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供奉神靈變成供奉侵略者的保安堂
【臺灣《三立新聞》視頻報道截圖】 寺廟屬宗教文化范疇,中國寺廟是供奉神佛或歷史名人的處所,是為了祈福納祥、消災解厄、祈求平安、教忠教孝、宗教信仰。可見,廟宇中供奉的都是信眾祈禱能帶來福音的“仙人”。可是,在臺灣卻有人給侵略者蓋廟宇,里面供奉的不僅有侵略者的塑像,還有用于侵略的的戰艦,并且定期舉行紀念、祭拜儀式! 前天(28日),臺灣《三立新聞》報道,高雄紅毛港舉行廟會繞境活動,信眾們穿著日本兜襠布類似丁字褲,抬著日本神轎,舉著日本侵略者陣亡士兵名字的白旗,不時用日語高喊口號,揮舞旗子,手舞足蹈。他們來自紅毛港保安堂,而這座廟宇里面供奉的是日本侵略者的軍艦和日軍侵略者。 【臺灣《三立新聞》視頻報道截圖】 一個曾經的被殖民、被侵略的名族現在卻祭拜侵略者,全世界也只有臺灣才會出現如此奇葩的景象。這已超出了宗教、信仰的范疇,甚至已不能簡單用愚昧來解釋,只能令人想起兩個字——可恥! 從供奉神靈變成供奉侵略者的保安堂 位于高雄市鳳凰區的保安堂建于1923年,原供奉的是廣澤尊王(又稱保安尊王、郭圣王、翹腳仔神)。廣澤尊王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一位神明,具有翹右腿、垂左腿的獨特形象。廣澤尊王生前是五代時期福建南安的一位牧童,蛻化成神,之后屢屢顯靈,成為當地的鄉土守護神,其信仰更從南安擴及整個閩南,又隨著移民遷徙而傳播到臺灣、香港、東南亞等地,頗具影響力。 【廣澤尊王像】 1923年,高雄一蘇姓人家為祭拜“地基主”而搭建竹寮奉祀“宗府”,并命名為“保安宮”,此為保安堂的前身。1940年有紅毛港漁民阿忠出海時撈到一腿骨,將之洗凈送到保安宮,之后阿忠出海都有好收獲,認為是被那根腿骨的主人保佑,遂捐錢并募款將竹寮加以修建,并奉那腿骨的主人為“郭府”,保安堂便以廣澤尊王為祭拜對象。 【臺灣高雄紅毛港保安堂】 1944年,日軍38號驅逐艦由高雄出發參戰,遭美軍兩枚魚雷擊中,機艙瞬間爆炸145名官兵全數陣亡。 1946年,據傳紅毛港漁民在海上撈獲一顆頭顱,帶回保安堂供奉。之后傳說該頭顱托夢,又有原先不會日語的乩童用日語交代頭顱的來歷,是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本第38號軍艦艦長,并指示制造該軍艦與艦上官兵模型供奉。要漁民奉他為“海府神尊”,早晚播放日本軍歌。 1990年8月,臺灣一幫人造訪琉球參拜日本海軍戰歿者慰靈塔,證實日本海軍震洋隊第38號軍艦的確在太平洋戰爭中被擊沉,全艦官兵陣亡。 1991年,按照“海府神尊”托夢指示,這些人請哈瑪星船匠黃秀世,打造縮小版的軍艦,并按要求上面的士兵器具等物都必須確實復刻與“38號軍艦”一致以祭拜。 2013年12月29日,保安堂舉行了謝土安座大典,時任高雄市長陳菊親自出席并發表“臺日融合”講話。 【時任高雄市長陳菊出席儀式并講話視頻截圖】 【日本“友臺”人士出席儀式視頻截圖】 至此,原供奉的廣澤尊王亦改為海府神尊并封為“海府大元帥”。廟宇裝飾完全模仿日本風格,里面的祭祀物品也都是日本的。 【保安堂里供奉的日軍艦長】 【保安堂供奉的日軍戰艦】 所謂的信徒每三年一次到日本東京靖國神社進香,為軍國主義招魂。該廟的巫師已經和綠營獨派深度綁定,保安堂從一開始單純的民間宗教場所變成了“臺獨”親日勢力的宣傳基地。 皇民洗腦已成為“臺獨”重要手段 臺灣媒體,特別是綠媒在報道保安堂的情況時,都會以“臺日融合”作為正面報道,而且稱保安堂為“全臺唯一供奉日本軍艦”的廟宇。 【臺灣媒體報道的標題截圖】 其實在臺灣像這樣祭拜日本人的場所還有許多。如在臺南市的“鎮安堂飛虎將軍廟”,該廟宇供奉的是二戰時期時任日本海軍兵曹長、飛行員杉浦茂峰。他在1944年空戰中被美軍戰機擊落后跳傘身亡。 