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成為歐洲國家最大的同時也是許多國家唯一的天然氣來源國。俄羅斯與歐洲國家的這種能源合作關系,可能會因為烏克蘭戰爭而發生變化。歐洲國家為何如此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呢?
烏克蘭鏖戰正酣,俄羅斯塔斯社2022年3月28日公布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數據。歐洲每年消費5,000億立方米天然氣,而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占比高達45%。
芬蘭和保加利亞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占到消費的100%。德國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占到消費61.9%。奧地利占到70.1%,希臘占到96.4%。拉脫維亞占到76.5%。斯洛伐克占到84.1%。匈牙利占到64.1%。丹麥占到53.1%。波蘭占到64.2%。捷克占到57.7%。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俄羅斯總統底氣十足,要求所有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國家都必須使用俄羅斯的貨幣盧布結算。
雖然德國等主要工業國家已經明確表示拒絕,但是,對于歐洲一些中小國家來說,購買俄羅斯天然氣是迫不得已,如果不使用俄羅斯貨幣結算,那么,這些中小國家將會面臨經濟危機。
人們不禁要問,歐洲國家為什么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呢?首先,天然氣屬于自然資源,并非所有國家都有。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歐洲國家缺乏天然氣資源,因此不得不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
雖然中東卡塔爾生產天然氣,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三,但是,卡塔爾是一個中東國家,短期內,無法增加向歐洲國家出口天然氣。俄羅斯作為亞歐大陸國家,在天然氣生產和出口領域,具有絕對的優勢地位。
其次,天然氣是一種特殊的能源。天然氣運輸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管道運輸,還有一種則是天然氣液化輪船運輸。前者需要建設天然氣專用管道,而后者則需要建設專用碼頭。對于歐洲許多國家來說,管道運輸的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它們依賴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如果從其他國家采購天然氣,由于無法采用管道運輸方式,運輸價格居高不下。雖然許多國家都有液化天然氣技術,但是,將液化天然氣運輸到港口碼頭,必須把液化天然氣變成天然氣,這對許多國家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少目前情況下,歐洲絕大多數國家特別是中小國家根本不具備建設液化天然氣碼頭的條件。即使中東的液化天然氣進入歐洲國家,這些歐洲國家也難以使用,除非他們花費巨資建設液化天然氣碼頭。可是,建設液化天然氣的碼頭,安裝相關液化天然氣設備,需要數年的時間,這對歐洲許多國家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天然氣的銷售通常采用長期合同,也就是說,通過簽訂長期的合同,源源不斷地供應天然氣。管道運輸可以確保天然氣長期供應,可是,液化天然氣運輸受到各種條件制約。假如液化天然氣輪船行駛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者遇到惡劣天氣,那么,液化天然氣根本無法保證供應。正因為如此,雖然歐洲國家試圖擺脫對俄羅斯的嚴重依賴,但是在短期內,他們無法采購到天然氣,更無法將天然氣液化,運輸到本國。
法國、德國等一些國家領導人訪問中東地區,希望集體采購中東國家的天然氣。他們希望中東國家提供更多的天然氣資源。可是,卡塔爾已經明確表示,由于天然氣供應合同是長期合同,短期內無法增加產量,供應歐洲國家。如果歐洲國家需要天然氣,就必須先投資卡塔爾,增加產量,這對歐洲國家來說,是典型的望梅止渴。
第四,俄羅斯宣布使用俄羅斯貨幣結算,斯洛文尼亞總理明確表示,歐洲國家沒有人知道俄羅斯盧布的樣子,因此,不會使用俄羅斯貨幣計算。而德國總理則強調,與俄羅斯簽訂的合同是長期的固定合同,俄羅斯不能單方面違反約定。
考慮到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已經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措施,德國總理所謂遵守合同觀點顯然站不住腳。既然歐洲國家已經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損害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當然會撕毀合同,損害歐洲國家的利益。
比利時首相非常務實,他認為既然修改合同,那么,就應該考慮到價格問題。簽訂合同的一些要素發生變化,可以考慮修改合同中的價格條款,通過降低價格,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這說明面對俄羅斯總統的威脅,歐洲中小國家決定采取變通措施,以便繼續采購俄羅斯的天然氣。
第五,歐洲國家之所以大量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與他們的能源政策有著直接關系。歐洲國家強調可持續發展,希望使用清潔能源。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關閉核電站,并且取締煤炭發電廠,這樣做的結果是,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能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
