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要收留烏克蘭美女,烏國內掀反華潮”,“中國人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留學生面臨人身威脅”,這幾天,你一定在國內社交媒體上看過上述流言。
實際上,這些流言大多來自于一個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名為“中國怎么了”(SupChina)的反華組織,利用在國內社交媒體上的一些小號,在中國企圖發動的認知戰。
誰是“中國怎么了”
“中國怎么了”的網頁顯示,在俄烏問題上,其有三大“戰略目標”:
炒作烏克蘭問題與臺灣問題的關系;炒作中國網民言論;炒作中國在烏克蘭的軟實力。
“中國怎么了”編輯JoeWebster在其所發布的文章中直言,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離間中國與俄羅斯、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系。
除了烏克蘭問題外,“中國怎么了”還直接與外國媒體勾連,新近發表的所謂“新冠病毒起源于武漢市場”的“新研究”,被華爾街日報引用。
“中國怎么了”還與之前被“補壹刀”揭露過的“臺獨”“港獨”文宣組“品蔥”直接聯動。
更露骨的是,2月25日,“中國怎么了”網站更是直接和美國駐華大使館高官柯有為(WilliamKlein)聯動,配合美國駐華使館及外宣機構的涉烏宣傳。
而那篇由“中國怎么了”炮制,企圖讓中國大多數網民背鍋的烏克蘭美女惡俗內容相關文章,在推特上多數由“港獨”賬號傳播操作。
“補壹刀”通過調查發現,“中國怎么了”背后的操縱者,都是一些之前被“補壹刀”揭露過的反華“老熟人”。
比如金融大鱷索羅斯、美國民主基金會、紐約時報的“漢奸記者”肖慕漪、紐約文化沙龍以及用于鼓噪“邪惡中國”敘事的“ChineseStoryteller”網站。
補壹刀注意到,首先“中國怎么了”給肖慕漪以及她的“組織”開辟了專門的發聲空間。其次,在肖慕漪曾供職的,由索羅斯的基金會、福特基金會以及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支持并贊助的涉華網站中參館(ChinaFile)也和“中國怎么了”旗下的播客節目有著廣泛且深度的合作。
我們有理由懷疑,無論是“中國怎么了”、中參館、紐約文化沙龍,還是肖慕漪這類為這樣機構賣命的,成長于中國互聯網時代,熟諳中國互聯網風向的人背后,藏著同一只企圖干預中國的大手?
每次類似這樣試圖在中國和相關國家輿論場扇陰風、點鬼火的內容,總會以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在諸如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的添油加醋下,迅速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帶起一波節奏。而負責這些網站內容的人當中,不乏了解中外社交媒體的人。
盡管“中國怎么了”在其官網上并沒有直接點明,但其創始人鄭安瀾(AnlaCheng)在領英個人簡介中的這句話就令人耐人尋味了:inform and educate an English speaking audience。
疑問來了,為什么一個專注于“報道”中國的網絡平臺要“教”說英語的讀者關于中國的內容呢?教什么?怎么教?這就是個問題了。
同樣在領英上,我們簡單統計了一下,與“中國怎么了”有關的人共有42個,其中在中國的“員工”(包含港澳臺地區)有6人,占總人數的七分之一。加上此前6人,帶有中國身份符號的共17人,占總人數的4成。作為一個總部在紐約的英文內容機器,這個比例不小了。
什么人支持他們
在“中國怎么了”網站上,我們發現了一些與他們合作緊密的伙伴,包括“中非項目”、“女性之聲”這樣與肖慕漪時常聯動的NGO組織。
然當我們在互聯網檢索與“中國怎么了”有關的新聞時,與他們有關的中文內容輸出,往往是“自由亞洲電臺”、“人權觀察”等西方反華機構或者索性就是邪教網站。
去年,余茂春投靠的反華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也曾就如何把新冠病毒的起源栽贓給中國進行過直接的合作。
在伙伴一欄,我們發現了一個藏得很深的NGO,名叫“Project朋友”。看上去是人畜無害的。但當我們打開這個NGO的網頁時,這個組織的任務和目標,以及領導機構一覽無余。
首先,善于在世界各地煽動顏色革命的福特基金會就是創建者。作為大金主,還是創始金主。從2013年開始,福特基金會給了針對中國的,擁有“10萬個強大倡議”的所謂草根網站一筆為期三年的資金,大約50萬美元,用于推動他們的工作。而這筆錢還會被用于支援與這個計劃有關的基金會以及“Project朋友”網站的運營。
在支持者一欄,有前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和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該項目成立時,希拉里還專門以國務卿的身份去信祝賀。
而通過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發現,提出這些計劃和構想的奧巴馬政府十分重視相關項目的實施。同時,也就是在同一年,美國駐華大使館重啟了“EducationUSA”計劃。
當時,負責教育和文化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安·斯托克說“美國國務院派往中國留學的美國人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重要的國際交往項目是為了培養下一代的世界公民。”
他們以前做過什么
“中國怎么了”以前做過什么壞事沒有?
