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北山浮生:日本排放核廢水,資本主義的騷操作把全人類拖下水
點擊:  作者:北山浮生    來源:北山浮生  發布時間:2021-04-15 09:56:16

 

今年是福島核電站事故十周年。

 

在這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日本不是深刻總結經驗教訓,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而是終于決定放棄治療,要將核廢水直接排向大海了。

 

 

日本政府413日早上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

 

消息一出,舉世嘩然!

 

周邊國家紛紛譴責日本政府不負責任的行徑。詭異的是,一向喜歡標榜人權、環保的西方媒體紛紛表示沉默,美國居然公然站出來,給日本這種反人類,反地球的行為撐腰。

 

 

首先是國務卿布林肯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對日本“所作努力”表示感謝。

 

感謝什么?以后大家可以享受輻射之照耀?

 

更正式的表態來自美國國務院官網。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的新聞聲明稱:

 

“美國知悉,日本政府評估了與目前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現場的處理水的管理有關的幾個選項。在這種獨特的具有挑戰性的情況下,日本權衡了各個選項和影響,一直對自己的決定保持透明,似乎采取了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的做法。我們期待日本政府在密切注視這種做法的有效性過程中,繼續保持協調溝通。”

 

 

如果說美國這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似乎也不太對。由于太平洋洋流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除了太平洋里的魚,美國應該是最先受到福島核廢水影響的國家。根據德國人的模擬,大概排放核廢水一周之后,美國西海岸的居民就可以和這些核廢水親密接觸了。

 

 

這是日美聯手,打算批量制造變種人“X戰警”嗎?在福島受污染區域,已經陸續發現變異的動植物,以后可以期待美國西海岸變種人真人秀的上演。

 

 

中國反而是整個太平洋沿岸受影響較小的國家。除了洋流方向之外,第一島鏈也是一道天然屏障。但是全世界水體畢竟是相通的,通過洋流和大氣水循環,最終污染會撒遍全世界。

 

正可謂“環球同此涼熱”!

 

 

福島核事故嚴重性被國際原子能機構被定為七級,也就是最嚴重的那一類,歷史上7級核事故有且僅有兩次,分別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和福島核事故。跟地震一樣,核事故等級是對數坐標,7級要比6級嚴重十倍。

 

人們事后總結,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后,有三個原因導致了災難的擴大,這都和蘇聯政府體制有關,這三個原因分別是:蘇聯的官僚體系忽視問題的嚴重性;事故發生后沒有及時通知鄰國和公眾;以及處理手段落后。

 

這場災難發生后不到五年,蘇聯轟然倒塌,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兩者之間存在關聯。

 

今天的烏克蘭各種行為藝術,恨不得搞死自己也要找俄羅斯的麻煩,跟這場核災難也有莫大的關系。因為切爾諾貝利就在烏克蘭境內。

 

 

戈爾巴喬夫說:

 

“在我國社會和政府受到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巨大沖擊之后,國家的財政狀況使得情況變得更加復雜起來。”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可能成為5年之后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切爾諾貝利災難的確是一個歷史轉折點,其前后的兩個時代迥然不同。”

 

雖說作為蘇聯解體的第一責任人,戈老頭這么說有甩鍋的嫌疑,但是切爾諾貝利確實對蘇聯政府的財政、公信力產生了巨大傷害,以至于當中國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后,西方媒體紛紛宣布,這就是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刻"

 

如果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體現了蘇聯官僚輕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釀成了蘇聯解體,那么福島核事故簡直就體現了日本政府視本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為兒戲,在民主和人權的墳頭蹦迪,體現了資本主義最為墮落腐朽的一面。

 

既然切爾諾貝利導致蘇聯崩盤,福島理應也會引發某(些)大國崩盤,否則怎么能體現出七級核事故的威力呢!

