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7日),一條新聞在微博引起軒然大波,這條新聞內容是“武漢向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醫護人員發5000元慰問金”。
該新聞這樣寫道:
“2月17日,武漢。為加大對一線醫務工作者的關愛,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武漢市委組織部要求,今天各地各單位對醫務工作者的家庭信息,特別是需要照料老人及子女的特殊情況進行摸底。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家庭,發放慰問金3000元。對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家庭,發放慰問金5000元。”
許多有影響的媒體和公共社交平臺都發表了這條新聞,社交平臺微博還建立了專項話題,可見影響是多么的大。
【社交公眾平臺截圖】
不畏犧牲,冒著“槍林彈雨”沖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當他們真的獻出生命后,處在疫情中心的武漢市政府竟然只“發5000元慰問金”?這條新聞立即在網上炸了鍋,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其中有許多的聲討。
那么,為何這條新聞會引起熱議?媒體的報道有何不妥?為何在大眾眼里會產生現在的效果?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一、慰問金的性質與新聞來源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慰問金的概念,它只是政府或企業對某個特殊對象進行的經濟補償和獎勵。對于當前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政府給予他們一定數額的慰問金是正常的,也是必須的。但這絕非是對因感染而去世的一線醫護人員的全部補償。
那么,為何有人會將這筆慰問金與一線被感染的醫護人員的價值相掛鉤呢?因為上述媒體在報道這條新聞時,其內容先是說的一線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去世,然后再強調“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家庭,發放慰問金3000元。對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家庭,發放慰問金5000元。”而沒有本應該起碼在前面加上“除了正常的補償政策外”這樣的詞語。這樣有的人自然而然就被帶到了“奮戰在抗擊一線的醫護人員只值5000元”的概念。
實際上,政府對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去世有諸多的補償的,除了正常性的喪葬費外,還有專門針對這次疫情的特別補償,稍微查看一下政府網站就很容易得到答案,如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傷死亡補助金、職業意外保險、各層級慰問金、企業各種抗疫基金等等,這里不必展示具體數額。只舉一個例子,李文亮去世后,武漢市政府以工傷標準,給他的家屬發放死亡補助金是78.502萬元,葬喪費是3.6834萬元。兩項合計為82.1854萬元。
很清楚,即使武漢市政府給抗擊疫情一線的被感染或去世的醫護人員發3000——5000元的慰問金,也是在上面基礎上另加的一筆慰問金,體現了政府對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更多的關愛,而絕非輕視醫護人員。可被某些媒體現在這樣的報道,就變成了“抗擊疫情一線醫生只值5000元”,這不得不說是某些媒體的報道起到了帶風向的效果。
其次,武漢市政府5000元慰問金的信息究竟來自何處?是否真實?上述媒體在報道時有兩個詭異的現象值得關注,一是報道內容是以“武漢市委組織部”的口氣發出的,而不是武漢市政府;二是,這條新聞附上的視頻是昨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衛建委副主任曾益新公布醫護人員感染和去世數據的畫面,并無任何關于武漢市政府向被感染的醫護人員發慰問金的情況,也與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發布會沒有任何關系。
筆者登錄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官方網站,查閱了近一周以來的相關內容,甚至還登錄了武漢市委組織部的官方網站,卻皆找不到政府“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家庭,發放慰問金3000元。對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家庭,發放慰問金5000元。”的公告、規定、新聞。這就奇怪了,上述媒體的這條新聞究竟來自何方?