答案是肯定的……
事實上,“中國怎么了”對中國輿論場的滲透有些明目張膽。
至今,我們還可以搜索到有“中國怎么了”相關認證的微信公號。其中的一個更新至2021年1月21日。
類似本次涉及烏克蘭事件的認知作戰方面,制造假信息,通過境內外互聯網聯動,故意制造中國網民和外國人之間惡意和誤解,并上升到中國政府層面的事情,他們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這要追溯到2020年5月。
當時,有網友在知乎上發表了一篇帖文:《在美華人女記者稱中國搞“種族歧視”引發境外反華情緒》。
而當時“中國怎么了”的操作手法,正是通過無視事實,歪曲漫畫本意,強行將少數網友的情緒擴展為整個中國社交媒體網絡行為。
當時,正是中國疫情相對復雜的時刻。但仍有一些帶著“高等”心態的外國人無視中國人民為抗擊疫情作出的努力和犧牲。例如:有的外國人,在大家排隊做核酸檢測時,插隊并且對勸導的中國人叫囂“Chinesegetout”,在漫畫中,作者對理由予以呈現,但到了“中國怎么了”的華人“記者”馮佳云(Fengjiayun)的描述中,刻意用截圖的方式,把原作中的“原因”隱去,營造出中國的防疫人員無端打壓外國人的形象。而在行文中,馮佳云還故意用上了一個很有目的性的詞:Verdict,判決。
毫不意外的是,這樣的內容,進入了西方媒體的視線,并且上升成為了“種族歧視”和“仇外心理”,而導致人們反感少數無視中國文化習慣、地方法規的傲慢心理和行為,就這么被刻意回避了。
除此之外,馮佳云還展現出了優秀的“看圖說話”本領,例如:中國用智能頭環腦控小學生。
這篇文章現在還可以在“中國怎么了”的認證微信公眾號上看到。
發布那篇帖文的知乎網友當時在文中表示,“筆者找到了這名華人女記者Feng Jiayun曾寫作的兩篇文章,均和最近發布的文章《Chinese Cartoon Depicts Rule-Breaking Foreigners As Trash To Be Sorted》(中國漫畫將違反規則的外國人描述為要分類的垃圾)一樣,報道了在中國發生的某一特例事件,然后用夸張的表達方式和極具誤導性的語句,以偏概全,把一些極少數的特例事件或者某些機構做的一些嘗試描述成我國政府企圖剝奪人權、煽動仇外情緒的“罪證”。而她的這些誤導性極強的文章,在歐美國家各大社交平臺和媒體上發酵,正正成了反華分子攻擊我國的利器。”
而當我們關注了“中國怎么了”的微信公號時,他們設置的“自動回復”有那個味道了。
Stuning daily photos of China?猜猜這是什么意思?
在查詢與“中國怎么了”有關信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像我們此前報道過的肖慕漪和她的“ChineseStoryteller”網站一樣,“中國怎么了”也是一個打著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的旗號,對內對外兩手進行“認知作戰”的機構。在中外關系良好的大局之下,他們會通過軟性內容一點點對華傳播西方想要中國人接納的價值觀和內容。當中外關系遭受挫折,或者西方與某個和中國關系友好的國家存在嚴重分歧的時刻,這些賬號會直接脫下偽裝,站在對華輿論戰的第一線。
圖片來自網絡
執筆/渣渣刀&李小飛刀 來源:補壹刀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