 

所述崩盤的大國,除了日本,還包括第一個跳出來給日本撐腰的美國。

 

這事怎么跟美國扯上關系的呢?這就要從福島核廢水的來龍去脈說起了。

 

這是一場持續半個世紀的埋雷工程。

 

日本福島核電站6座反應爐中,有5座是Mark 1(中文:馬克1型反應堆)沸水式反應堆,該反應堆是美國GE(通用電氣)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研制,日本于20世紀70年代引進國內。

 

 

通用電氣馬克1型沸水反應堆

 

福島核廢水問題的根源,就來自GE出品的沸水式反應堆,以及背后一連串匪夷所思的騷操作。

 

核電站工作原理本質上仍然是蒸汽發電,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花式燒開水,用高溫蒸汽推動發電機運轉”。但是由于涉及到反應堆持續可控運行以及防輻射,需要各種安全措施,具體可以分為氣冷堆型核電站、輕水堆型核電站、重水堆型核電站、快中子增殖型核電站。

 

其中輕水堆型核電站就是用普通水(H2O)作為作中子慢化劑和冷卻劑。此種反應堆的體積小,造價低,技術也較容易掌握,也最容易創造商業價值,當今世界上85%以上的核電站均采用此種堆型。

 

顯而易見,商業公司投入資金研發核電站技術,最為青睞的就是輕水堆型,因為性價比高啊!

 

半個多世紀前,美國西屋電氣和通用電氣這一對電力行業的老冤家,圍繞著誰能設計出性價比更高的輕水堆型,展開了一場技術競賽。

 

 

這兩家老牌電力公司的百年宿怨,可以一直追溯到愛迪生與特斯拉的交直流大戰

 

最初人們認為,既作慢化劑又作冷卻劑的水,若在反應堆運行過程中沸騰,產生的氣泡可能會影響中子的行為,難以預測反應堆的臨界,并導致運行不穩定,甚至過熱。

 

為了避免高溫的水在反應堆中沸騰,美國西屋公司設計輕水反應堆時,不得不采用兩個回路,其中一回路的水流經反應堆,將堆內的熱量帶往蒸氣發生器,與通過蒸氣發生器的二回路中的水交換熱能,使二回路中的水加熱為高壓蒸氣,推動汽輪機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這就是所謂的“壓水堆”。

 

自然地,為了滿足耐受高溫高壓的要求,壓水堆方案對關鍵材料和重要設備帶來了不小挑戰,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給水泵、燃料元件包殼等的研制,在當時就遇到很大的困難,西屋電氣的壓水堆遲遲不能商業化。

 

 

壓水堆工作原理

 

有一個叫做塞繆爾·安特梅耶二世(Samuel Untermyer II)核科學家卻提出了一個相當出格的觀點:反應堆設計可以省略一個回路,不用保持高壓運行狀態,水在反應堆中加熱、沸騰,變成高溫蒸汽,直接推動汽輪發電機組工作。這種反應堆,機械設計將大大簡化,管道和泵的數量大大減少,而且干脆去掉了壓水堆中造價昂貴的蒸汽發生器和穩壓器,將來更適合商業用途。這就是“沸水堆”。

 

 

沸水堆工作原理

 

安特梅耶二世認為,沸水堆存在負反饋機制,能夠自適應調整反應速率,因此不需要穩定器,也不需要壓力控制,裸奔就好。

 

具體來說,水在反應堆中加熱沸騰產生氣泡后,作為慢化劑的水的數量(濃度)減少,中子的慢化效應降低,反應性將減小,功率也隨之降低;進而導致裂變速度變緩,水的溫度繼而降低,過一會兒水也就不再沸騰了。水不沸騰,不產生氣泡了,中子的慢化效應又增加了,反應性也將增加,水溫繼而升高,水再次沸騰。如此循環往復。

 

