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上任的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來是一對好基友。在他剛剛當選英國首相的時候,特朗普就迅速發推特,祝賀鮑里斯,并稱贊“他會很棒”。
鮑里斯也毫不掩飾自己親美派的立場,而且其作風也和特朗普很像,被稱為“英國版特朗普”。
然而,就如同塑料姐妹情一般,政治上的“兄弟情深”也是表面甜蜜實則暗藏殺機。
這不,鮑里斯剛亮相國際舞臺就對美國連開兩炮:1.在比爾里茨 G7 峰會上勸說特朗普為全球貿易緊張形勢降溫;2.英國央行總裁馬克·卡尼炮轟美元體系,直言“世界依賴美元的體系不可持續,需要基于多種全球貨幣的新型國際貨幣體系來取而代之。”
為啥鮑里斯上臺就和特朗普對著干,并且同一時刻央行的總裁就對美元捅刀子?
因為國際政治舞臺就是這么現實,國家利益、統治集團利益面前什么“兄弟情深”都要靠邊站。
比起鮑里斯對特朗普的“善意提醒”,央行總裁的發言可謂刀刀見骨,直擊美國的軟肋——美元霸權。
他的原話是這樣的:美國僅占全球貿易的10%和全球GDP的15%,但美元卻仍占全球貿易結算的一半以及全球證券發行的三分之二。因此,即使全球經濟正在重新調整秩序,美元卻仍然保持與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時一樣重要。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增加了流動性陷阱的風險,使許多國家面臨美國經濟波動帶來的破壞性溢出效應。
這一段話可是直接撕開了美元霸權的真面目——美元就是美國洗劫全球財富的工具,在當下,應該有所調整了。意思更明白一點,那就是英國意識到美元霸權的不合理性以及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威脅。
話說,這是英國人腦袋終于開竅,才說了這番“真知灼見”嗎?要知道,當年的大英帝國也是金融霸權的行家里手啊,當華盛頓還是一個地主老農的時候,倫敦的金融家們就在歐洲大發戰爭財了。
所以,英國作為一個老牌金融帝國和國際戰略的高手,號稱“攪屎棍”界的扛把子,絕不是今時今日才幡然醒悟,說這番話的目的是要準備跳船自保了。
英國脫歐,倫敦的金融家們正在尋求“B計劃”
眼下最令英國人頭疼的問題就是脫歐了。自從卡梅倫前首相玩脫歐公投玩脫了以后,留下的一個爛攤子扔給了特里莎•梅。結果“梅姨”沒hold住,也被脫歐整得哭著下臺了。然后,這位非典型貴族鮑里斯接過了“梅姨”的大棒,繼續進行艱巨而又詭異的脫歐談判。
此可謂政治達人一時爽,英倫三島要分家。
這可不是說著玩的,因為圍繞著脫歐問題,英國社會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裂,一旦脫歐不順利,那個曾經“日不落”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就真的要亡國了!
由于與倫敦意見相左,蘇格蘭地區一直想留在歐盟內部,享受這個歐洲統一大市場帶來的福利。于是,蘇格蘭地區發起了獨立公投運動,作為政治妥協的條件,倫敦也被迫同意了這個公投。
一旦蘇格蘭真的獨立出去,那么北愛爾蘭地區也會要求獨立甚至并入愛爾蘭共和國。那么,這世上就沒有所謂的“聯合王國”,只剩下英格蘭了。
國家分裂對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打擊是顯而易見的,而現實層面的打擊就是對于經濟的破壞性作用,其威力不亞于2008年的金融海嘯。
所以,現在倫敦的金融家們更關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倫敦作為世界頂級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恐將不保。如果英國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金融服務業,那么對于英國經濟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根據英國國會下議院公布的官方數據,2016年金融和保險服務行業為英國經濟貢獻了1242億英鎊的總增加值,占全行業總增加值的7.2%。51%的總增加值在倫敦產生。該經濟部門還為英國提供了100多萬個工作崗位。
在沒有強大制造業支撐的情況下,現在的歐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僅存的高利潤行業就屬金融服務業了。但是,按照歐盟官員的說法,一旦英國強行脫歐,那將失去其在歐盟的“金融護照”權利。
也就是說,英國將失去一塊巨大的金融市場蛋糕。由于歷史原因以及英國政府的金融開放政策,才會讓全球那么多的頂級公司落戶倫敦,從而培養起世界一流的金融服務業。
英國脫歐甚至發生國家分裂之后,由于相關經濟活動的萎縮,將會導致倫敦作為國際貨幣交易、金融交易與服務的樞紐作用大打折扣——倫敦正在失去自己最重要的金融客戶!
