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徐吉軍:真正的問題不全是阿里,核心是美國和資本?。?/div>
點擊:  作者:徐吉軍    來源:鼎新觀點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04-15 09:04:23

 

2021410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反壟斷法》相關規定,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阿里巴巴集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19年中國境內銷售額4557.12億元4%的罰款,計182.28億元。

 

本次處罰的理由是阿里巴巴在中國境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自2015年以來,對平臺內商家提出“二選一”要求,以維持、增強自身市場力量,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

 

對于本次處罰,阿里巴巴的態度絕佳: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這種態度的轉變,與此前云中馬的囂張桀驁完全不同,說明阿里內部在遭到當頭棒喝后已經清醒過來。

 

罰款182.28億元,這種金額在國內市場執法中絕無僅有。但是這筆錢,對于阿里來說,根本不會傷筋動骨!

 

盡管這個數字非常驚人,但執法部分顯然已經照顧到了被罰企業的正常經營發展。

 

412日,阿里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表示,預計監管部門的反壟斷處罰不會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這就是巨頭的底蘊和實力!

 

講真,182億的罰款金額,漢唐君真的被驚著了!但是,阿里主席張勇的表態,更讓我震驚:阿里咋那么有錢呢!

 

 

1、反壟斷

 

全球范圍內來看,反壟斷力度最大的地區是歐盟。

 

原因在于,在世界范圍內有資格構成壟斷的企業,當然是美國企業為主。美國對本國企業當然盡量優待,而美國企業在歐盟面臨諸多競爭對手的挑戰,與在中國市場受到的特殊優待完全沒有可比性。

 

歐盟在進入21世紀后,就將反壟斷的目標鎖定為美國幾大互聯網IT企業。

 

微軟、英特爾、谷歌、臉書、推特,是歐盟反壟斷打擊的重點。一個原因是這些企業確實涉嫌利用壟斷地位綁架用戶,另一個原因是這些企業營業額和利潤都超大。

 

罰款當然要罰巨無霸企業,唯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獲得更多的罰款收入。

 

20176月,歐盟宣布互聯網巨頭谷歌存在違反歐盟競爭監管規定的行為,因此對谷歌罰款24.2億歐元(約合27億美元)。

 

20187月,歐盟對谷歌處以了43億歐元(49億美元) 的創紀錄罰款,并要求該公司改變在Android移動設備上安裝搜索和瀏覽App的方式。

 

20193月,歐盟宣布科技巨頭谷歌濫用其主導地位,迫使其AdSense業務的客戶簽署合同,為此谷歌被罰 14.9 億歐元。

 

 

Google之前,微軟和Intel才是反壟斷的焦點,兩家的市場壟斷問題組成了2000年的世紀壟斷大案,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微軟用Windows捆綁IE瀏覽器,排斥第三方的網景瀏覽器,然后又用office三件套霸占了辦公市場。

 

比爾·蓋茨在法庭上表現得相當狂妄,認為執法人員愚蠢無比。這種姿態,與云中馬如出一轍,結果直接觸怒了美國法院。

 

美國聯邦法院于2000年判決微軟壟斷事實成立,要強制拆分微軟公司。

 

比爾·蓋茨開始進行公關,通過中間人游說美國政府。游說果然見效,一個月后負責微軟案的法官托馬斯·杰克遜被爆出違反司法程序,然后被撤職了!

 

換了主審法官后,微軟與美國司法部簽訂了和解協議,最終向歐盟交了6.13億美元的罰款。

 

微軟案的過程,充分證明反壟斷案的處罰彈性非常大,可運作空間同樣很大。

 

谷歌等企業在歐盟的遭遇,基本上也證實了這一點,公關得當則處罰力度輕,公關不到位則處罰力度大。

 

歐盟針對美國大企業毫不客氣的反壟斷態度,值得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借鑒!

