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月10日,包括江夏中醫方艙醫院在內的16所方艙全部關閉之際,《經濟參考報》對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做了一篇重要專訪(點擊查看原文)。這篇帶有總結性的重磅問答,戳到了中醫人的6個痛點,讀完令人五味雜陳。我們要為這篇專訪直面問題點贊,為張伯禮院士為代表的中醫人點贊。
1、“開始的時候,相關部門對中醫藥認識程度不夠”
這是張伯禮院士的總結性回答。
本號從疫情一開始,就密切關注著中醫藥在湖北的應用問題,已發表過多篇強力呼吁的文章。2月2日見到湖北紅頭文件,要求給全部中輕度患者服用中藥,我們曾為之興奮了一陣。誰知一份新的紅頭文件如晴天霹靂,打碎了關心這一話題的人們的白日夢:湖北省中醫藥參與治療率仍僅為30.2%,而同期全國是87%。
人們想不通,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張院士對此給了一個結論性的回答:相關部門對中醫藥認識程度不夠。只是有一點還讓人不解:前有17年前非典中醫立功的事實,現有同期外省抗擊新冠肺炎中醫立功的實踐,湖北為何還“認識不夠”呢?
這些年全國普遍排斥中醫,只是湖北尤甚罷了。其原因,和中醫利潤太少關系最大。
2、“說到中藥注射劑,前些年對它的質疑反對聲音不小”
《經濟參考報》記者這樣陳述到。
不說別的,只需要在公眾號搜索“中藥注射劑”幾個字,排第一的竟然是“中藥注射劑應該完全禁用”這個備選清單。對中藥注射劑的全盤否定有多厲害,你就知道了。
應該怎么看這個問題?張伯禮院士指出:對于臨床多年實踐有效且經過安全評價的中藥注射劑,應該予以推廣使用,它們是關鍵時刻能救命的,不應一概而論。目前市場上有三分之一的中藥注射劑應該果斷淘汰,這些年對中藥注射劑的質疑也主要源于它們。這個事情已經拖了十幾年了,真是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
由于中草藥價格太低,一些不法商人就盯上了中藥注射劑。通過官商勾結、醫療行賄來攫取暴利。這種丑惡的現象不光是中醫藥的問題,也是西醫藥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市場機制出現的問題,怎么能讓中藥注射劑來背黑鍋?這不是雙重標準嗎?
魚龍混雜的確應該清理門戶。不過,如果因為有不法之徒的混入,就要一棍子打死所有哪怕安全有效的中藥注射劑,那就是另一個性質的問題,也就是利益的問題。
3、“從去年開始,限制西醫開具中成藥處方的政策出臺實施”
《經濟參考報》記者的這個提問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從2019年開始,就已出臺限制西醫開具中成藥處方的政策。
張伯禮院士指出:這次抗擊疫情中,據當地臨床醫生反映,武漢地區使用中藥比例低的一個原因,就是西醫不能開中藥處方。本來2019年出臺上述政策的目的,是促進西醫學習中醫,結果沒有很好實現。
穩坐交椅多年的人會頤指氣使地說:現在怎么還有“西醫學中醫”一說?你忘了劉維忠廳長被罵的事情嗎?2008年,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認為中醫考職稱的時候,必須考一大堆西醫,為了公平,西醫考職稱的時候,也考一點中醫,一百分占20分。因此網上就有人說劉維忠是王八蛋,敢和全國700萬西醫叫板。
西學中不是什么新鮮事,毛澤東主席就是第一個力排眾議推行西學中的領導人,影響深遠。2008年,為紀念毛澤東主席關于西醫學習中醫重要批示發表50周年,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還親自參加紀念大會并發表講話。
反對西學中的根本不愿意承認,以系統生物學為代表的新一代生命科學,正在逐漸主動向中醫靠近。西醫藥在不少外國人的眼里快走到盡頭了,主要有幾個問題已令世人警覺,首先是發現病癥后需要大量的檢查,費用高昂,開刀更是天價;其次是許多疾病一旦發生,便面臨終身吃藥的痛苦,有的藥物還會很快產生耐藥性;再次是西藥作為化學合成物,會有各種未知的毒副作用。
西學中,不應該嗎?是開歷史倒車嗎?
