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已經超過100天。這個沖突變成以軍事作戰為主,涉及政治、經濟、金融、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的混合戰。戰場在烏克蘭,戰線延長至全世界。從目前形勢分析,俄烏沖突呈現諸多“異常”現象。戰爭正在發生變化,戰場上的較量,戰場外的較勁,都存在著變數。首先,從氛圍上看,俄烏軍事沖突不像以往那樣激烈和緊張,使人感到處于可控狀態。此外,俄烏沖突似乎陷于“悖論”,恐怕這仗打不下去了。尤其是美西方,俄烏沖突趨勢對其越來越不利,本來要消耗俄羅斯的,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冀希望盡早結束沖突,減少損失,減輕負擔,從尷尬的泥潭中解脫出來。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40億美元的軍援,而且還通過了烏克蘭版本的“租借法案”,計劃再向烏克蘭提供400億美元的軍援,以幫助烏克蘭“打贏”俄羅斯。但是,實際上美國對援助烏克蘭的武器可能是一個“黑洞”,所有援烏武器進入烏克蘭境內,完全失去了對它動向的掌控。究竟是被烏軍“賣掉”了,還是被俄軍繳獲了,抑或在戰爭中損毀了,美國一無所知。拜登政府與美國國會為了利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可謂盡心盡力,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但是,烏克蘭方面沒有把真相都告訴美國,即使包括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內的美國高級軍事領導人,只知烏克蘭的戰略目標,不知詳細的作戰計劃。美國情報總監海恩斯,在國會舉行的有關頓巴斯局勢聽證會上表示,他也說不清烏克蘭還要耗費美國多少額外援助。烏克蘭向美國隱瞞重要軍事信息的目的,是為了讓美國對其不斷地“輸血”。美國對烏軍的傷亡人數至今不了解,如果烏軍的戰斗主力比俄軍的損失還要大,必然在戰場上先垮下來,美國的軍援就打水漂,等于白送給俄羅斯。烏克蘭始終向美國隱瞞烏軍的傷亡人數,在斯維亞托戈爾斯克為期三天的戰斗中,烏軍實際損失達300多人,而烏方只承認每天戰斗只有60-100名士兵死亡,約500人受傷。有分析認為,自沖突爆發以來,烏軍的損失人數可能已經達到20萬,這足以讓美國感到不安。美國援助烏克蘭作戰可能遇到了“黑洞”,它在耗盡俄羅斯國力之前,很可能先耗盡美國自己。美國一旦發現上當受騙馬上停止援助,烏克蘭便頃刻間土崩瓦解。

馬里烏波爾鋼鐵廠激戰告結束,俄軍大獲全勝。除了烏軍俘虜之外,還抓到了北約“高級將領”以及國際雇傭兵。先不說俄羅斯會從北約“高級將領”口中得到機密信息,對美西方絕對不利。眼下俄羅斯下令審判國際雇傭兵,掀起軒然大波。其中親赴烏克蘭戰場作戰的3名雇傭兵,被頓涅茨克最高法院宣判死刑,包括2名英國籍的。頓涅茨克司法委員會表示,3人可以在1個月內對該判決提起上訴。對于頓涅茨克的決定,倫敦方面表示非常不滿。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表示,這是虛假判決,完全沒有依據,英國雇傭兵是戰俘,英國將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英國首相發言人表示,2名英國雇傭兵不應該受到起訴,對此,英國深感擔憂。被俘的英國雇傭兵曾向英國首相約翰遜求救,但當時約翰遜并沒有在意,也沒有為2人挺身而出進行營救。當下,英國顯然不能再坐視不管了。不過,俄羅斯早已有言在先,被俘虜投降的國際雇傭兵不享有戰俘待遇,俄羅斯絕不會對雇傭兵心慈手軟,更別說2名英國雇傭兵已經“認罪”了。不出意外的話,英國很快就此事與俄羅斯進行外交交涉,如果約翰遜首相救不了本國2名雇傭兵,下場會非常難堪的。從現在起,為了救人約翰遜首相有求于普京總統,這位黃毛首相恐怕不會像以前那樣張狂,緊跟美國積極支持烏克蘭抗擊俄羅斯了。迄今為止,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一萬多項制裁,俄方采取了有力的應對政策和措施,反敗為勝。6月1日,俄外長拉夫羅夫介紹,中俄貿易本幣結算達25%,大幅度減少了對美元的依賴。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將俄羅斯踢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并凍結了俄羅斯央行6400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的3000億美元資產。美國選擇了最惡毒的武器—經濟(金融)制裁,企圖絞殺俄羅斯經濟,結果非但沒有將俄整垮,反而激活了俄版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ES),迄今已與23個國家央行連接,特別是俄羅斯與中國和印度金融支付系統連接,將吸引受到美國制裁和對美元武器化不滿的國家參與。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先后六次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措施,未取得預期效果,意味著西方對俄經濟發起的“閃電戰”宣告失敗。俄羅斯盧布堅挺,物價漲勢得到控制,失業率降到歷史最低水平。美西方在烏克蘭戰場上得不到的好處,在經濟制裁方面同樣也不能得逞。反而加快了全球“去美元化”的步伐,迫使美元走衰,失去世界霸權地位只是時間問題。本次俄烏沖突,反而使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上名聲大振。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只有40多個國家參與美國主導的制裁俄羅斯,有近150個國家保持中立或繼續與俄羅斯合作,美西方國家企圖孤立俄羅斯的計劃也已落空。俄羅斯在戰場上捷報頻傳,牢牢掌握主動權,在政治的上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和同情,包括普京本人的支持率直線上升,俄烏沖突已經沒有打下去的必要,越早收場對美西方國家損失越小。2月24日,俄羅斯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目標是,去納粹化、軍事化并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俄烏沖突完全是北約東擴造成的,美西方要對這場沖突負主要責任。美英等西方國家繼續為烏克蘭提供武器,致使俄烏沖突長期化,旨在“削弱俄羅斯”甚至“毀掉俄羅斯”。但是,種種跡象表明俄烏沖突,完全朝著與美西方期望的相反方向發展。軍事上俄羅斯完勝的可能性越來越明顯,政治上以俄羅斯為首的反霸陣營日益壯大,經濟上俄羅斯非但沒有被整垮反而有望“浴火重生”。總之,美西方國家挑起“俄烏沖突”的陰謀即將破產,俄烏沖突危機的解決已經為期不遠了。(作者系寧波大學東海戰略研究院特聘教授;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華語智庫”)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