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天津會談釋放出來信號令人感到鼓舞。中國改變了自己的外交策略,在具體問題上向美國主動提出清單。這是中國外交主動的表現。

7月26日上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在天津舉行會談。
26日下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天津會見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
2021年7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長在天津與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舉行會談。中國外交部長表示,中國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國的“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就是遏制打壓中國的“障眼法”。對抗遏制是本質,合作是權宜之計,競爭是話語陷阱,有求于中方時就要求合作;再有優勢的領域就脫鉤斷供封鎖制裁;為了遏制中國,不惜沖突對抗,只想解決美國方面關切的問題,只想得到美國方面想要的結果,單方面受益,既要壞事做絕,還想好處占盡,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這番講話可以載入中國外交史冊。長期以來,美國外交實際上就是建立在“以實力地位”為基礎的霸道外交。美國外交本質被中國外交部負責人公開揭露,這不能不令美國副國務卿感到尷尬。不僅如此,中國方面提出了兩份清單,一份是糾正錯誤清單,要求美國方面必須無條件撤銷對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家屬簽證限制,撤銷對中國領導人、官員、政府部門的制裁,取消對中國留學生簽證限制,停止打壓中國企業,停止滋擾中國留學生,停止打壓孔子學院,撤銷將中國新聞媒體登記為外國代理人或者外國使團,撤銷對中國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的引渡。重點個別案件清單,主要是針對中國部分留學生赴美簽證遭到拒絕,中國公民在美國遭受不公正待遇,美國不法分子滋擾沖撞我駐美使領館,美國國內仇視亞洲、反華情緒滋長,中國公民遭暴力襲擊等個案向美方表達嚴重關切,要求美方切實尊重、保護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合法權益。這可能是有史以來中國方面第一次向美國提出具體的要求。中美在處理外交事務方面的風格完全不同。美國通常是單刀直入,在一系列具體問題上,向中國提出要求。而中國出于維護中美關系大局,往往希望美國登高望遠,從戰略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拘泥于具體的案件。但是,現在看來,美國外交實用主義和極端保守主義使得中國越來越深切地意識到,如果希望美國正確看待中美關系發展的大局,在處理具體案件過程中實事求是,顯然無法促使美國糾正錯誤。正因為如此,中美談判中國風格發生實質性的改變。一方面,中國丟掉幻想,要求美國正視中國關心的問題,另一方面,針對美國的所謂問題清單,提出中國方面清單。這是中國外交談判策略的重大改變。首先,中美關系存在結構性矛盾,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擔心中國的發展會對美國構成威脅,因此,以“全政府”的力量,對中國實施制裁。如果中國抱有幻想,希望中美長期合作,那么就是典型的與虎謀皮。正因如此,中國有必要調整自己的外交策略,在具體問題上據理力爭,在關鍵問題上針鋒相對。只有在具體問題上,充分表達中國政府的關切,美國方面才會面對現實,并且采取措施解決中國提出的問題。可以這樣說,中國的外交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務虛走向務實。其次,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在與美國副國務卿會談過程中,具體說明中國方面的要求,有助于美國政府反思自己的錯誤,并且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正錯誤。眾所周知,美國國務院制定的各項政策,必須得到美國總統的批準。而美國總統老邁年高,在許多問題上顛三倒四,對于中國關心問題癥結所在,缺乏聚焦能力。中國外交部實際上是通過美國國務院,向美國總統提交了中國關切的問題清單。至于美國總統能否理解中國的具體關切,是否愿意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改正錯誤,那是美國總統自己的事情。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從中國外交部提交的清單來看,沒有超出美國總統的職權范圍,美國總統既不能以美國國會不允許而拒絕改正錯誤,同時也不能在中國提出的問題上拖延。中國外交部遞交的問題清單,都是非常具體而且具有迫切性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中美關系發展就會面臨巨大障礙。美國政府要想改善中美關系,就必須從具體問題入手,老老實實地回答中國提出的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糾正錯誤,為中美關系發展掃清障礙。第三,美國華盛頓的政治分裂顯而易見。美國民主黨政府在處理對外事務方面,必須首先考慮國內的政治斗爭。美國民主黨政府不是一個具有廣泛號召力的政府,也不是一個強勢政府。如果美國民主黨政府在處理中美關系問題上作出大轉彎,那么,美國民主黨政府在美國國內有可能會面臨巨大的壓力。正因為如此,從解決具體問題入手,既可以避免在美國國內引起政治風波,增加美國民主黨政府的壓力,同時又可以為中美關系的改善作出實質性的努力。中國外交部提交的有關問題清單,切中要害,而且切實可行。中美關系發展正處在關鍵時刻,如果美國民主黨政府不踩剎車,而是隨波逐流,那么,中美關系有失控的危險。美國既得利益集團一方面在惡化中美關系道路上狂飆突進,試圖以此向美國民主黨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希望從中國獲取實實在在的利益。過去美國對中國施加壓力,往往能夠獲得商業利益。但是現在看來,此路不通。中國絕對不會迫于美國的壓力,向美國輸送商業利益。如果美國民主黨政府不踩剎車,允許那些極右翼勢力在中美關系發展問題上繼續制造事端,那么,中美關系有可能會發生巨變。