 

有些部門,根本看不到大企業大財團存在的問題,沉迷于針對普通老百姓進行各類處罰,執法格局實在太低。

 

最令人厭惡的就是各種莫名其妙的交通違章,超速、壓線、停車等行為,實在是不勝其煩。

 

現實中對比可以發現,很多地方為了實現超額罰款收入,最積極的工作內容就是在各個交通路口以及高速公路架設數不清的監控攝像頭。

 

能夠帶來罰款收入的事務,很多單位都搶著參與,而與錢不沾邊的民生事宜,很多人帶著能躲就躲的態度,缺乏應有的積極性。

 

人民群眾偶爾的行為不當,永遠不會動搖社會的根基。那些被罰款182億元依然不影響公司運營發展的巨無霸企業,才是各單位真正應該下力氣研究的對象。

 

 

2、資本的能量

 

云中馬作為中國首富,實力當然非凡。阿里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頭牌,當然具備呼風喚雨地動山搖的影響力!

 

阿里巴巴旗下覆蓋了超過5億的消費者,2017年為在線零售商提供約1405萬個工作機會。服裝和紡織品、日用品和家用電器是提供工作最多的三大零售商品。

 

據統計,阿里巴巴如今為國人提供了將近3000萬個工作崗位,假如阿里巴巴倒了,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導致3000萬個員工失業。

 

2017年,馬云稱,(現在如果)停了阿里,就等于停了3000多萬就業;停了螞蟻,可能金融就斷掉很多;停了我們,可能很多小企業就徹底麻煩大了。馬云底氣十足地表示:現在看來,停了這個,可以看那個,停了那個,都有很多的替代。但是我們現在看來,就沒有替代。”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本次針對阿里的罰款依然改變不了阿里壟斷的現狀。而且,阿里也缺乏主動改變壟斷現狀的愿望。

 

事實上是,罰款改變不了現狀!阿里都已經說了182億的罰款對公司沒什么影響。這從側面也顯示了阿里的資金實力。

 

以之前的反壟斷案件為例:2015年,中國發改委宣布對美國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收取過高專利許可費的壟斷行為作出處罰,高通被處以人民幣60.88億元罰款。高通拖到了最后一天才繳納罰款,而且高通專利收費模式還沒有改變,不合理的反向授權條件依然存在。

 

用眾多用戶關心的問題來說:阿里和淘寶能否允許在交易中使用微信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方式,這才是至關重要的核心問題!

 

在針對阿里進行罰款后,監管部門第三次約談螞蟻金服,措辭更加嚴厲,提出的問題依然沒有有效整改。

 

事實上,螞蟻金服的問題確實也難以整改,整改意味著重新來過,意味著此路不通!

 

國際跨國資本借助中國各大互聯網金融投資平臺,大規模進入中國,通過潛藏的資金關系和股東關系形成戰略同盟,滲透并控制了無數關鍵的金融企業、互聯網平臺、高科技企業、食用油企業等。

 

如今,跨國資本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產業鏈壟斷,隨時可以操控中國多種民生領域關鍵產品的價格。

 

近年,農產品市場頻繁出現“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蔥擊波”、“糖高宗”等現象。一系列農產品的價格非正常暴漲,反映了游資炒作的能量以及市場價格監管不力的現實。

 

這些事件基本可以視為資本控制產業鏈的演習,在演習的同時實現短期收割。

 

 

3、資本的目的

 

國際跨國資本的全球總指揮就是共濟會。美國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機器和戰爭機器,幫助國際跨國資本在全球實現擴張、吸血、掠奪。

 

今天的資本掠奪模式,本質上與19世紀的東印度公司并無差異。

 

有些人認為批判馬云、否定了馬云,世界就進入正確的運行軌道了。

 

這種思路,根本沒有看到螞蟻金服和阿里的本質問題。阿里和螞蟻金服的問題在于,控股股東根本不是中國企業!

 

阿里號稱是中國的互聯網平臺,已經成為承載國際跨國資本中國夢的最佳工具。

 

但是阿里的股權結構顯然受外資控制。截至201769日,軟銀集團持有阿里巴巴29.2%的股權,為阿里的第一大股東,雅虎持有阿里巴巴15%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馬云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權,為最大個人股東。

 

螞蟻金服境外股權高達57%,中國國有資本持股只有9.77%

 

 

借助10億中國用戶交易產生的隱私數據,螞蟻金服成為中國金融領域首屈一指的領軍企業。

 

國際跨國資本通過入股螞蟻金服,搭乘中國經濟騰飛的便車,牟取超額回報的同時,或許還可以繼續滲透中國其他領域。 

 

中國互聯網平臺企業在中國全面崛起,逐漸進入到國民經濟的所有領域。通過資本運作,阿里系已經成為不可動搖的商業帝國。

 