經過一番實驗驗證后,證實了安特梅耶二世的理論是可行的。通用電氣(GE)公司看到了沸水堆的潛在商機,大力推動沸水堆的商業化。19566月,作為示范性質的加利福尼亞州的瓦列西托斯(Vallecitos)沸水堆電廠開建,一年后即建成發電,一直運行到1963年,成為原子能委員會頒發動力反應堆許可證的第一座核電廠。

 

相比于壓水堆,由于系統簡單,以及更少的管道和焊縫等原因,理論上沸水堆發生管道破裂的幾率要低得多,發生嚴重事故導致堆芯熔化的幾率也要低得多。GE憑借沸水堆的價格優勢,在國際和國內核電市場競爭中斬獲頗豐,其中就包括日本福島核電站。根據GE的公開數據,美國現有23Mark 1沸水式反應爐,全球其他地區則有32座沸水式反應爐一直在運行。

 

沸水堆造價低的優勢毋庸置疑,但是付出的代價就是安全性存在隱患,而且這個隱患相當致命。否則全世界早就是沸水堆一統天下了。

 

前面說到沸水堆理論上還是挺安全的,但前提是保持正常運行,怕的就是碰到緊急情況需要停堆。

 

沸水堆控制棒從堆芯底部引入,在停堆過程中一旦喪失動力,就會停在中間某處,最終可能導致臨界事故發生。沸水堆遇緊急情況停堆,冷卻動力喪失時,燃料溫度增加,冷卻水逐漸氣化,回路壓力增加,必須進行釋壓處理,則會導致帶有放射性的氣體進入大氣。同時,還需要起用備用電源進行主動地注水冷卻,防止堆芯溫度過高燒穿容器。

 

GE的馬克1型反應爐還存在一個嚴重缺陷,燃料棒外殼為鋯合金,高溫情況下會與水發生反應生成大量氫氣,還會引發強烈爆炸。

 

西屋電氣的壓水堆從原理上避免了上述問題,當然造價也高不少。

 

當年愛迪生就是為了商業利益,投機取巧,進行不正當競爭的慣犯,愛迪生一手創立的GE,也把這個毛病一直保留下來。

 

等西屋電氣的壓水堆設計出來,GE再放棄沸水堆路線,重走壓水堆路線的話,就意味著永遠在核電領域落敗。為了商業利益,GE高層只能是一條道走到黑。

 

他們清楚地知道沸水堆的上述隱患,因此要求工程師在設計核電站時,設計了多組備用電源作為冗余備份。除了從電網取電,還設計了備用柴油發電機、備用電池。但是這些措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補丁而已,隱患仍然存在。

 

這就如同波音在面對空中客車在中型客機的激烈競爭時,倉促推出湊合改良的737-800MAX,波音高層明明知道引擎與機身設計不匹配,導致飛機容易出現仰角過度的嚴重隱患。他們不去解決這個根本問題,反而在飛控軟件商打補丁,妄圖掩蓋這個問題。結果釀成一連串嚴重空難。

 

 

波音737-800MAX空難

 

GE和波音,美國工業皇冠上的雙子明珠,幾十年來就是這么視人命如兒戲,瞎糊弄事的。

 

它們之所以這么做,一切根源在于,根本解決問題需要多花很多錢,商業上劃不來。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劣根性在作祟。

 

包括人命,環境,所有一切都被轉換成一定數量的金錢進行衡量,在冷冰冰的數字的理性權衡之下,最后就得到了一個殘酷的結果。

 

包括這次新冠疫情,美國、英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抗疫拉垮,就是因為在理性的經濟權衡下,人命不如經濟數字更重要,最終既沒保證經濟,又沒保住人命。

 

一場本來可以輕易控制住的疫情,結果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總崩盤的導火索。參見《疫情是面照妖鏡:國家到底是元老院的還是人民的?