現在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已經到位。英國軍艦已經進入太平洋,亞太地區的局勢驟然緊張。美國一些政客公然要求英國軍艦進入中國領海。這是赤裸裸的軍事挑釁。目的就是要向美國民主黨政府施加壓力,與中國徹底攤牌。假如美國民主黨政府沒有意識到即刻到來的危險,或者試圖把美國國內的政治壓力轉嫁給中國,那么,美國民主黨政府有可能會提前垮臺。美國民主黨政府必須意識到,在國家利益面前,中國無路可退。如果允許美國國內的極右翼勢力繼續惡化中美關系,甚至挑起戰爭,那么,美國民主黨政府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第四,美國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促使美國民主黨政府必須著力解決中美關系問題。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美國民主黨政府的外交政策缺乏新意。美國無非是在對中國聯合抵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情況下,決定在中國的周邊地區尋釁滋事。美國一方面加強與越南等亞洲國家的經濟合作,改變對越南征收懲罰性關稅的貿易政策,強化與菲律賓的經貿合作,另一方面繼續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措施,企圖惡化中美貿易關系。過去中國一些領導人抱有幻想,認為中美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但是現在看來,美國民主黨政府乃至共和黨國會議員,把中美貿易關系看作是中美關系發展的主要障礙,認為中國對美國的巨額貿易順差是導致美國國內問題的癥結所在。雖然美國民主黨政府意識到,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有助于遏制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但是,美國民主黨政府不敢輕易改變美國共和黨政府對中國實施的貿易制裁措施,轉而試圖從越南等國增加進口,以便緩解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美國這樣做當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但是從整體而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完全取代中國,向美國出口大宗商品。美國要想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必須首先妥善解決中美貿易關系。如果在中美貿易關系問題上,繼續向中國施加壓力,而不是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關稅問題,那么,美國要想擺脫國內的經濟困境將會變得非常困難。事實上,中國外交部向美國提交的問題清單中,已經不包括貿易問題。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國讓美國意識到,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最終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由于中國的不可替代性,因此,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越多,美國利益損失也就越大。美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加征收懲罰性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的進口商和美國消費者實施制裁。正因為如此,中國外交部根本沒有必要把中美貿易關系列入中國關切的問題清單之中。中國希望美國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糾正錯誤,不要以“自裁”方式,惡化中美貿易關系。第五,中國提出建立新型大國關系,就是在聯合國憲章確立基本原則基礎之上,解決大國之間的分歧。中國絕不愿意和美國“共同治理”,因為這不符合聯合國憲章所確立的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中國也不愿意和美國建立所謂的統治集團,由少數國家決定國際秩序。中國希望美國意識到,中國愿意在現有的國際公約和國際秩序下,妥善處理分歧,中國不會挑戰美國的國家利益,但與此同時,希望美國不要制造事端,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中美關系的發展,有賴于中美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如果美國把中國視為戰略對手,或者視為假想敵,試圖將中國置于死地,那么,中國一定會絕地反擊。美國即將在太平洋西岸舉行大規模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政治示威和軍事挑釁意味明顯。對于美國即將到來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中國方面根本不屑一顧。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國聯合多國部隊在公海上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根本不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中國關心的是具體問題,而不是美國的虛張聲勢。中國外交部對美國以及美國的戰略盟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行動避而不談,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國軍事恫嚇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既然如此,讓美國勞師遠征,在太平洋地區盡情表演,中國將會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按照自己的節奏,妥善處理中國內政問題。
(作者系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喬新生”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