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后的阿桑奇
阿桑奇的爆料使他成為眾多支持者眼中的英雄,有人認為他應該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甚至諾貝爾和平獎。反對者認為維基解密公布美國秘密文件,把美國線人的生命置于危險中。
阿桑奇被捕舉世嘩然
美議員:現(xiàn)在他是我們的了
躲在厄瓜多爾大使館避難2487天后,阿桑奇戴上了手銬,舉世嘩然。
英國政府早就想抓他。昨天,厄瓜多爾剛一宣布撤銷對阿桑奇的庇護,英國警察就進入大使館,將他扭送到警車上。
"感謝厄瓜多爾以及歐洲、英國警方的專業(yè)配合。沒有人可能凌駕于法律之上。"英國國土大臣加威迪在推特上寫道,欣喜之情不言自表。
據(jù)德國之聲網(wǎng)站介紹,2012年,厄瓜多爾給予阿桑奇政治避難,但2017年莫雷諾就任厄瓜多爾新總統(tǒng)后,阿桑奇命運出現(xiàn)變化。當年12月,厄瓜多爾駐英使館曾向阿桑奇發(fā)放護照,讓其前往俄羅斯就任一個外交官工作。但英國政府稱,一旦阿桑奇離開厄使館,就將其逮捕。
本次英國警方逮捕阿桑奇的理由,是2012年時,阿桑奇為躲避瑞典的引渡請求(他在瑞典遭到性侵指控),“棄保潛逃”進入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政治避難。按照英國《金融時報》的說法,違反保釋條例可能面臨最高12個月的有期徒刑。
目前,瑞典檢察官正研究重啟對阿桑奇涉性侵案的審查,尋求將其引渡至瑞典審判。
但對阿桑奇而言,更為嚴重的威脅來自美國。他被美國司法部指控協(xié)助曼寧竊取美軍情報,如果落入美國司法系統(tǒng),他將面臨5年徒刑。
據(jù)《中國時報》報道,英國外交部長杰里米•亨特稱,此次逮捕行動是“多年來謹慎行使外交策略”的結果,有些人“逃避面對正義”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工黨領袖杰里米•科爾賓說,阿桑奇揭露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暴行的證據(jù)”,他的引渡“應該遭到英國政府的反對”。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佩恩表示,阿桑奇將繼續(xù)得到“按照慣例的領事支持”,領事官員將試圖看望他。
在眾多回應中,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一句“不關我事,我對維基解密一無所知”也是令人大跌眼鏡。
“硌腳的石頭”
《金融時報》爆料,厄瓜多爾總統(tǒng)莫雷諾周三剛撤銷對阿桑奇的庇護,倫敦警方就啟動抓捕行動。
阿桑奇的政治庇護地位是前任厄瓜多爾總統(tǒng)科雷亞賦予的。隨著政權更替,莫雷諾兩年前上臺,英國便與莫雷諾展開談判。按照《金融時報》的說法,厄瓜多爾官員原本擔心,如果放棄阿桑奇,維基解密組織可能會攻擊厄瓜多爾政府。
而在上月,莫雷諾家人的一些生活照片在網(wǎng)上曝光。厄瓜多爾政府懷疑這與維基解密有關。莫雷諾昨天解釋撤銷庇護決定時說,該國政府面臨維基解密的“敵對性威脅”。
BBC注意到,莫雷諾把阿桑奇形容為“鞋里的石子”(硌腳)。阿桑奇的爆料使他成為眾多支持者眼中的英雄,有人認為他應該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甚至諾貝爾和平獎。反對者認為維基解密公布美國秘密文件,把美國線人的生命置于危險中。
美國:議員興高采烈
美國之音網(wǎng)站報道,來自得克薩斯州的共和黨聯(lián)邦參議員約翰•科寧說:“是時候了。我很高興他終于要被繩之以法了。”
“感謝神,”來自西維吉尼亞州的民主黨聯(lián)邦參議員喬•曼欽說,“這是必須的,太必須了。我很感謝我們的英國朋友。”
曼欽在與CNN連線時還宣稱:“現(xiàn)在他(阿桑奇)是我們的財產(chǎn)了,我們可以從他那兒搞到信息和真相。”
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首席民主黨成員、來自維吉尼亞州的馬克•沃納發(fā)表聲明說:“朱利安•阿桑奇長期以來自稱擁有崇高理想和道德優(yōu)勢。不幸的是,不管他開創(chuàng)維基解密時的初衷是什么,在俄羅斯破壞西方的活動中,他實際上成為一個直接參與者,在破壞美國安全的行動中,他也成為一個鐵桿同謀。”
俄方:希望阿桑奇的
所有權利得到保障
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昨天也立即就阿桑奇事件做出反應。她表示,莫斯科方面希望,維基解密創(chuàng)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所有權利都能得到保障。
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消息,扎哈羅娃在記者會上說:"我們看到,英國警方是如何逮捕阿桑奇的。我方注意到,逮捕行動是經(jīng)厄瓜多爾大使館同意,在該使館內進行的。當然,此舉是對被捕者尊嚴的公然藐視。"