 

資本主義世界,也不是人人都是良心被狗吃了。

 

曾擔任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工程師的布瑞·丹鮑(David Bridenbaugh)爆料稱:自己就是因為擔心反應爐安全設計問題,而在1976年離開GE

 

丹鮑回憶稱:“當時我不認為各家電力公司有重視這個問題。我覺得,在完成分析前,有一部分核電廠應該關閉,但GE和各家電力公司都不想這么做,我只好離開”。

 

GE雖然始終在極力掩蓋,但是紙包不住火。

 

20世紀80年代,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核反應堆法規辦公室主任哈羅德·丹頓(Harold Denton)曾公開斷言:一旦發生事故造成燃料棒過熱與熔毀后,馬克1型反應堆爆炸的幾率高達90%

 

面對國內強大的監管壓力,GE在八十年代對美國國內的馬克1型沸水堆進行安全性升級。別的問題解決不了,至少把燃料棒外殼換了吧,這玩意一旦出狀況就是炸彈啊!

 

但是,正如通用汽車召回針對不同國家區別對待一樣,GE并沒有對國外的馬克1型反應堆進行升級。特別是JJ都被美國攥著的日本,敢給美國粑粑臉色看?

 

福島核電站的所有者東京電力公司(“東電”),并不是不知道沸水堆隱患的存在,但仍然得過且過。

 

理由很簡單,還不是因為錢。

 

在算計利益這個問題上,資本家都是一個德行。

 

雖說在撈錢和枉顧安全方面,東電和GE是一丘之貉。但是跟東電這個爛貨一比,GE簡直如同純潔少女。

 

東京電力公司日本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民營核電商。在核能占全國電力供應份額超過1/3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核電廠供應了全國一半的核能發電量。

 

根據《財富》雜志數據,東電也是日本收入最高的電力公司。東電的財務報表顯示,200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達到了2844億日元。

 

這么高的利潤水平是怎么辦到的呢?其實也沒什么神奇的,就是需要花的維護成本統統省下來。但核電站不是自行車,自行車壞了換一輛就是了,核電站一出事可是會出大事。

 

東電內部也有跟上文那位GE工程師一樣的有良心的工程師,他們偷偷向政府進行舉報。

 

20007月和11月,原日本通產省資源能源廳收到了來自東京電力內部的兩起舉報。內容是自1987年至1995年,東京電力對其擁有的核電廠進行維修和檢查的過程中,曾發現了一些反應堆管道有裂痕和其他結構損壞的情況,但該公司未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向核安全管理當局報告,也未進行及時檢修。舉報還提出,在核安全管理當局規定的一些檢查項目中,該公司也存在隱瞞事實及提交虛假報告的問題。

 

日本通產省對舉報十分重視,成立了高級別的調查委員會,進行了為期兩年多的政府調查。

 

調查初期,東電仍試圖掩蓋事實真相,希望糊弄過去。

 

2002年初,作為東電的供應商GE也被迫協助調查。GE本來就知道馬克1型反應堆有隱患,全靠對設備進行良好維護避免隱患變成事故。GE一看東電這么多騷操作,膽子也忒肥了!連設備維護都在放飛自我,別到時候真出了事,被這個豬隊友拖累死,于是提供了不止兩起偽造事件的調查材料。

 

在鐵證面前,東電在當年8月終于承認,該公司與編造虛假檢查報告事件有關的事實,總數高達29起。

 

日本核與工業安全廳(NISA)經過調查確認,29起事件中16件是可能有問題的。調查結果公布之后,日本舉國嘩然,董事長、社長、副社長和兩名顧問等5名東電公司管理人員相繼辭職,以承擔對丑聞的責任。東電也關閉了所有17座反應堆以備徹底檢查。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機組由于未按要求進行安全殼密封試驗,而被要求強制關閉一年。

 

董事長和CEO都被迫辭職,又被迫停機造成巨大損失,這個教訓不可謂不慘重。你以為東電受到這么大教訓,該改邪歸正了吧?