4、“近些年來,中成藥新藥品種已很難獲批”
《經濟參考報》記者就是這樣直白得可愛地說了一句。
中成藥新藥品種已很難獲批,這已是中醫人多年心中的痛。相比化學藥品,這些年獲批的中成藥實在少得可以忽略不計。
與中國相反,日韓抓住契機,大力發展中成藥、中藥提取液等產品,目前已占領世界中藥市場的80%,賺得盆滿缽滿。微信上有“日本漢方遍地開花,10年后我們向日本人學中醫”,這類文章的擔憂絕非危言聳聽。
日本東京銀座購物街上,眾多大超市的店鋪外面都掛著一塊醒目牌子,上面一個斗大的“藥”字,這是日本藥店。大多數藥店里處方藥占店面的1/5,近3/5都是漢方藥、保健品,買藥時有種回到了祖國大陸的感覺。在德國,有三分之一的西藥房銷售中藥,500多家西醫醫院設有中醫門診部。
我們不重視中醫藥、不批準中成藥,能否睜開眼睛看看外面?有些政策脫離中醫藥特點和實踐,完全按照西醫藥的標準來審批中醫藥,這種削足適履的做法,是對中醫藥的嚴重摧殘。
5、“應將中醫藥納入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之中”
張伯禮院士的這句呼吁,也正說明了中醫一直被排斥在國家主力公共衛生體系之外。將中醫藥納入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之中,必須給中醫明確的地位,真正做到中西醫并重、中西藥并用,這是張院士的呼吁。
非典當中,中醫藥一戰成名。國家本應以此為契機,反思80年代以來邊緣化中醫藥的做法,迅速把中醫藥納入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救治體系。然而非典過后,中醫總體依舊靠邊站,只是到了這次疫情爆發,又才有“將中醫藥納入公共突發事件救治體系”的政策呼聲。時至今日還得如此呼吁,說明這些年政策的制定實在太忽略中醫了。
這次疫情,對全國衛生系統的人是一次活生生的現場教學。相比西藥的“特效藥”、疫苗以及老藥新用的嚴重滯后性,中醫藥應對突發傳染病具有反應迅速、可防可治、高度有效、后遺癥少、價格便宜等諸多優點。
再忘記這一點,就絕不是認識問題,而是純粹的利益問題了。
6、“對于社會上有組織的中醫黑,要進行嚴格管理”
張伯禮院士這句話也是廣大中醫人的心聲。
通過張院士講出來,份量很重,也說明問題的嚴重性。此外,前不久廣東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龐醫生錄制視頻,特別是那句“中醫從來沒有贏過任何一場網絡罵戰,但從未輸過民族大義”說到了中醫人的心坎,因此被廣為傳播。
疫情爆發以來,各大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中醫藥的治療效果,中醫黑們沮喪透頂。他們成群結隊的在各大媒體上叫罵,無非就是像留聲機一樣不厭其煩重復他們的老調,挖苦什么“忘了雙黃連了”,說什么“90%喝白開水也能好,中醫不要來搶功勞”了,說什么“中藥不做雙盲隨機實驗就是耍流氓”了,不一而足。
中醫黑的多數是認識問題。對這類人,辦法是擺事實、講道理,團結為主。只要他們是心懷公正的人,在鐵的事實面前,相信會轉變看法。這次疫情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還有一小撮人則不然,他們是醫藥集團、敵對勢力派來的爪牙,是職業打手,不是認識問題,而是利益問題。
對付他們的辦法,尤其是為首的一批人物,需要黨和政府的鐵腕手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