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一篇文章:《華為被封殺,任正非首發聲:20年的悲壯慘烈,你永遠想象不到》,展現了華為的一些塵封往事,也交代了“華為備胎轉正”的始末。
這篇文章引起不小反響,大家紛紛給華為點贊,稱頌華為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偉大”一詞,隱忍的任正非肯定不贊同,然而,說華為是一家格局夠大的公司,應該不會有爭議。
這種格局之大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不占民眾便宜
不占對手便宜
不占員工便宜
1
不占民眾便宜
知乎作者花半樓,系華為員工,5月17日他發的一個帖子,悄然被頂到“華為事件”榜首。
帖子很短,意思也很簡單:
華為員工收到一份通知,要求大家不要在社交媒體上賣慘,靠民族主義來博取同情,只需做好產品。
原帖如下:
此貼引來不少爭議,甚至真實性遭受質疑。
然而,今天上午任正非回答記者問題時,印證了這個說法。
很多人看完后可能會不解:難道華為不領民眾的愛國情?這不等于失去一次絕好的營銷機會?
然而這就是華為大格局之處。
雖然知道利用民眾情緒,可以短期獲利,但卻不屑如此。
因為華為知道,依靠民族熱情去賣慘,這條路走不遠,反而會被綁架,當熱情退卻時,不但反受其害,還失去了自我進化的機會。
正所謂“靠人如上九重天”,外部因素都是靠不住的,仰仗民族熱情和依靠美國芯片,其實是一回事,都是在把命運交給他人主宰,一旦遭遇“黑天鵝”,便再難翻身。
歸根結底,你有多強大,只取決于你自身的能力,別人賜予你的,都會被瞬間拿走。
華為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才會這么牛氣沖天,告訴顧客:
就事論事,我的產品好,你才來買,我不想用民族情緒綁架你。
2
不占對手便宜
講華為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很久之前的事。
華為進軍歐洲市場時,把產品價格定得很高。
有記者采訪任正非,說按照華為的能力,可以把價格壓的很低,迅速搶占歐洲市場份額,為什么不這樣做?
任正非回答,不希望占太多份額,因為也要讓競爭對手生存。畢竟,把別人整死不是目的,這樣自己也活不久。
第二件事是近期的事。
華為跟中興一直是對手,手機市場的競爭,通訊設備的競爭,從國內到國外,從來沒停過。
但是2018年,中興被美國封殺和制裁后,任正非卻下了一條指令,要求法務部和中興全面和解,在知識產權上與中興有關的訴訟全部取消。
任正非還寫了一封信告誡員工:
“不要趁火打劫,不要落井下石,不許在這個時候,去挖中興的墻角,搶對方的客戶。”
看到這兩件事,你是否有點驚訝?
我們的慣性思維告訴我們,要把敵人往死里整,哪有關鍵時刻放對方一馬的道理?
然而,華為卻像一位大俠,告訴對手,你先療傷,好了咱們接著打。
如此高風亮節,足以彰顯華為的大格局。
然而,這不僅僅是一種情節,更是一種智慧。
中國古代軍事中有個成語:“圍師必闕”。
是指,軍隊圍城時,會故意留個城門,給城里的士兵逃亡。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如果把對方逼向絕境,沒有活路,困獸猶斗,就算取得勝利,也自損不少。
何況,就算你有能力把對手斬草除根,一定還會跳出新的對手,照樣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所以,與其把精力耗在與對手撕逼,不如卯足勁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優,此時顧客自會用腳投票。
你可能會說,對手主動來撕,難道不去應戰?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跑步,你領先一點,別人就總想超過你。
但是,當你一騎絕塵,領先很多,別人自然就放棄了。
古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話沒錯,你優秀,對手自然妒忌你,想搞掉你。
但還有句古話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當你望塵莫及時,對方反而開始崇拜你。
正如通訊行業各個企業,哪個不是把華為當標桿呢?哪個還敢和華為叫板?
