產權規劃,有明確的指標,比如說提出了在發明專利擁有量,PCT專利申請量,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等方面達到一些重要的指標。

我這里有一些數據供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們國家知識產權經濟對GDP的貢獻,對就業的貢獻。可以看到,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在這些方面都有了相當的貢獻,但是比重比較小,而發達國家,我們看美國,相應的貢獻就大很多,我們看到美國這些產業對GDP的貢獻達到30%以上,所以知識產權經濟對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發達國家是我們的一個榜樣。

大家看到我們PCT專利申請數量在不斷的增長,現在日本和中國本差不多。但是由于我們基礎差,雖然這幾年增加比較快,總的來說差距還是比較大。知識產權使用費逆差很大,進口費大大超過出口費。目前來看,1/4的知識產權使用費是美國進口的。我們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大力發展自己的知識產權。

我們要強調一下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我們看到美國高校有一個趨勢,目前比較多的是從專利授權轉向創業孵化。比如說加州的創業公司,5%來自斯坦福大學,可見美國高校對美國高技術產業的貢獻是很大的。中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對中國高技術產業的貢獻,在改革開放40年以來,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缺乏總結。

下面我講一下科技人員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中國一些高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的興衰表明,能否保護科技人員知識產權是一個關鍵。改革開放開始時,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關村依托高校和研究院所,涌現了一大批高技術企業。正像大家說的,中關村有北大、清華,中科院等等,就像美國硅谷有斯坦福、加州大學一樣。我們中國第一批高技術企業中最有名的是四通、聯想、方正。為什么是這三個?因為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創新產品,它們是從科技成果轉化起家的,從創新產品起家的。我們現在要探討的是,它們的創新能力后來為什么降低了。下面以聯想作為例子。

以聯想來說,官方的說法是,它是從計算所分離出去的,是在改革開放的時候,從計算所分離出去的一部分。當時中科院推行一院兩制,計算所創辦計算所公司,不是簡單的創辦,而是把一個實體分離出去,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投入了130余名有經驗的科技人員,帶著上億元價值的知識產權,以及帶著工資、場地、設備,還有計算所的商譽和貸款擔保能力等等,計算所公司是依托這樣一個強大創新實體發展起來的,不是某個人創造出來的。這個要講清楚,聯想的前身計算所公司就是從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接下來是講聯想公司股權的變遷問題。最關鍵是2000年左右實行的股改,這是以管理人員為主,通過職工持股會持股35%。原來有一個協議,按這個協議,聯想公司股權分配,科學院是20%,計算機是45%,員工35%。通過這個股改,科學院變成65%,計算所變成0

這個股改采取職工持股會“MBO”Management Buy-Outs)方式,買國家資產,這缺乏法規依據。據稱,職工持股會系用未分配的歷年利潤1.5億元購得,但在股改前聯想公司的利潤也是國有資產,如何能用國有資產買到職工持股會的股權?另外,當時1.5億元根本買不到公司35%的股份。更成問題的是,計算所的股權歸零,說是計算所的股權歸到科學院了,但是計算所股權中包括了科技人員的知識產權,而歸到科學院的股權,就是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的資產,不包含任何科技人員知識產權。顯然,聯想股改的最大問題是將科技人員知識產權歸零。

聯想股改結果是高管獲得了很大股權,而投入知識產權的計算所科技人員沒有股權。聯想控股2018年的財報顯示,現在公司高管占主要的股份。可見將計算所科技人員投入的知識產權歸零,這是聯想股改的突出問題。

 

圖片來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我們看一下中外的高技術企業的股權變化。蘋果股權最初是,投入知識產權和資產的喬布斯為45%,最后他是0.45%華為股權最初是,投入資產的任正非為80%,現在是1.4%計算所公司最初是,投入知識產權的科技人員的股權包含在計算所的股權中,但股改后,隨著計算所股權的歸零,也被歸零了。柳傳志沒投入資產和知識產權,最初是副總經理,是0%。股改后他的股權不斷增加,現在是15.9%一個沒投入知識產權和資產的公司高管,擁有那么多股權,這在中外高技術企業中是很特殊的。

我們看聯想股改前后的情況,股改之后投入知識產權的計算所科技人員股權為零,沒有話語權了,發展路線就從技工貿轉為貿工技,公司的創新能力和在行業中的地位也下降了。聯想公司利潤過去是靠創新產品,但是現在靠什么?現在它最穩定的利潤來源是融科智地房地產,而它是靠獲取計算所6萬多平米科研用地起家的。如果房地產能帶動一些地方的發展是很好的,但是不能影響科技發展。融科拿了計算所科研用地之后,使計算所發展受到影響,中關村寸土寸金,計算所科研用地被人拿走,影響了計算所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和華為比,我覺得華為是很成功的。華為成功有很多的原因,例如華為對科技人員的股權問題就做的比較好。改革開放之后,外部環境是一樣的,華為是堅持研發,再加上給科技人員持股做得好,所以華為的創新能力很強。所以我認為聯想股改后的問題,一個是發展路線,一個是科技人員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所以我們今后吸取教訓,應該盡可能加強對科技人員的激勵、保護科技人員知識產權,充分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希望在知識產權體現方面,政策能更加明確,保證我們的科技創新能力更快地增長。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