據統計,自從2016年英國政府宣布脫歐之后,已經有十家大型銀行和投資銀行共同從英國轉移了8000億英鎊的資產——相當于該國銀行資產的10%。
隨著脫歐的舉步維艱和英國政治局勢的持續混亂,大量的跨國公司計劃從倫敦遷移到其它歐洲國家的金融城市。
如果英國人死抱著過去的英鎊和美元的基本盤,根本拼不過歐元和紐約國際金融中心,下場只能是死路一條。
所以,倫敦的金融家們必須為最壞的結果做打算了。而作為“B計劃”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尋找替代大客戶,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被他們納入了視野。
對于中國來說,需要一個管理經驗豐富,相對成熟、安全、可靠的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其海外拓展的落腳點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而倫敦作為老牌的世界頂級的國際金融中心,其戰略眼光長遠而又獨到。
他們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成為歐元區的領導者,也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國際地位,現在只能借力打力,借助新興的人民幣的崛起,讓日薄西山的英國可以再重現一下“帝國的余暉”,捍衛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全球去美元化運動風起云涌,英國想要報一箭之仇?
由于中國經濟和人民幣的強大競爭力,美元正在節節敗退。同時,天下苦美元久矣,各國為了避免遭到美國金融霸權的打壓、制裁和洗劫,都在拼命尋找替代方案。
表現亮眼的人民幣,無疑成為人們眼中的香餑餑。
目前,全球去美元化運動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戰略舉措:
1.大舉運回儲存在美國的黃金并從市場上增購黃金,應對可能的爆發的新金融海嘯的沖擊。俄羅斯、德國、中國、瑞士等國都在大舉囤積黃金,世界各大央行正在瘋狂增儲黃金,根據摩根大通預測,全球央行黃金儲備還將繼續增長,2018年各國央行增持約350噸黃金的黃金儲備,2019年可能再增持300噸。
在過去的兩年中,美元儲備在各個國家的占比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一,而黃金儲備的比例則上升了三分之一。
用美元外匯兌換硬通貨黃金,說明美元過去不可替代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美元的可靠性、安全性等遭到質疑。
2.多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首次納入歐盟外匯儲備貨幣之一。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全球數十個國家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2018年6月,非洲14國央行及非洲開發銀行代表討論將用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甚至津巴布韋和安哥拉等國承認人民幣為法定貨幣;早在2017年,歐洲央行宣布已經將價值五億歐元的外匯儲備從美元轉成了人民幣;全球目前已經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把人民幣納入了外匯儲備。
多國看好人民幣,說明人民幣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也反映出美元已經越來越不得人心,美元的基本盤遭到蠶食。
3.多國研發繞過美元體系的國際結算支付系統。作為國際結算支付體系的SWIFT成為美國的戰略工具,俄羅斯、伊朗、朝鮮、委內瑞拉等國深受其害。美國越頻繁使用這一類的金融工具打擊競爭對手,就越逼迫對手研發出替代方案取而代之。
2012年4月12日,中國開始建設屬于自己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2015年10月8日正式啟動,目前運行良好,幫助不少企業和國家解決了國際貿易結算的問題。
現在,受到美國單獨制裁伊朗的影響,由歐盟牽頭,德國、法國、英國已經與伊朗建立并投入運營了新興的結算機制——INSTEX。歐洲人也開始擺脫對SWIFT的依賴,獨立建設了自己掌控的歐元跨境支付系統。
與此同時,金磚國家也開始商討、研發屬于自己的國際結算支付體系。
從人民幣、歐元和金磚國家的舉動來看,世界都在極力擺脫對美元的依賴,規避美元體系帶來的金融風險。
可以這么說,全球如火如荼的去美元化運動讓英國人看到了危機,也看到了新的商機。
是死抱著美元體系不放,還是擁抱新世界,在新的國際金融秩序當中分一杯羹?英國央行總裁馬克·卡尼的這番話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
而且,對于英國人來說,美元霸權一直是心中永遠的痛啊。想當年,大英帝國風光無限的時候,英鎊就是全球硬通貨,全世界對英鎊的信仰就是黃金的等值商品。
可是,當美國在1894年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之后,就開始計劃把英鎊拉下神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元“犯罪未遂”,但是讓英鎊和黃金脫鉤,打擊了世界對英鎊的信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趁著英國元氣大傷,無力應對美元的沖擊,被迫承認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也臨門一腳,推動殖民地國家的獨立運動,徹底瓦解了英國最后的防線——帝國特惠制,讓英鎊永世不得翻身。
從此,美元正式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這個仇恨,英國人可沒有完全忘記啊。
面對當下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美國最鐵桿的盟友英國在去美元化運動中,,上前補了一刀,是在向人民幣納投名狀嗎?
這個只有倫敦的金融家們自己心里清楚了。我們能看到的是,2018年9月26日,倫敦金融城與中國人民銀行歐洲代表處聯合發布了《倫敦人民幣業務季報》。這份報告顯示,倫敦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民離岸外匯交易中心。
看來,英國已經在人民幣國際化“護衛隊”的路上越走越歡快了。畢竟,中國才是未來,美國世紀遲早落下帷幕,已經嘗到甜頭的倫敦金融家們怎么會開歷史倒車呢?
沒想到啊,如今宣布美元死刑的竟然是自己的“好兄弟”,估計美國的內心必然是崩潰的。可是,中國有句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美元受到大家今天這般嫌棄,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生動寫照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血飲:怎么看?特朗普要對3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稅,美聯儲降息攪動全球金融市場!
2019-08-03“餓死三千萬”原來是蔣經國出資100萬美元炮制而成的,你還當它是個寶,腦殘才信!
2019-07-1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