因為華為領先太多了,對手都已經失去了追趕的欲望。
正如社會學家羅伯特·卡倫所說:
避免戰爭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強大到令對手絕望。
3
不占員工便宜
2017年10月,上海軌道交通俱樂部出現了一枚求助帖:
“我要上班的地方在浦東新金橋路東方萬國中心,聽說以前是新陸火葬場,想問下浦東工作的同仁要緊嘛?”
一位網友神回復:旁邊就是華為的,上班如上墳,加班晚的很,樓主不會是最后一個下班的,怕啥?
這是個真事,你如果有華為的朋友,就知道他們有多“慘”。
我大學同學大奇,一畢業就到了華為,天天忙得像條狗,無休止的加班開會,做產品方案......
那時,校友組織了一個球隊,經常出來踢踢球,喝喝酒。
大奇酷愛踢球,卻很少到場,因為太忙,總抽不開身。
有一次,他終于來了,而且還晚到了,他拿著手機就要上場。
我連忙叫住他:“干嘛呢?哪有拿著手機踢球的?”
他說:“不行啊,一會兒要開電話會議......”
果然沒一會兒,他的手機響了,于是他一邊開會,一邊踢球......
沒親眼見過,真不敢相信還有這種操作。
后來和他聊天,說:這么累,值嗎?
他沒有回答,只是告訴我他去年的收入,聽完后,我都替他回答了:
“真特么太值了......”
華為員工的苦逼有目共睹,但是他們的高收入也是眾所周知。
講一個比較老的數據,2016年華為員工平均年薪達到63萬,月薪是6萬左右,你可能會說兩級分化的問題。
即便如此,媒體曾曝光華為在南京高校招聘的合同。
你知道一名應屆生年薪多少嗎?
曝光合同顯示:28.8萬。
請問你有何感想?
給你這么多錢,你還不絞盡腦汁把活干好?
就像任正非說的:
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了。
你看,這個老任,好歹是個創始人,不談理想,總談錢,多俗啊。
可是良叔就喜歡這份俗氣,俗的夠真實啊。
最起碼,他不占員工便宜,你干的多,拿的也多,大家是公平交易。
不像有些企業老板,動不動就和你談理想情懷,讓你一同去拯救人類。
你稍微醒目一點,不愿被洗腦,他就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愿吃苦了......
拜托,你錢給夠了,你看年輕人能不能吃苦。
對于現在年輕人,吃苦不是問題,問題是這苦值不值;也不是人家都不能吃苦了,而是人家不那么好騙了而已。
人力資源專家管宏有一句話說的很好:
“如果老板一直只跟你談理想,不跟你談錢,那你可以把他炒了,因為他跨越了你的生存需求。
面包還沒有呢,談詩和遠方有何意義?”
4
說到最后
現在很多企業,都想基業長青,成為百年老店。
然而,如此宏偉的目標能不能實現,取決于格局有多大。
你不用標榜自己的出身,煽動民眾的情緒,也不用請一堆明星站臺,彰顯自己的品牌,只需老老實實把產品做好即可;
你也不用對標競爭對手,不用勞心勞肺的和對手撕逼,只需把服務做好,讓顧客成為你的擁躉即可;
你更不用拿一些華而不實的500強排位來壯膽,不用拿一個地標建筑來彰顯實力,只需讓員工真正安居樂業,勞有所值即可。
不占民眾便宜、不占對手便宜、不占員工便宜,這三點難嗎?
看起來不難,但是對于一個大企業,在短期利益和長期格局的矛盾下,想實現,卻非常不易。
然而,華為做到了,它是中國企業的標桿,更是中國企業的希望。
但即使這樣的企業 ,任正非還是覺得不夠偉大,他一直說:磨難是一筆財富,我們沒有經過磨難,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
此次美國算是成全了任正非的愿望,他的那句名言想必也會應驗:
從泥沼里爬出來的才是圣人,燒不死的鳥才是鳳凰。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解密華為“備胎”海思:名義是二級部門實際地位很高,一季度營收17億美元大漲41%
2019-05-26魏旭 | 美國圍剿華為再度說明,“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邏輯必須倒過來!
2019-05-2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