其實,中央政府、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近來確實對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制定了好幾條保護、獎勵、補償政策。
中央政府:17日,央視報道,國家退伍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妥善做好因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符合烈士評定(批準)條件的人員,應評定(批準)為烈士。
【央視報道的截圖】
湖北省政府:昨天和今天,湖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以及省組織部、省人社廳連發兩條獎勵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規定——《關于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實行人事人才傾斜政策措施的通知》(鄂人社發〔2020〕3號)和《關于進一步激勵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若干措施》(“硬十條”)
【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網相關標題的截圖】
武漢市政府:17日,武漢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對疫情防控一線醫衛人員關愛支持工作的通知》,從解決后顧之憂、落實相關補助補貼、健全意外傷害保障、推進輪休和調整機制、推薦宣傳先進典型、持續關注加大支持等方面,為戰疫一線醫衛人員提供支持和保障。
【武漢市人民政府官方微博相關標題的截圖】
上面這些就是三級政府部門對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醫護人員的關愛和獎勵措施,這才是最權威的。可在這些文件中,并沒有看到所謂的“3000-5000元慰問金”的具體條款。只是在武漢市的政府發布的《關于做好對疫情防控一線醫衛人員關愛支持工作的通知》中,有這樣一條:
“要不折不扣落實好已出臺的一系列臨時性補助政策,對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以及從事診斷、治療、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病例標本采集和病原檢測等工作的相關人員,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補助,對參加疫情防控的其他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補助;為抗疫一線醫衛人員辦理抗疫期間人身意外傷害險、重大疾病險;對因工作履職感染新冠肺炎的,認定為工傷,依法落實賠付政策、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對因公犧牲的人員,做好親屬優撫工作,并建立長期幫扶慰問制度;建立抗疫一線醫衛人員輪休和調整制度,避免長期超負荷工作。”
某些媒體是否以這個依據推算的?
政府制定一系列專門為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措施很全面,包括技術職稱的評定、專業崗位的晉升、各種類型的保險、被感染后的工傷認定、犧牲后的補償、撫恤等都予以了政策傾斜和獎勵。這一切正是體現了政府關愛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而某些媒體詭異的報道,起了相反的作用,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
二、帶風向危害性很大
也許有的人認為,上述那些媒體的報道并無不對,它們只是說武漢市政府向一線的醫護人員發慰問金,并沒有否認其它的補償,有何過錯?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某些媒體的報道僅從文字上似乎沒有問題,可當它將特許的詞語和人員掛上鉤,把不該漏的漏掉,再突出一些具體的數據信息,還附上一段央視根本無關的視頻,這樣就起到了兩個作用,一是顯示它的新聞有權威性,是真實的;二是即使被人質疑甚至揭穿真相,他們也會說,出發點是好的。至于有人看到他們這些新聞后被帶偏了而產生不良情緒,他們也可以推得一干二凈,認為是有的人自己智商有問題。
就如同謠言往往不會單純全是假的一樣,謠言其中一定會有一些真實的內容,然而他試圖展現的核心內容一定是假的。因此,當人們看到謠言時,很容易被其真實的部分蒙蔽了而假的部分也成了真的。
這里舉一個例子,15日,一個經常遭到質疑的微博發表一條消息,稱武漢市武昌醫院一位護士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了,呼吁“記住她們的名字,不能讓她默默地走”。微博中附上一張圖強調這位護士是在春節初二給患者打針時被感染的,而且她打針時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為“防護基本裸奔”。這條微博文瞬間轉發量達到4萬余條,引發網上熱議。
【造謠者微博截圖】
這條信息中,護士被感染去世是真的,然而“防護基本裸奔”卻是假的。當看到這條新聞時,人們意識上的聚焦點一定會引導在“防護基本裸奔”上,自然會發問“為何防護裸奔”?接著就會得出“一定是官方的責任”的判斷結果。再加上造謠者的呼吁,自然而然就產生出對官方的不滿而積極響應。于是,有的人就在該條微博下留言喊出“醫護人員罷工”。武漢市武昌醫院看到這條新聞,立即發微博進行澄清,表示這名去世的護士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嚴格按照要求做好防護工作,揭穿了“防護基本裸奔”的謠言,也引發了網民對造謠者的憤怒。造謠者趕緊刪除了這條微博。但這時的影響已經產生。看看,這才是造謠者的目的!用心何其毒也!
【武漢市武昌醫院官方微博辟謠截圖】
有的媒體報道帶風向也是如此,本文上面揭露的現象就是如此。
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特別是當下這場疫情已影響到每個國民,疫情勢頭還未遏制住,形勢依然嚴峻的時刻,作為媒體和媒體人,特別是影響大的媒體,一方面有責任幫助政府、監督政府完善、實施一些列抗擊疫情的政策、措施,實事求是指出抗擊疫情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有義務要積極宣傳、報道那些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志愿者、公務員、老百姓身上發生的感人事跡,為戰勝疫情鼓勁,加油,激發大眾對戰勝疫情的信心。如果一心只想著博眼球,搶新聞,甚至帶風向,是很危險的,只會遭到大眾的唾棄!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明察明言”)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