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愿觸碰,不愿斗爭,可能才是當前國家治理的最重要問題之一。
很多網友不禁感嘆,終于等來了......
此事件能有此結果,一定程度上是幸運的。但是另一方面,這也是極為悲哀的!
為什么悲哀???
因為這些年,我們一次次的看到相同的現象,每每遇到敏感事件、每每遇到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都只有極少數主流媒體敢于關注和報道。
只有等到官方正式表態之后,我們才會看到了一大堆的主流媒體跟進報道。而在此之前,絕大多數主流媒體都是沉默以對。
這一次如此挑戰人類底線的事情,被全世界恥笑的事情,我們的很多媒體都能沉默。
媒體本應成為社會監督的利器,媒體本應是除弊更新的戰場上的前鋒,媒體本應是堅持公平正義的旗幟!但是我們的媒體卻總是在大后方等待,等待著領導的指示,等待著領導的批準。主觀能動性極為有限。
在鎖鏈女事件中,就連本應為婦女發聲、本應以婦女權益為天職的《中國婦女報》,對此事也是一直默不作聲。直到江蘇省調查組出現,《中國婦女報》才發布了一則短評。
如此作為,就怪不得網友在下面評論: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什么主流媒體都不敢說話?不敢進行偉大斗爭呢?
針對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發出號召,“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但是在現實中,真正能把總書記的號召落實到社會實踐、真正喜歡“偉大斗爭”的又有多少主流媒體?
現實中不少媒體都是八股文的偉大斗爭,都是在口頭上、理論上、紙面上進行偉大斗爭!卻就是難以落入社會實踐。
當然,這不光是主流媒體的病。
在很多重大事件中,許多本應為群眾利益發聲和代言的社會組織,也出現了明顯的缺位。許多地方的婦聯、工會、紅會等社會組織就屬此類。
鎖鏈女事件,就表明了當地婦聯和基層組織的完全缺失。有的甚至不是缺失,而是亂作為。試想那兩個去解救采訪的小記者,去派出所報警,卻被拘留。
最近這些年,這些社會組織在一些地方似乎都成了擺設和花瓶,甚至成為一些關系戶的社交場所,成了安排自家子弟的場所。
這樣的婦聯、工會、紅會,當遇到重大問題時,不敢正面發聲、不敢為群眾代言也就難免了。
當然,這也不僅是婦聯、工會、紅會的問題,在我們的體制內部,這其實是一種普遍的存在。
譬如在菁英薈萃、青年人才聚集的高校,又有多少敢言的教師和學者,尤其是敢于戰斗的青年教師?
不可否認,在許多重大事件中,是有一些教師和學者勇敢的站出來的。而在這一次事件中,站出來的老師要比以往的很多事件都要多。因為這一次事件實在是太挑戰人倫底線了。
不過如果你統計的是以往多次事件中高校和老師的表現,如果你知道全中國的高校總數字、教師總數字,你就會感到,敢于站出來的教師和學者還是是太少了、太少了。數目極為龐大的教師和學者,數目龐大的人才隊伍,幾乎是被束縛住了。
我們來看一組數字,全國高校3000多所,市級以上黨校400多所。平均多少所高校才有一個偉大斗爭的人民教師和學者?
回顧一下當前的輿論場,我們仔細想想這個問題,10個高校里面,能不能選出一個比較活躍的、敢于為民請命的有點小名氣的青年人才?
作為受過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這樣的比例要求不算高吧?
在個別省級區域,能不能找出一個比較有名的喜歡偉大斗爭的網絡媒體人士?
全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文科,不包含理工科)教師44萬人。44萬人里面,又有多少人敢于進行偉大斗爭的?尤其在十八大前后一段時間,有多少人敢于站出來?
這么多的人才,卻沒有多少人敢于站出來,這不是人才建設的極大浪費嗎?
為什么活躍在當前網絡和輿論場中的人,絕大部分都是體制外人士,是草根、普通網友、普通老百姓?
為什么很多尖銳問題、很多真問題的提出、很多熱點事件的引爆,都是靠的體制外的人員?
是體制內人員的學識、見識不夠嗎?
非也!
絕對的非也!??!
據我所知,體制內很多人的學識、見識都是很高的。但是他們就是不敢說話,不敢做事,不敢進行斗爭。為什么?
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歡明哲保身?
無疑,這是我們的體制機制制約了青年人才的涌現。
這是極為重大的問題,是真正的真問題,但是就這個重大問題、真問題進行認真研究、認真討論的又有多少人?
再舉一例,這次新冠病毒期間,毫無疑問我們取得了偉大的成績,成功應對了病毒。不過同時也暴露了我們體制內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很多問題。
中央一再要求防Y政策不能一刀切,不能搞層層加碼、懶政怠政、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但是很多地方卻就是不聽。為什么?
長期以來,針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懶政怠政問題進行認真研究的人有多少?
早在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就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那么,在進行國家治理研究的學者中,有多少人在關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問題?
現實是,絕大部分學者和教師都不愿意觸碰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在學界并沒有得到認真的討論。
這種不愿觸碰,不愿斗爭,可能才是當前國家治理的最重要問題之一。
這也是我們的人才強國、人才體制機制建設的最重要問題之一。
就在十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年輕干部提出了深切的期望,“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中組部也為此發文《培養造就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以我的愚見,要培養一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必須首先從體制機制上解決體制內人才不敢說話、不敢做事、不敢斗爭的問題!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尹帥軍”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