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自上月24日爆發到現在已近20天了。總體看,戰果沒有在開戰初期預期的理想,人們普遍預計的一周之內拿下基輔的目標并沒有實現。實際上,開戰后一周多的時間內,連一個像樣的大城市都還沒有完全占領呢。據此,許多人對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和普京團隊的領導能力產生了懷疑,有的人預言俄羅斯將陷入戰爭泥潭,個別人甚至干脆下結論說,普京必敗。此時,主流媒體異常的淡定,自媒體卻火力全開,各路信息漫天飛舞,莫衷一是。國內據說是背景深厚的某學會領導甚至跳將出來公開揚言中國應該與俄國切割,轉而選擇西方,加入所謂的世界主流。一時間搞的戰爭形勢撲朔迷離,令公眾一頭霧水。值此戰爭的轉折點之際,筆者感覺有必要對其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評估和梳理。
一、當前,俄烏戰爭正處在決戰階段。
要正確地認識這場戰爭,需要仔細研究普京總統在開戰前的講話,這個講話絕不是一般的宣傳手段,而是俄羅斯進行這次軍事行動的總綱領和總的指導思想。他說:“烏克蘭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個鄰國,它是我們的歷史、文化和精神空間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是我們的朋友,而且是我們的親戚和近親屬。”“此次軍事行動的目標在于保護那些八年來一直遭受基輔當局欺凌乃至種族滅絕的人們。為此,我們將致力于烏克蘭的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并將那些對包括俄公民在內的平民犯下無數血腥罪行的分子繩之以法。”“此番行動并非意在侵犯烏克蘭及其人民的利益,而是為了保衛俄羅斯自身、為了擊退那些綁架烏克蘭并試圖利用其危害我國及我國人民的分子。”可見,這場戰爭的性質不是俄烏兩國的對抗,甚至不是兩國民眾的對立,針對的是受西方扶植、對內壓迫人民、對外投降賣國的政權,要消滅的是的對烏克蘭人民實施種族滅絕的納粹勢力。以此為基本立場和出發點才能夠清醒、正確地認識這場戰爭的基本性質而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首先,軍事進展為什么緩慢?24日的戰斗打響后,除了開始的一個多小時里,俄軍基本癱瘓了烏克蘭的空軍和海軍以外,部隊穿插推進的并不順利,大約一周多的時間,除了對包括基輔在內的幾個大城市進行了簡單的圍困外,總體進展并不理想。這里的原因除了戰場經驗、突發情況、后勤補給等因素外,主要是顧忌城里的民眾,這使得俄軍不能用重武器進行清剿烏軍,因而導致進展極其不順利,不得不停下來,圍而不打。此后,雙方進行了幾輪談判,就是落實俄軍提出的建立“人道主義走廊”問題,目的是讓民眾盡快撤出城市,以避免傷亡。戰場出現這種狀況,恰是俄軍落實普京總統講話精神的表現。這種打法,在敵對國之間的交戰中是較少出現的。
其次,俄軍有可能陷入戰爭泥潭嗎?許多人都說,這種戰爭就得速戰速決,如果十天還拿不下來,就很麻煩了,搞不好就會像當初蘇軍在阿富汗、美軍在越南及阿富汗那樣陷入泥潭。筆者認為,這種顧慮既是多余的,更是毫無根據的。其實,戰場的主動權一直牢牢地掌握在俄軍的手里。看看8日以后的形勢吧,隨著一些城市中老百姓的撤出,這些城市很快就被俄軍攻占。目前,東部地區已基本被俄軍占領,南部的兩個大城市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已被占領,海港城市敖德薩將很快被拿下,屆時南部沿海將被俄國控制。至此,烏東南部主要工商業大城市基本都落在俄軍手里,或在掌控之中。首都基輔已被圍困多日,目前僅具象征意義,由于其城內古跡眾多,大概率會采取當年中國北平的模式。盡管中西部的大面積國土還在烏當局手中,但據此斷言俄國可能陷入戰爭泥潭顯然是缺乏根據的。
