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十四個月了。這場軍事沖突雖然時間比起二戰后發生的其他戰爭來,并不算太長,但其烈度并不低。這場軍事沖突無論對俄羅斯、對烏克蘭還是對于歐洲,都造成了較大的損害。對于俄羅斯來說,雖然到目前,俄羅斯在沖突中略占優勢,但這場沖突畢竟對于俄羅斯的經濟以及國家財政的消耗還是相當巨大的。俄羅斯需要停下來緩一口氣。俄羅斯也很清楚,很多問題不可能靠軍事沖突得到最后的解決。況且,俄羅斯一直在強調,希望通過談判解決目前的沖突。烏克蘭在軍事沖突中損失最大,應該說已經算是傷筋動骨了。經濟完全凋蔽,國民生產總值大幅度下滑,人口大量流失。除了在戰爭中損失的人口之外,大量逃離在外的烏克蘭公民,即使在沖突結束之后,也很難在較快地返回家園。今天的烏克蘭更需要休養生息。雖然澤連斯基口口聲聲說要打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只是這樣的豪言壯語并不能代表烏克蘭的決心,這不過是反映出烏克蘭高層的一種深深的無奈。真要打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那這個世界上還有烏克蘭這個國家嗎? 沒有了烏克蘭這個國家,打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對于烏克蘭來說還有什么意義?烏克蘭的普通百姓,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急迫地需要結束這場武裝沖突。烏克蘭的普通老百姓,是這場武裝沖突中受傷最嚴重的。他們有的失去了家園,有的失去了親人,有的失去了工作,有的甚至在饑餓線上掙扎著。這樣的日子,過上一天,都是煎熬。哪有普通的老百姓不希望沖突早一天結束的? 歐洲的很多國家,在俄烏沖突當中,損失也是很大的。由于他們追隨美國對俄制裁,導致他們的能源價格急劇飆升。這不僅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也對他們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小的障礙。同時,能源價格的飛漲,也加劇了其他商品的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不僅帶來了歐洲各國人民生活成本的高企,也使得歐洲各國人民對于這種狀況的極大不滿。很多國家的民眾上街示威游行,罷工風潮不斷,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看不到這種苦日子的盡頭,心中更加絕望。他們在游行示威中,都會喊出停止支持這場沖突的呼聲。歐洲參與對俄烏沖突的進程,發現自己才是那個最大的冤大頭。俄烏沖突,已經讓戰火燃燒到自己的身邊,對自身的安全形成較大的威脅。自己還要出錢出槍,使這場沖突無休止地延遲下去,等于讓這場對自身安全的威脅還要長期進行下去。北溪管道的被炸,讓歐洲要想在沖突結束后恢復自身經濟的發展,恢復能夠繼續使用俄羅斯較為廉價的能源天然氣,都成為了不可能。這讓歐洲更加窩火。歐洲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四月份訪問中國后,公開喊出歐洲應該戰略自主的聲音,也引起了歐洲各國的不同程度的共鳴和呼應。對美國來說,歐洲這個所謂原本跟隨著美國的隊伍,現在不好帶了。在俄烏沖突的初期,美國通過帶領盟友制裁俄羅斯,逼得歐洲盟友停止與俄羅斯的能源交易,而不得不購買美國高價的液化天然氣,讓美國大賺了一筆。美國心中暗喜,恨不能這樣的狀態永遠地存續下去。但即使如此,美國在烏克蘭賺來的錢,大多進了美國軍工復合體和美國能源財團的腰包。美國政府自身的財政狀況一直不是很好,但還是要硬挺著向烏克蘭支援金錢、槍炮和彈藥。美國的軍工生產企業,也頂不住在烏克蘭每天消耗的令人吃驚的巨量彈藥。歐洲向美國抱怨,他們的彈藥庫存已經空了,美國自己也頂不住了,現在要求韓國以所謂租賃的方式向美國提供彈藥,再由美國轉運到烏克蘭。這樣的狀態還能持續多久,估計也沒多少日子。再往后呢? 美國與歐洲心里完全沒有底。面對這樣的局面,烏克蘭和澤連斯基心里能不慌嗎?美國的窮途,與歐洲的離心,決定著俄烏沖突很難再持續下去了。俄烏雙方都有要談的心思,雖然雙方的條件現在還有很大的距離,看起來要談得相互靠攏也并不容易。但雙方要能談起來,總從不談要好。如果外部環境得到進一步緩和,而俄烏雙方又確實愿意坐下來商談,那么沖突至少先實現停火,問題是不大的。三年疫情過后,世界各國都需要在經濟上的恢復與發展。俄烏沖突雙方是如此,歐洲各國同樣是如此。從實際情況上說,持續這場俄烏沖突對于大家都沒有好處,可能只有美國除外。美國當然不希望俄烏沖突在現在的局面下結束,美國的戰略目標還沒有實現,至少沒有完全實現。要結束這場俄烏沖突,美國肯定不甘心。如果俄烏雙方真的要談了起來,美國也一定是要進行干擾和搗亂的。雖然從大環境來說,俄烏沖突確實早就應該結束了。然而美國肯定不愿意就這樣結束,他一定要堅持把沖突延續下去。然而,美國的意愿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如果只有美國不希望沖突結束,而俄羅斯、烏克蘭與歐洲都希望盡快結束這場沖突,美國再想阻撓也是很困難的。一旦大勢已去,美國是攔不住的。中國在這個時候出手,提出要參與對俄烏雙方的斡旋。雖然不好說,這一定就是正當其時,但畢竟對全世界來說,應該是一個好消息。現在能不能談,能不能談出人們希望的和平結果,一個是看烏克蘭政府,再一個就是要看美國是不是堅決阻撓。烏克蘭政府要收回烏東四州與克里米亞,現在要他停火,他心里肯定有所不甘。但如果真的就這么打下去,并不能解決烏克蘭要收回領土的目的。而如果要進行談判,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談的。無論談判多么困難,只要是談就比不談要好。這就要看烏克蘭政府的決心了。對于俄烏雙方的談判,美國肯定不高興。美國挑起俄烏沖突的戰略目標還沒有實現,現在就停火,美國認為他的這筆買賣做得沒有達到目的。美國肯定不甘心。但是美國在全世界要求停火與和平的呼聲面前,也不好堅持自己的反對聲音。俄烏沖突的結束是大勢所趨,美國攔是攔不住的。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