 

燃鵝并沒有。

 

2006年,剛剛上任的經濟產業大臣的甘利明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求日本所有的核電公司徹查和披露過去曾發生的事故情況和誤操作行為。甘利明說:“這是把過去積攢的所有的膿都擠出來的過程,目的是打造全世界最安全、最可靠的日本核工業。”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東電被迫承認,從1977年至2007年間,該公司總計在199次核電站定期檢查中存在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行為。此外,東京電力公司還隱瞞了多次核電站事故。在1978年,也就是福島第一核電站剛建設不久,三號機組就曾發生嚴重事故。

 

這次排查相當于把東電翻了個底朝天,但是排查之后,東電依然我行我素,絲毫沒比以前進步多少。

 

原因在于,電力是個天然壟斷的行業。在缺乏競爭壓力的情況下,東電沒有任何動力提升自身,加強安全維護。只要維持不出事的底線,盡可能實現利潤最大化,才是一家私營公司的使命。

 

與此類似,美國私營電力公司很少維護升級設備,老化設備常常短路引發火災。美國加州這些年頻發森林大火,就與電力公司的騷操作有關。

 

 

比上述操作更騷的是,就在福島核事故之前不久,東電公司對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的分析報告認為,該機組已經服役40年,達到了設計壽命,出現了一系列老化的跡象。

 

但最后東電依然決定,第一核電站繼續延壽,為公司創造利潤再干二十年。

 

本來設計就有缺陷,維護又不上心,再加上超期服役,把能作得死差不多都作完了,也是沒誰了。

 

俗話說,“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四十多年一直在危險邊緣瘋狂試探的東電,終于在2011年的福島地震中,底褲被扒光光。

 

地震切斷了外網供電,海嘯又把備用的柴油發電機一波帶走,于是沸水堆處于無冷卻的完全裸奔狀態,GE和東電這么多年聯手埋下的雷,終于要爆炸了。

 

 

災難發生后,日本又搞了一連串迷之操作。

 

每每讓我以為這就是下限了,但是事實告訴我還是太天真。

 

為避免東電破產,日本政府雖然對東電采取了實質上的國有化,卻沒有在核事故處理上負起應有的國家職責,而是任由信用破產的東電繼續將福島核電站變成一個“信息黑洞”。

 

在選舉制度下,甩鍋是慣常操作,大不了鞠躬完事。誰也不想為這么大的事情背責任,鞠躬下跪花樣百出,但是日本從上到下瘋狂甩鍋。

 

承擔責任?那是不可能的。

 

 

本來福島也可以效仿切爾諾貝利,做個石棺把反應堆封住,避免污染物擴散。這個方案效果好是好,但是費錢啊。東電高層猶豫了。最開始可能還想把發電機組搶救回來,那可都是大把的錢啊!

 

雖說有切爾諾貝利的前車之鑒,核事故拖不得,但是東電還是照拖不誤。在拖延過程中,先是氫氣爆炸,最終核燃料燒穿反應爐,一發不可收拾。事故拖到這步田地,只能選擇直接灌入海水冷卻。

 

這倒是能暫時解決反應堆冷卻的問題,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與反應堆親密接觸產生了大量核廢水,怎么處理?

 

日本政府還在這里混淆一個概念,說世界其他核電站都排廢水啊,我們為啥單單盯著我們?但是正常運行的冷卻用水,與跟核燃料親密接觸過的核廢水,簡直就是“營養豐富”的毒雞湯啊,兩者能一樣么?

 

處理廢水的一個辦法是,在地上挖個大坑,用混凝土把廢水固定住。但是也被否了,因為工程太大,費錢。

 

日本政府最終用的對策是,把水裝到桶里堆地上。輻射同位素都是有半周期的,只要放足夠長的時間,衰減差不多了也無害了。但問題是,廢水是以每天140噸速度增長,到4月份已經裝了125萬噸。才過了十年,距離日本準備的所有大桶的總容積137萬噸,沒剩多少了。

 

 

途中密密麻麻的白色圓點就是廢水桶

 

既然放不下了,日本就只好亂丟垃圾,把水倒海里,讓全世界都來分享一下毒雞湯的酸爽。

 

難道說福島周圍的地面都已經被廢水桶堆滿了嗎?