云中馬通過湖畔大學培養資本精英,號稱資本家的黃埔軍校。阿里陸續收購控制了幾十家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操控輿論。

 

從數不清的金融財富,到各行各業的企業精英,再加上同進同退的媒體矩陣,阿里和云中馬在中國的能量遠超過一般的封疆大吏。

 

原本在中國一言九鼎的大型央企,如今在阿里面前已經是缺乏競爭力的小弟。

 

我們一方面鼓吹市場經濟自由競爭,一方面對國企經營進行干預限制,最終培養出一個戰無不勝的資本主義怪胎。

 

許多年以來,膜拜西方的經濟學者一直鼓吹拆分中國國企,讓市場自由競爭。但是,拆分國企讓出來的市場,紛紛被國際跨國資本扶持的各種類型的企業迅速占領。

 

反對國企壟斷,是西方資本滲透,操縱出來的一場輿論鬧劇。很遺憾,在這種輿論攻勢下,我們的官方和民眾,都被有意誤導,國企污名化一度成為潮流。

 

可悲之處就在于,通過拆分國企或者改革國企,為其他經濟成分讓渡出來的市場,中國民營資本并沒有實力去搶占,反而是外資憑借強大的資金優勢提前布局實現崛起。

 

這種持續了很多年的國退外進的悲劇,最終實質性削弱了中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使外資在中國獲得了超出合理預期的投資回報。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西方經濟學培養的忠實信徒起到了極大地誤導作用。中國國營企業數量如果繼續壓縮,后果將不堪設想。

 

犧牲本國經濟利益和環境,成全外資外企在中國的野蠻生長,最終諸多經濟領域的龍頭企業都成了外企領先,民營企業生存日益艱難。

 

面對已經建立起強大優勢的國際跨國資本,中國民族資本普遍缺乏與之抗衡的實力。既然無法抗衡,那么只能選擇合作,所謂的合作很多時候就是投靠。

 

國營企業被妖魔化之后 ,不斷地裁撤、合并、壓縮,數量一減再減;民營企業獲得資本的能力弱于國營企業,在政策方面又難以獲得和外資企業一樣的特殊優待。

 

國際跨國資本進入中國,利用資金優勢(匯率優勢)和政策待遇的疊加效應,迅速發展建立起固有的優勢,最終在中國市場確立不可動搖的地位。

 

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4、三個關鍵問題

 

國際跨國資本通過各種復雜至極的金融運作,暗度陳倉進入中國攻城略地,目的絕不是為中國人民創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跨國資本進入中國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資本持續增值,利用中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取利益,迅速利用資本優勢實現野蠻生長,在特定領域建立不可動搖的壟斷地位。

 

資本在任何時期任何環境都追求永續贏利無限擴張,期待資本主動停止牟利根本不切實際。

 

資本的本質就是追逐利潤,不追求盈利的資本,還叫資本嗎?

 

在國際跨國資本發展的過程中,會有意利用掌控的資源,在理論層面進行誤導,在輿論層面施加影響,最終造成管理層制定政策時產生誤判。

 

建立起壟斷地位之后,國際跨國資本又通過幕后串聯,充分利用游戲規則,設計各種形式的協調合作機制,最終形成不可戰勝的資本同盟。

 

如果將國際跨國資本視為一個整體,那么資本進入中國的更深層目的就是要在中國坐地生根發展壯大并最終改變中國的國家屬性。

 

正因如此,阿里事件、螞蟻金服之類的問題,我們的輿論不能浮于表面的是非對錯之爭,更不應該繼續糾結于對云中馬的個人批判!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云中馬只是國際跨國資本在中國的代理人,我們真正的對手是國際跨國資本!

 

所有人都應該好好思考我們的社會現狀和面臨的危機,共同關注我們的未來。

 

決定未來中國人命運的關鍵問題有三個:

 

中國和美國國家競爭的結果,決定中國是主導世界還是被世界奴役;

資本在中國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是國家控制資本還是資本控制國家;

中國本土資本能否捍衛在中國的主導地位以及應對全球范圍內的資本競爭。

 

這才是關系到中國國家命運以及每個中國人生死攸關的根本問題。

 

作者:徐吉軍  來源:漢唐榮耀公眾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