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可謂是捷報頻傳,票房節節高升。雖然從古至今,寫《滿江紅》的詞人很多,但只要一提起《滿江紅》,人們必然會想到岳飛的那一首。
這首《滿江紅》,原本是課本里的篇目,每個學生都要求會背誦,這就是人們把《滿江紅》和岳飛等同起來的主要原因。而正是因為課本里的這首《滿江紅》,讓每個中國人都記住了民族英雄岳飛。
其實,岳飛寫了兩首《滿江紅》。一首是我們熟悉的《滿江紅·寫懷》:“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但是,人們發現,岳飛這首《滿江紅》,已經從課本里刪除了。刪除的原因是什么?有些“專家”說,這首詞已經“不合時宜”了。說什么“踏破賀蘭山缺”、“匈奴肉”、“胡虜血”不利于民族團結了。專家們難道不知道要考慮歷史背景?
還有“專家”說,岳飛這首《滿江紅》,并不一定是岳飛寫的,也可能是他人寫后,冒用的岳飛的名字。因此,便將其從課本里刪除。甚至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要為秦檜“平反昭雪”,要讓跪著的秦檜站立起來。
因此,多年以后,我們的后人還會記得這首《滿江紅》嗎?還會一提起《滿江紅》,就會想起岳飛嗎?這還真說不好。如果這樣的看法延續下去,可能人們再也見不到岳飛這首《滿江紅》了。
岳飛其實還寫過另一首《滿江紅》,即《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岳飛顯然并不僅僅是一介武夫,其文化功夫也極為了得,可謂是文武全才。這首《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要早于《滿江紅·寫懷》,但兩首《滿江紅》的主旨是一樣的,那就是保家衛國,恢復舊山河。
但我們的課本,就是容不下,哪怕是一首岳飛的《滿江紅》??稍里w民族英雄的歷史地位,是不容抹殺的。他為了國家的統一,收復河山的壯志,是不容抹殺的。他精忠報國的愛國熱情,是不容抹殺的。
這些年,有關“毒教材”的事,屢屢被人發現。要么是內容不適合學生,要么是繪畫插圖太丑或不合適。但是,“專家們”卻覺得這些都合時宜,唯獨岳飛的《滿江紅》,卻不合時宜了,要從課本里刪除。
來源:“孔孔說體育”網易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