最后,從雙方態勢看,當前處在即將決出勝負的關鍵時刻。從戰場上看,目前烏東的戰事接近尾聲,烏主力基本被打殘,南部的俄軍正在推進圍剿之中,勝利指日可待。今天俄烏雙方都發聲表明,最近雙方會達成最終談判協議,且很可能實現首腦會面。另據《參考消息》報道:據烏《每日鏡報》消息,俄停止特別軍事行動的條件是必須滿足下列六項要求:一是烏放棄加入北約,俄愿意成為烏安全的保護者。二是賦予俄語為烏第二官方語言地位。三是承認頓和盧兩國的獨立。四是承認俄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五是烏去納粹化廢除現有的相關法律。六是烏的非軍事化,完全放棄進攻性武器。據推測,上述內容是烏外長庫列巴與俄外長10日在土耳其會談后,將這份材料帶回了烏克蘭。如果這些條件能夠達成一致,則戰事即可結束。因為答應了這些條件,烏當局就等于投降了。如果不是這樣,則俄方必然會大舉向西進軍,直到控制烏全境??傊Y果是一樣的,區別在于結束的時間會稍長一點。
二、西方輸送武器彈藥、派雇傭軍,烏當局就能挺住嗎?
自烏克蘭危機發生以來,美英兩國就向烏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特別是俄烏戰爭爆發后,美國和北約的多個國家向烏提供了超過1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同時北約還糾集了近兩萬人的所謂“志愿軍”入烏參戰。如此大規模地向烏當局輸血,它能挺住并堅持下去嗎?筆者認為,根本做不到。
第一,從歷史上看,我國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的所有武器彈藥都是美國提供的,國軍的人數也遠遠超過我軍。結果怎么樣呢?我軍僅憑小米加步槍,用了3年的時間就消滅了國民黨的800萬軍隊。蔣介石成了向我軍輸送美式裝備的“運輸大隊長”。此次俄烏戰爭也是如此,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已提出將繳獲的美式武器配備給烏東部民兵組織的建議,據悉普京已同意。
第二,再看看美國豢養走狗的業績吧。遠的不說,就從八十年代“兩伊戰爭”算起,美國禍亂中東和阿富汗,培植各路恐怖勢力,到現在,哪個成氣候了?美國敗的一塌糊涂,可謂劣跡斑斑。
第三,此次俄羅斯對烏當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從雙方力量對比看,這是一個沒有任何懸念的戰爭。從地緣關系看,在俄羅斯家門口打這場不成比例的戰爭,外部勢力不論如何輸送武器,烏當局也不可能堅持下去,即便是美國親自下場參戰都沒有把握能夠取勝,更何談澤連斯基這個菜鳥及所率領的烏合之眾了。
第四,從戰爭目標看,使烏克蘭去軍事化是諸項目標的最關鍵一條。這一目標不能夠實現,其余目標即便實現了也很難維持,假以時日定會死灰復燃。因此,消除烏國的武裝力量,使其徹底去軍事化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俄羅斯西部的戰略安全。
三、美國下步會怎么做?