【鎮安堂供奉的杉浦茂峰】 再比如在屏東的“枋寮東龍宮”,里面供奉的是日本海軍少將田中綱常。 【枋寮東龍宮供奉的日本海軍少將田中常剛】 田中綱常不僅是日本海軍少將,還曾擔任過臺北縣知事,管轄臺北市、新竹市、宜蘭縣及基隆市。并曾策劃了屠殺臺灣民眾的“牡丹社事件”。 再比如在宜蘭的“日本土地廟”,祭拜的是日本殖民時期的宜蘭日籍警察小林三五郎。臺媒將一個殖民者描繪成一個無所不能的“友善”神仙。 【宜蘭小林福德土地廟】 上述這樣祭拜日本人的廟宇在臺灣還可以找出不少。幾乎所有這樣的廟宇都有一個說法,就是所謂的“有神靈托夢”要求建廟祭拜。至于如有人問到類似“田中綱常參與策劃屠殺臺灣民眾”的問題時,他們就會回答“要看到他們對臺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云云。 臺灣被日本殖民了50年,1945年日本戰敗后,臺灣才回到中國,到目前已有70多年,為何如今在臺灣還有這么多認賊作父的現象沒有改變? 比較一下韓國,同樣被日本殖民,甚至期間還有過“日韓合并”,可在韓國不僅沒有像臺灣這樣哈日,而且一提到日本殖民朝鮮民族,韓國國民幾乎都會反映出一股義憤填膺的憤怒態度,反日情緒濃厚。為何?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不打算詳細分析,只想舉一個例子或許能解釋:當韓國人看到一個日本殖民時代留下的建筑物時,韓國人反應的是“這里浸透了多少韓國人的鮮血!”而同樣的事情,某些臺灣民眾的反應是“多謝日本為臺灣留下了這么好的建筑”。 【韓國民眾這樣的反日景象在臺灣很難見到】 日本殖民臺灣時,一直將臺灣民眾當做三等甚至下等人看待,從未將臺灣人真正視作“日本公民”。如日本人可以隨時進入、移居臺灣,而一般臺灣人卻不能移居日本;臺灣人沒有選舉權;臺灣人沒有與日本人一樣的免費初等教育待遇等等。日本的“皇民化運動”除了更方便奴役臺灣民眾外,在戰爭爆發后,倒是起到了強迫臺灣人上戰場為日本軍國主義賣命的作用。 【殖民時期在臺灣進行的“皇民化運動”】 日本殖民臺灣期間,制定的專門用于鎮壓臺灣民眾的《匪徒刑罰令》,其中明確“土匪”就是指的“臺灣義民軍”以及所有抗日的臺灣組織和民眾。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殖民期間鎮壓屠殺臺灣民眾的人數多達60余萬人! 【臺媒“臺灣內社”刊登的圖片資料】 日本殖民時期奴役臺灣人,直到今天日本也看不起臺灣人。 臺灣所謂的“臺灣民政府”在其官網宣稱:“1945年4月1日本天皇宣布臺灣地區實施明治憲法,讓臺灣人擁有參戰權和參政權,從那時起,......臺灣已經變成日本天皇領土,日本天皇不只有管轄權 (殖民地) 也開始擁有臺灣主權。”可日本政府自始至終都不對“臺灣民政府”有任何形式上的回應。僅憑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臺灣分裂分子是多么犯賤! 【“臺灣民政府”在日本靖國神社為侵略者招魂】 這些年,在民進黨的蠱惑下,在臺灣媚日教科書的洗腦下,在“臺獨”勢力的煽動下,在“一中各表”的糊弄下,臺灣社會的“臺獨”分裂意識與日本皇民意識已緊緊相連。不少臺灣民眾的腦海里已慢慢沒有了中華民族的概念。長此以往,中華民族情節將在臺灣社會消失,中國人的概念將從臺灣民眾身份認知中消失,中國在臺灣民眾意識里將成為“外國”! 臺灣島內暴露出來的媚日、下賤丑態再次提醒我們,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已時不我待,統一的步伐已越來越近!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蘭斌強”)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