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任命總統科學顧問及其他科學職位。
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即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主任,也是總統的科學顧問,通常簡稱總統科學顧問)的任命歷來被看作政府與科學界關系的晴雨表。
小布什政府在近一年之后才任命其總統科學顧問,奧馬巴則在競選時期就提出了其總統科學顧問的人選,特朗普時期則是創紀錄地在18個月以后才任命總統科學顧問,而拜登則在就職之前提出總統科學顧問的人選(自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于1976年成立以來,只有4位總統科學顧問在總統就職前提名)。
拜登在宣布其科學團隊提名時說:“科學永遠是本屆政府的前沿,這些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將確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科學、事實和真相。”
這標志著美國政府與科學界的關系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拜登提名遺傳學家埃里克·蘭德(Eric Lander)擔任總統科學顧問和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主任,并稱把OSTP提高到內閣級別。
如果蘭德獲得美國參議院的批準,他將成為拜登內閣的一員,這將是歷史上OSTP主任這個職位第一次成為內閣成員。
蘭德是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布羅德研究所董事會主席兼創所所長。他曾是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關鍵領導人之一,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合辦的布羅德研究所的董事會主席和創所主任。
2009年至2017年,蘭德聯合擔任奧巴馬政府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的聯合主席。任職期間,蘭德與奧巴馬的科學顧問約翰·霍爾德倫(John Holdren)密切合作,并與時任副總統拜登有過很好的互動。
在蘭德任職期間主持的PCAST報告中,有一些涉及大流行病、疫苗接種、能源和氣候變化的內容。如果提名獲準,蘭德將成為管理OSTP的第一位生物學家。
蘭德的提名得到美國科學界的廣泛歡迎。霍爾德倫稱蘭德是“一名科學博學多才者” “在許多學科都有廣博的知識”。
在政策方面也是如此,霍爾德倫談到蘭德在向總統報告PCAST時所扮演的角色時說,“他非常擅長解釋復雜的科學問題”。
“埃里克的指紋印在了PCAST在奧巴馬領導下發布的39份報告的每一份上,”霍爾德倫補充說,并指出其中6份報告涉及了以前的流行病和公共衛生危機。
霍爾德倫指出,拜登參加了幾次簡報會,稱這位前副總統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專家”。他預測“埃里克是一個極好的選擇,他將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顧問”。
一些著名科學界領導人物都對蘭德的提名表示熱烈歡迎。與蘭德一起擔任PCAST聯合主席、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前主任Harold Varmus和美國科學基金會(NSF)前主任 Rita Colwell 都對這一任命發表熱情的感言。
拜登還宣布了一些其他受人尊敬的科學家擔任他的政府的關鍵職位。
包括: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教授Alondra Neslon為OSTP負責科學與社會的副主任,她的研究領域是科學、政策和不平等;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師、諾貝爾獎獲得者Frances Arnold和MIT地球物理學家 、國家科學委員會(NSB,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董事會)主席Maria Zuber為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的聯合主席;柯林斯(Francis S Collins)為NIH主任;Kei Koizumi為OSTP辦公室主任,他曾在奧巴馬政府OSTP任職;Narda Jones為OSTP法律事務主任,她曾長期為參議院委員會民主黨方面當任顧問。
值得注意的是,科林斯再一次被提名擔當NIH的主任。他曾于2009年8月由奧巴馬總統提名為NIH第16任主任,并獲得參議院確認。特朗普總統繼續任命科林斯擔任NIH主任。
科林斯曾成功領導人類基因組計劃,在1993-2008年擔任NIH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這次又領導NIH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科林斯的繼任是為了保持領導抗疫的連續性,也表明美國科學家超越黨派中立性一面。
之前,拜登已經成立了一個獨立的高級別團隊,領導全國應對COVID-19大流行疫情。并且,成立了一個團隊,以推動他的氣候議程。
那么,OSTP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蘭德和他的辦公室將負責哪些部分?在哪些科學問題上發揮帶頭作用?這些還有待觀察。
拜登給他的科學顧問寫了一封信,像1945年羅斯福總統給萬尼瓦爾·布什寫信那樣
除了選擇蘭德,拜登還給他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援引1944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寫給萬尼瓦爾·布什的信。
這封信引出了一份深遠影響美國科學政策的報告——《科學:無止境的前沿》,塑造了戰后75年美國科技政策的發展。
拜登詢問蘭德和他的團隊關于5個問題的未來科學技術對策:如何應對公共衛生威脅、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保持世界領先國家的創新、用科學來改善社會公平以及保持美國科學事業長期健康的發展。
這一仿效顯示了拜登政府在發展科學技術方面的雄心。
拜登給蘭德的信全文如下:
埃里克·蘭德博士
主席兼創始所長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布羅德研究所
親愛的蘭德博士:
1944年,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給他的科學顧問萬尼瓦爾·布什博士寫了一封信,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在二戰后的幾十年里,如何最好地應用科學和技術來造福國家的健康、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布什博士以一份題為《科學——無盡的前沿》(Science - the Endless Frontier)的報告做出了回應。這份報告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成立奠定了基礎,并確定了美國未來75年科學發現的進程。
隨后的那些年里,美國在人類歷史上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科學進步。但四分之三世紀(譯注:指1945年《科學:無止境的邊疆》)發表75年)后,我們的生活面貌已經改變。技術和產業有起有落,數字領域的出現重新定義了我們創新、交流和體驗世界的方式。而發現本身的本質也發生了飛躍式的變化——上至天體之高遠和微觀之復雜精妙,這在不久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為此,我認為,我們必須更新和振興我們的國家科學和技術戰略,以使在下一個75年使我們走上強有力的道路,使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居住在一個更健康、更安全、更公正、更和平和繁榮的世界。這一努力需要我們匯聚學術界、醫學界、產業界和政府部門最聰明的人才——打破常常限制我們的視野和進步的障礙,并優先考慮美國人民的需求、利益、恐懼和愿望。
羅斯福總統曾要求布什博士考慮四個具體問題。今天,我要問你和你的同事五個問題。我希望你們廣泛地和透明地與美國社會多元化的科學領導一起工作,尋求更廣泛的美國公眾參與,向我們的政府提出建議:在總體策略、具體行動和新的組織結構方面,聯邦政府應采取哪些措施,以確保我們的國家為美國人民可以繼續利用的全部科學技術的全部威力。
1. 我們能從或者應該從這場大流行傳染病中學到什么,以解決與我們的公共衛生有關的最廣泛的需求?
