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叫嚴歌苓,不難看,年輕時跳過舞,旅美作家,又換作旅德作家,她本來是寫中國的,寫出一部部據說有歷史有內涵明代瓷器般精致的故事來。
中國是她的母國,然而在她的眼里,中國很壞很亂很荒唐,壞到亂到隨便抓起一個故事來,都會引來中國公知的一片狂歡,像婚禮上搶糖塊一樣,中國導演一擁而上,搶她的文學劇本,她的不少作品在中國大陸被拍成了電影,她享受這個過程,若干官階很高的文化官員,敬她如上賓,只差匍匐在地了。
特朗普執政以來,她對中國越來越喜歡發脾氣說難聽的話,最近她開始歌頌中國了,歌頌的方式有點特別,其對中國的最高評價,竟然是“我不相信中國會一直這樣壞下去”。
共產黨員李某亮醫生引發了嚴歌苓的創作沖動,后來不知道為啥沒動筆,也或者是動筆之后沒拿出作品來,她以與中國決裂的心態,瞄著武漢那個在西方拿獎拿到手抽筋兒的女作家,比拼跟中國的體制較勁,看看哪個老娘更潑更渾。
武漢那個女作家寫了一本日記,光速在全世界以各種語言出版,嚴歌苓以短擊長,則寫了一篇火星四濺唾沫星橫飛的文章,標題只有三個字《瞞瞞瞞》。
本人當過“三天教授”的那所大學,一個退休的滿嘴跑火車的教授定居美國后,作家嚴歌苓與其找到了大尺度無底線的共同語言,在談話節目中,集中展現對母國的語言暴力,海外反華媒體一片追捧,她興奮得花枝亂顫。
她自詡哥倫比亞學習時吸收了“文藝復興”以來所形成的價值觀,以西方文藝理論的價值判斷來重新審視“東方人類”,中國在她的筆下不過是西方社會對古老東方的“弱族判斷”,她熱衷于寫中國“不尋常帶有荒謬的歷史運動”。
到此打住也便罷了,隨著西方對中國心態的變化,這位女作家對中國的態度也變得強硬起來。與張藝謀團隊打官司,抗議制片人投資人,她痛恨在改編作品的時候,沒有把那些咬牙切齒的內容全部都搬到畫面上去。嚴歌苓認為這不合自己的心愿,所以這個官司非打不可,非打勝不可。
孤芳自賞的作家據說都比較堅持。她認為她的作品,那些切齒向國的內容不能被刪掉,如果被刪掉,就要發飆。
“我覺得與其讓自己被閹割的作品留存下去,還不如就不要了”。“我可以寫最真實的,最最誠實的作品。將來我可以有我自己的出版社。我也可以擁有在海外的那么多讀者。我不認為中國可以一直這樣壞下去,我相信會有好的一天的。”
對了,正如你所了解的,《陸犯焉識》在中國改編成電影叫《歸來》。有人喋喋不休贊頌這一部作品的藝術性,殊不知藝術總是要附著在什么東西之上的。
當下的中國的文藝界尚未走出上世紀70年代美聯社貼下的“傷痕文學”標簽的泥沼,還在致力于揭露揭露揭露,批判批判批判,顛覆顛覆顛覆,反抗反抗反抗……《古拉格群島》效應仍在延伸中。
作家嚴歌苓跟德國記者透露,有些作品還是想在中國大陸改編成電影,她不愿意放棄這個市場。從在商言商的角度來說,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跨國公司現在也都在中國賴著,盡管嘴里對中國喋喋不休罵罵咧咧。問題是電影這樣的精神文化產品,我們一定要從對中國懷有敵意和仇恨的作家那里找本子嗎?汪海林,你們這群編劇編不出好本子來嗎?
嚴歌苓未必有資格做中國的敵人,但她的確現階段充滿了更年期般的敵意,化解這份敵意是統一戰線的重要任務。史上,本黨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和點石成金的能力,現在靠拉個人關系,一味高高地捧著,重金厚祿沒有原則地慣著,結果往往不理想,是不是可以考慮換一換工作方法了。
2022年7月20日晚飯后,寫于泰山腳下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紅色文化網”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