沈逸:阿桑奇扯掉了美國版
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神話的底褲
2019年4月11日,維基解密網(wǎng)站創(chuàng)始人、澳大利亞人朱利安·阿桑奇,在西方代議制民主的發(fā)祥地之一,英國首都倫敦,被英國警察拖出了厄瓜多爾大使館,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躲庇其中的歷史。
這當然是符合西方民主程序精髓的正義舉措,英國外相即刻通過社交平臺推特發(fā)文,“阿桑奇不是英雄,無人能夠凌駕于法律之上。”負責大不列顛外交事務的行政首長,用現(xiàn)代社交媒體,讓人再一次感受到了歐美發(fā)達國家的程序正義,以及對普世價值的尊重。
歷史彌久,很多人也許知道阿桑奇其人,卻不太明了他為啥在厄瓜多爾大使館躲了7年?為啥是英國外相出面,親自開口斷定阿桑奇不是英雄,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還要感謝厄瓜多爾的總統(tǒng)莫雷諾?
這事兒大概要回到2012年了。那是一個神奇的年代:2008年,刮起粉絲狂熱旋風的首位非洲裔美國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帶著“變革,是的,我能”的口號,憑借社交媒體,先是在黨內擊敗民主黨資深政治人物希拉里·克林頓,又干掉了被小布什拖累的共和黨老兵麥凱恩,入主白宮。緊接著,不計前嫌又大度的奧巴馬請希拉里出山,出任國務卿。
2010年,希拉里·克林頓不負眾望,在1月7日晚上宴請了谷歌、推特一眾精英創(chuàng)業(yè)者之后,領悟了堪稱與美國傳統(tǒng)四大自由理念并列的第五大自由理念,即“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并發(fā)表第一次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演說。瞬間,用社交媒體在非民主國家干涉國內政治進程,推進實現(xiàn)顏色革命,成為一種時尚的風潮。
緊接著,阿桑奇登場了:他于2011年在瑞典宣布,手上拿到了25萬份美國國務院內部電報,準備予以披露;接著,正義的瑞典檢察官登場,以“性犯罪”為名,要求逮捕阿桑奇,還要點臉面的瑞典法院沒有批準,因為“證據(jù)不足”;阿桑奇從瑞典到了倫敦,披露了電報,毫不含糊的瑞典檢察官馬上以“性犯罪”為理由,向國際刑警組織申請紅色通緝令。
心有靈犀的美國國會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致電美國公司,以“個人名義”詢問,當阿桑奇在損害美國國家利益的時候,為什么還要給維基解密的服務器提供域名解析和服務器托管等服務;龐大的垃圾數(shù)據(jù)流呼嘯著沖向維基解密的服務器;萬事達等公司禁止用戶給阿桑奇轉賬;瑞士某銀行用“假地址”為由關閉了阿桑奇的賬戶;一周內,彈盡援絕的阿桑奇向英國警方自首,旋即進入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尋求庇護。
阿桑奇盡管出生在五眼聯(lián)盟成員之一的澳大利亞,但他是一個篤信無政府主義的浪漫戰(zhàn)士,他堅信,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能夠復制“五角大樓文件泄密”的奇跡,用一己之力,披露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zhàn)爭罪行。基于對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的淳樸信仰,他把25萬份文件給了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五家歐美主流媒體。講政治的《紐約時報》組成了5人團隊,帶著25萬份電報,來到了白宮,用了2天時間,由來自美國情報界的人,圍著桌子,逐份講解哪個電報可以報,哪個電報不可以報,搞定之后,還認真的用實名博客發(fā)在自己的官方網(wǎng)站上,以此證明,《紐約時報》完美的平衡了新聞專業(yè)主義,國家安全主義以及社會責任需求。
希拉里·克林頓當然沒有閑著,她發(fā)表了第二次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演說,一語雙關地使用了Internet Rights and Wrongs作為標題,明確地隔空告訴阿桑奇: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就是歐美民主國家和大公司,媒體,還有非政府組織的跨國網(wǎng)絡,用社交媒體,在非民主國家搞顏色革命的自由;維基解密這種行為,不是自由,是小偷,是無恥的文件小偷,是賊。