雖然德國希望通過加大天然氣的儲量,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嚴重依賴,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由于德國長期采購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并沒有液化天然氣的碼頭,因此,如果從美國等國家購買液化天然氣,需要建設專用碼頭,這對于德國政府來說,短期內根本無法解決問題。若干年后,液化天然氣碼頭建成,專用設備投入使用,歐洲的能源版圖可能又會發生變化。德國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系,值得持續觀察。
第六,德國等一些歐洲聯盟國家領導人內心深處,歐洲經濟一體化包括俄羅斯。所以,在能源問題上,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根本沒有考慮到清潔能源自給自足的問題。除了法國高度依賴核電站提供能源之外,歐洲聯盟絕大多數國家既沒有核電站,也沒有建設大型的發電設施,他們只能依賴天然氣發電。
可以這樣說,歐洲聯盟國家發展戰略決定了,他們不愿意排斥俄羅斯,而是把俄羅斯作為一個重要的能源基地,作為歐洲國家的“煤氣灶”,為歐洲聯盟國家源源不斷地提供天然氣資源。
可是如今,由于美國策劃烏克蘭戰爭,歐洲國家不得不追隨美國制裁俄羅斯,歐洲國家的能源短缺問題很快暴露出來。
雖然美國總統訪問歐洲,與歐洲國家簽訂了能源合作協議。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歐洲國家要想購買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恐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采用長期合同銷售,短期內無法增加產量,供應歐洲國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歐洲國家缺乏液化天然氣碼頭,購買液化天然氣,沒有專用設備,液化天然氣根本無法變成天然氣。
雖然波蘭等一些國家在美國的支持下,建設液化天然氣碼頭,試圖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是,天然氣碼頭的建設需要時間,波蘭等一些國家在短期內還必須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
第七,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資源,歐洲聯盟國家提倡綠色發展,因此,大量使用天然氣。天然氣已經不僅僅是歐洲國家生活能源,同時也是歐洲許多國家的生產能源。雖然歐洲一些國家發展風力發電產業、光伏發電產業,但是,由于他們缺乏比較優勢,大量裝備從中國采購,因此,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成本居高不下。
除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的風力發電技術相對成熟,風力發電在國家能源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之外,歐洲絕大多數國家既缺乏風力發電技術,同時又缺乏光伏發電的能力。
可以這樣說,歐洲國家被自己的綠色發展戰略所綁架,過度依賴天然氣的能源。當歐洲國家與俄羅斯關系破裂,不得不減少天然氣進口的時候,他們猛然發現,自己處于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
使用綠色能源是一個趨勢。但是,在綠色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如果沒有考慮到本國的實際需求,關閉火力發電廠,那么,最終必然會陷入困境。當然,對于歐洲許多中小國家而言,發展綠色能源產業,面臨實際困難,他們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是唯一選擇。
第八,俄羅斯在出口天然氣資源過程中,逐漸把握定價權和主導權。俄羅斯采取的策略是,一方面借助于天然氣運輸管道,與相關國家進行捆綁,形成利益共同體。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歐洲國家單一的進口渠道,根據國際天然氣價格,采取“欲擒故縱”的策略,確保俄羅斯天然氣的價格始終處于“相對合理”的狀態。
俄羅斯出口給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價格,屬于“中間偏高”價格。換句話說,歐洲國家從美國、中東國家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與俄羅斯管道運輸天然氣價格相比,缺乏優勢。俄羅斯正是利用液化天然氣價格作為比較,始終穩定管道運輸天然氣的價格,從而確保歐洲國家死心塌地使用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而不是大量進口美國、中東國家的液化天然氣。
事實證明,這樣的定價策略非常科學。俄羅斯在控制天然氣價格方面得心應手,歐洲國家除了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選擇。正是由于控制歐洲市場天然氣的價格,俄羅斯才能在關鍵時刻,把歐洲國家玩弄于股掌之中。
不過,天然氣價格不是問題,如何供應天然氣才是問題。假如烏克蘭戰爭持續下去,歐洲國家將會加大對俄羅斯制裁措施。到那個時候,歐洲國家有可能不得不含淚放棄俄羅斯的天然氣。這對歐洲國家來說,是痛苦的選擇。對于俄羅斯來說,可能會失去最大的天然氣市場。俄羅斯是否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這場能源戰爭中,爭取主動,并且取得最終勝利呢?
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喬新生”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俄羅斯海軍奇恥大辱:上百枚防空導彈毫無反應,到底是誰擊沉了莫斯科號?
2022-04-15美國學者福斯特:俄烏沖突實質——自蘇聯解體起美國就開始肢解俄羅斯
2022-04-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