 

其實并沒有。由于輻射的緣故,福島周圍居民幾乎都遷走了,周圍有的是荒地這些地也花不了幾個錢,繼續堆個一百年也不成問題。

 

說白了,就是日本政府不想再繼續為處理福島核事故買單。東電為了能把這事糊弄過去,選擇了“最小代價”的方法。

 

當然,這個代價是金錢方面的。

 

也許從一開始,用桶裝廢水就是一個權宜之計。

 

2020年本來是要舉辦東京奧運會的,總不能這邊開著奧運會,那邊排著核廢水吧?說什么也得拖到2020年奧運會之后。

 

2012年在申奧會場,奧組委官員提出對福島核電站污染的擔心,很少用英語和外國人交談的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破天荒地說了一句英語:

 

Let me assure youthe situation is under control.”(“我向你們保證,情況盡在掌握之中。”)

 

 

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多次在演說中說:“核電站就是一個沒有設計廁所的高層建筑。”日本政府早就知道,這就是個沒完沒了的麻煩,與其被一直拖著,不如及時止損。

 

估計當時就計劃好了,等奧運會開完了,該咋排咋排。

 

結果沒想到,新冠疫情爆發了。日本死撐著拖了一年。現在這種情況下,東京奧運會開不開也就那么回事了,鐵定是血虧,外國游客什么的更不可能了。于是日本干脆破罐子破摔,趕緊排水止損。

 

與此同步展開的是全民洗腦。《東京新聞》413日報道,日本復興廳將福島核廢水中難以過濾的放射性核素氚“吉祥物化”,目標是“為氚創造親近感”,并宣傳核廢水的安全性。

 

復興廳官員解釋道,將氚“吉祥物化”表現的理由是“創造親近感,希望(給氚)創造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中間的感覺。”

 

宣傳材料中,氚以綠色小人的吉祥物形象出現,遍布人體內、自來水管道和生物界。復興廳避重就輕地只介紹氚元素的性質,而不提核廢水一旦排放會造成的其他污染。

 

傳單稱,氚在雨水、海水、飲用水和人體中大量存在,還強調“無須擔心氚對于健康的影響”。配圖為一男子飲水后,氚隨著人體一并排出。宣傳單還用小字宣告,雖然放射線會損傷細胞,但細胞有修復機能,所以不用緊張。

 

 

既然無法防止污染,就說污染無害。

 

這波操作也是有前科的。早在福島事故后不久,日本本土檢測輻射量總是超標。于是日本政府大幅提高了檢測閾值,這樣不就超標了。這跟美國人控制不住民間毒品泛濫的趨勢,干脆讓大麻合法化,操作都是一樣風騷。

 

這跟默念 “神功護體,刀槍不入”有何區別?

 

要知道,氚只是所有輻射元素中影響最輕微的,還有問題更嚴重的同位素碘、銫、鍶、碳14,影響將達數千年之久。

 

 

只要把大家都拉下水,就相當于我自己沒遭災。這腦回路真是清奇。

 

當年蘇聯只是發生事故后沒有即時通知鄰國,因為覺得這事不重要。在搞明白事故的嚴重性后,還是很有大國擔當,獨自承擔了處理事故的巨大代價。反觀日本,處理事故從頭算計到尾,最后居然干脆撂挑子不干了,連跟周邊國家商量一下的動作都沒有,完全單方面地決定傾倒核污水,嚴重違背了國際法的最基本的原則。

 

如果說當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反映了蘇聯的體制問題,福島核事故把每個問題都變本加厲地重演了一遍。更把資本主義的貪婪無恥墮落暴露無遺。

 

看來在我們有生之年,又要目睹大國解體了。

 

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

 

(全文完)

 

來源:北山浮生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