曾經(jīng)創(chuàng)造出CNN現(xiàn)象的美國有線電視網(wǎng)CNN當然也沒有缺席,它安排了對阿桑奇的現(xiàn)場采訪。阿桑奇是那么真誠和迫切地希望能夠談談25萬份電報里面的美國戰(zhàn)爭罪行,對聯(lián)合國的罪行,以及對西方自由主義的損害,但專業(yè)的CNN記者就是盯著問:你有沒有強奸?維基解密會不會分裂?聽說有人反對你?以至于十來分鐘后,阿桑奇摘下麥克風,走了。
2010年是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的元年,被希拉里·克林頓吹動的風潮,席卷了突尼斯、埃及、利比亞、敘利亞、巴林,創(chuàng)造出了罕見的浪潮,差點讓人覺得要見證民主的第四波了;然后,這波“民主浪潮”就吹到了華爾街,催生了占領華爾街運動;又隔了幾年,一個叫唐納德·特朗普的地產(chǎn)商人,用名為推特的社交媒體,在總統(tǒng)選舉中,又一次正面擊敗了希拉里·克林頓。
然而這次發(fā)生在2016年的勝利,沒有能夠觸發(fā)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的第二春,相反,引發(fā)了對社交媒體平臺進行管控的激烈討論,因為據(jù)說,不民主的俄羅斯,居然用社交媒體,竊取用戶數(shù)據(jù),分析心理特征,投送虛假廣告,影響投票行為,最終“幫助某人”“竊取了選舉的成果”。這股反思的浪潮是那么的精準,沒有人提及希拉里·克林頓和她倡導的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好像那一切從未發(fā)生。要不是阿桑奇,至少歐美主流媒體是鐵了心要專業(yè)地忘記那一段讓人不愉快的歷史了。
當然在科學技術昌明的年代,不能說希拉里·克林頓兩次被擊敗是一種所謂的“報應”,但可以肯定的是,當花白頭發(fā)的阿桑奇被從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拖出來的時候,一起被脫掉的,還有美國版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的底褲。這大概也應該是這個浪漫的家伙,在歷史上留下的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徐蕾:阿桑奇被捕時帶走了這本書
還在法庭上看了起來
當阿桑奇昨天(4月11日)從使館被“拖出”時,他與7年前相差巨大的面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畫面中的另一個細節(jié),差一點就被忽視了:阿桑奇的手中拿著一本書——戈爾·維達爾(Gore Vidal)的《國家安全史:包括維達爾對美國的評價》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ate:Includes Vidal on America)。
這本書是Real News Network高級編輯保羅·杰(Paul Jay)對作家維達爾的采訪。他們討論了導致建立大規(guī)模軍工安全聯(lián)合體(military-industrial-security complex)的歷史事件,以及賦予美國“帝國總統(tǒng)”身份的政治文化。保羅·杰對《華盛頓郵報》承認,這是一本批評美國的書。
阿桑奇為什么帶走了這本書?是有什么深意嗎?現(xiàn)在沒有人能解釋原因。《華盛頓郵報》就此采訪了原著的參與者之一,保羅·杰。
當被問到“阿桑奇的雙手被束縛著,但他卻故意拿著這本書。感覺他在傳遞信息,我想也許你會知道那是什么”時,保羅杰這樣回答:
“讀這本書嗎?我從未見過阿桑奇,也不知道他讀過這本書。我與他最近的關系就是,他的一位律師曾在我工作的Real News Network的董事會任職,但我從未與他有過任何聯(lián)系。
我想,他可能知道他要被逮捕了,他決定帶點什么,因為所有的攝像機都對準了他,但我知道的不比你多。”
“這本書是一本批評美國的書嗎?”
保羅·杰回答:
“是的,非常。我的意思是,這是阿桑奇對推廣這本書感興趣的原因——因為我無法想象他會說,‘哦,天哪,我要坐牢了,我能帶點什么去讀呢?’但我也不清楚,也許這就是它的本質——這本書的精髓在于,這種安全狀態(tài)不符合美國人民或任何地方的人民的利益,而維基解密揭露的在伊拉克所犯的本質上是戰(zhàn)爭罪。”
(來源:昆侖策網(wǎng)【綜合】,摘編自觀察者網(wǎn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阿桑奇被捕:扯掉了美國版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神話的底褲!
2019-04-13美智庫:南海航行自由基本無效 不策反東南亞就無法戰(zhàn)勝中國
2019-04-09呂景勝:從英國脫歐的輕率、兒戲看中國為什么不能要西方民主自由
2019-03-26余云輝:資本項目自由化將是擊倒中國經(jīng)濟的最后重拳
2019-03-1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