即使在我們還在迫切地努力戰勝冠狀病毒疫情之際,我們也必須從這一時刻汲取經驗教訓,努力應對我們看到的挑戰、不平等和機遇,以便更好地為未來做好準備。
我們如何才能顯著提高我們迅速應對病原體威脅的能力,包括正在流行的疫情、潛在的生物武器和抗生素耐藥性?我們如何才能極大地加快開發和實施治療其他類型疾病(如癌癥)的臨床試驗的速度?我們如何才能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實現健康信息的快速共享,從而建立一個更智能、更有效的醫療保健系統?我們如何利用遠程醫療改善所有美國人的健康?
2. 科學和技術的突破如何創造強有力的新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市場驅動的變化、啟動經濟增長、改善健康、增加就業,特別是在落后的社區?
氣候變化是一種存在性的威脅,需要采取勇敢而緊迫的行動。但同時,解決這個問題的必要性也給我們一個非同尋常的機會,在我們的基礎設施方面進行開創性的投資,提高美國的彈性,促進環境正義,創造新的尖端行業和數以百萬計的高收入工作,推進美國下一個世代的領導地位。
要在2050年前實現我們的凈零碳排放承諾,就需要部署美國制造的現有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清潔能源技術;利用創新的解決方案來捕獲和儲存碳;鼓勵美國的技術創新,開發新的零碳排放技術,重塑市場。這一努力將鞏固我們未來的經濟,在全國各地的社區創造持續的高薪就業機會,并重申美國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領導地位。
美國在利用聯邦政府的研究、采購和政策幫助推動關鍵產業發展方面有著悠久的、成功的、跨黨派的歷史——例如,我們率先并領導了半導體產業。我們如何更新這一模式,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安全、更繁榮和可持續的未來,同時為子孫后代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
3. 美國如何才能確保自己成為未來的技術和產業方面世界領導地位?當這些技術和產業對我們的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特別是在與中國競爭時?
從人工智能到合成生物學,新技術正在以越來越快的周期出現,有望改變我們的生活。每一項措施都帶來一系列截然不同的承諾和挑戰——每一項措施都有能力對創造就業機會、公平和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投資,盡其所能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使美國的科學技術地位黯然失色。我們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在決定未來經濟的領域中與競爭對手保持同步的能力。
美國的正確戰略必然與我們競爭對手的戰略不同,但也可能與我們自己過去的戰略不同。什么是正確的國家投資水平,什么是能夠迅速推動關鍵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國家戰略的支柱?需要什么樣的結構、基礎設施和政策來加速從研究實驗室到發展項目再到市場的道路?我們如何加強和擴大學術界、產業界和政府之間的聯系?這在歷史上一直是推動技術進步和保護國家安全的關鍵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確保技術進步創造而不是減少高質量的就業機會?
4. 我們如何才能保證科學技術的成果在美國全國和所有美國人之間得到充分分享?
科學技術帶來的好處在種族、性別、經濟和地理上的分布仍然不均勻。我們怎樣才能確保所有背景的美國人都參與到科學技術的創造和回報中去呢?我們如何才能確保科技中心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推動每個美國人家鄉的經濟發展?我們如何才能確保醫學的進步有益于所有美國人的健康,包括大幅減少種族和社會經濟健康差距?
5. 我們如何確保我國科學技術的長期健康發展?
美國的科學和技術之所以繁榮,是因為它有豐富的人口、政策和制度構成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必須得到培育和更新,才能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我們如何解決對學術研究實驗室的重視,并促進聯邦研究支持的創新模式?我們如何重新想象和改造STEM教育,增強教師的能力,并部署技術來提高教育體驗?我們如何才能確保美國繼續吸引全世界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
我相信,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有助于我們國家在未來的歲月里走上一條新的道路——一條尊嚴與尊重、繁榮與安全、進步與共同目標的道路。當然,這些都是大問題,但沒有美國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大。我期待著收到你們的建議,并與你們、你們的團隊以及更廣泛的科學界合作,將這些建議轉化為解決方案,減輕美國人民的日常負擔,創造新的就業和機會,并恢復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領導地位。
真誠的,
小約瑟夫·R·拜登
拜登這封信預示了美國政府與科學界的關系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也指明了未來美國科技政策的發展方向。
文章來源于科學之思 ,作者樊春良 編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