當前,俄烏戰爭到了一個關鍵時刻,據說10日以來,雙方每天都在進行視頻對話,根據這兩天傳出的信息看,有望達成突破性協議,實現兩國元首的會面。如果是這樣,則戰爭會很快結束。盡管這樣的結局是美國和北約不愿看到且不能接受的,但是它也無可奈何,只能另做打算。如果局勢持續惡化,則戰爭必然會繼續下去且烈度必然增大。據此,筆者作如下分析。
首先,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中俄兩國是美國霸權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心腹之患,這一點已經成為美國兩黨的共識。這是我們今天看待美國的基本立足點。不論美國政界和學界主張的“聯俄抗中”也好,“聯中抗俄”也罷,其實目的都是一個。但正如王毅外長所說的:“只要中俄兩個大國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深化協作,國際秩序就亂不了,世界公理就倒不了,霸權主義就贏不了。”這就是我們的基本立場和戰略定力所在。當前把握美國的脈搏離不開這兩個基本點。
其次,如果俄烏雙方達成了一致,則意味著美國費盡心機,下大氣力,一手挑起的烏克蘭危機和俄烏戰爭徹底失敗。它不但沒有遏制住俄羅斯,反倒丟掉了烏克蘭,改變了歐洲的地緣政治結構,削弱了其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標志著美國的世界霸權進一步的衰落。對此,美國當然不會甘心,必然會重整旗鼓,發揮北約在烏周邊軍事力量的作用,利用其在烏克蘭培植的勢力進行搗亂,使得這一地區陷入持久的動蕩。
其三,如果談判失敗,則俄軍必然會加劇軍事行動,在盡快肅清烏東殘敵的同時,會很快拿下南部沿海地帶,然后向西推進。美國和北約也必然會加大介入的力度。由于烏軍已被打殘,下一階段雙方的較量很可能要轉變為俄國與北約代理人的戰爭。鑒于俄國的經濟實力,美國很可能圖謀用戰爭將俄羅斯拖垮。據悉,昨天中美高層羅馬會談時,沙利文就向楊潔篪主任提出了不允許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包括經濟和軍事支持在內的多項要求??梢姡绹呀浽谔崆斑M行布局了。
四、對制裁俄羅斯,歐洲后悔了嗎?
俄烏戰爭打響后,其實受損大的除了烏克蘭外就是歐洲各國了。本來歐洲是極力主張和平解決問題的,在開戰前,馬克隆和朔爾茨多次與俄國、烏克蘭及美國進行積極的外交斡旋,企圖阻止戰爭的發生。但是,戰端一開,他們的立場馬上就與美國一致起來,甚至氣急敗壞地、不顧任何后果地對俄羅斯進行瘋狂地制裁。但是戰爭僅進行了半個多月,包括德法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才仿佛清醒了許多,開始覺得這樣做不妥,這里典型的還是馬克龍和朔爾茨。主要是涉及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能源問題。俄羅斯的能源占歐洲所需能源的40%,歐洲多數國家的生產生活離不開俄羅斯。二是與歐洲多年來追求的戰略自主努力方向不符。三是一味地跟隨美國并不能使其更安全和得到更多的利益。四是這種近乎歇斯底里地制裁行為有損歐洲的國家形象。但事已至此,他們又不能收回,因此處在一種尷尬和懊惱的狀態之中。這就是當今歐洲的心態。對于歐洲,筆者真的有許多話要說,待后續專題敘述。
五、這場戰爭是百年變局呈現質變的重要助推器
關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一個重大論斷,即“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摘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428頁)。此后,他又多次重申這個論斷。近年來國際局勢的演變證明了習總書記的這個論斷是完全正確的。時代的發展,歷史的變局當然要包括多重要素,但從國際政治角度看,筆者體會,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伴隨這一過程的美國及西方世界霸權的衰落是體現這一百年變局的突出表現。而這場俄烏戰爭的實質是俄國與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壟斷資本勢力的較量,這場較量,俄羅斯必將勝出是沒有懸念的。這場戰爭,可以說是俄羅斯民族的浴火重生之戰,從此它們將徹底走出蘇聯解體的歷史低谷,一舉掙脫被長期束縛的桎梏,打碎舊有不合理的國際秩序,推動世界歷史實現新的跨越。這場戰爭也必將使許多發展中國家獲得更多的自由和解放,必將促進中國的統一早日實現,定會更有力地助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總之,此場俄烏戰爭注定是人類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后,足以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構成了百年變局的一個重大歷史節點。我們務必要順應歷史潮流,抓住機遇,乘勢而為,在世界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2022年3月15日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