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是中國的北方鄰國,被中國和俄羅斯夾在中間,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蒙古國的存在感非常低,除了每年南下的沙塵暴,幾乎沒人能注意它。
不過,今年2月份,蒙古國發生了一件奇葩事,單方面撕毀之前和中國簽訂的煤炭條約,回頭就以高出市場百分之八十的價格賣給印度。
這已經不是蒙古第一次違約,我們也見怪不怪,可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本身就是內陸國家,想要出去必須經過中國和俄羅斯。
這不,為了將煤炭運到印度,蒙古國厚著臉皮找到中國,希望能借用我們的鐵路運輸,實在是太滑稽了,怎么好意思說出這樣的話?
此事件一經爆料,網友坐不住了,紛紛在網上吐槽蒙古吃里扒外,沒有契約精神。
實際上,此次蒙古國單方面毀約,是另有隱情。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2年12月,當時俄烏沖突正處于白熱化,印度趁機在邊境搞事情,蒙古國內也發生了一件大事,當中還牽扯到中國。
起因就是煤炭,在有心人“挑撥”下,蒙古國群眾自發組織游行,上萬人在零下20°的溫度下,在烏蘭巴托的蘇赫巴托廣場示威,差點就沖進政府大廈“國家宮”。
大家都知道,蒙古國作為一個資源出口型經濟國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煤炭、銅、金等。
因為資源行業涉及巨額資金和利益,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和透明度,容易引發腐敗亂象。
此次蒙古民眾游行示威,正是要求國家嚴懲那些貪官污吏,保證對其煤炭供應。
要知道,蒙古國的冬季非常寒冷,氣溫常常低于零下30攝氏度,甚至低于零下40攝氏度。
盡管蒙古國的人口相對較少(300萬),但由于嚴寒的冬季氣候和能源供應的問題,將近一半人口在冬季依然面臨煤炭供應的困擾。
并不是國家資源短缺,而是那些貪官污吏不顧百姓死活,中飽私囊。
此前,蒙古國反腐機構曾公開一則關于煤炭的案件,此案牽扯塔本陶勒蓋公司30多人,非法倒賣煤炭650萬噸,總價值超過15億美元。
要知道,塔本陶勒蓋公司(Tavan Tolgoi Company)是蒙古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商之一。
此消息一經發出,一下點燃了那些為了冬天取暖發愁牧民的怒火,有這些貪官在,百姓何時才能過上好日子。
除了貪污腐敗問題,更讓民眾苦不堪言的就是國內超高通貨膨脹,截至2022年,蒙古國通貨膨脹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15.2。
通貨膨脹使民眾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價上漲,包括食品、房屋、能源和基本生活必需品。
對于低收入家庭和生活水平較低的人群來說,生活成本的增加可能對其經濟狀況造成更大的負擔。
蒙古至今有90萬人,仍在為了溫飽問題發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蒙古國公民才被迫通過游行來引起政府重視。
可蒙古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相關部門已經做好情況惡化準備,并在2022年12月4日,調來預備部隊強制疏散人群。
2022年12月8日,該事件宣告結束,蒙古國相關部門開始徹查資源貪污現象,從而耽誤了和中國煤炭合作。
可在有心人利用下,蒙古單線聯系到印度,并以高出市場的價格達成合作。
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果我們仔細回憶這次游行示威活動,就會發現這件事沒那么簡單,背后似乎有什么人在推波助瀾。
外界看來,蒙古國抗議活動完全就是由貪污腐敗引起的,實則不然,對于群眾來說,蒙古國貪污腐敗見怪不怪。
受蘇聯影響,蒙古國在上世紀90年代實施了一系列私有化政策,以推動經濟轉型和市場化改革。
這一步棋也讓蒙古徹底陷入泥潭,私有化過程中出現財富集中和財富不均的情況。
一些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使少數人或特定群體獲得巨額利益,而廣大人民依舊為了溫飽發愁,貧富差距擴大。
而那些少數掌權的人,也一步步將蒙古推向懸崖,使其成為亞洲最腐敗的國家之一。
蒙古國的腐敗問題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門、司法系統、警察和商業領域。
腐敗行為包括賄賂、濫用職權、挪用公共資金、非法交易等。
這些行為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阻礙了有效的治理和公共服務的提供,也限制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十多年了,蒙古國的貪污風氣從未削減,反而在政府上班不貪污會被當作另類。
說實話,老百姓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了,或許他們知道,這樣的現狀是無法改變的。
而且這次抗議活動正好針對的是和中國簽訂煤炭條約的塔本陶勒蓋公司,難道世界上真有這么巧的事?
在大多數情況下,游行示威一般都會選在白天,白天人們通常活動更頻繁,道路上也更為繁忙,這樣可以增加示威者的曝光度和傳播效果,媒體也更容易在白天報道活動的情況。
可此次蒙古抗議活動卻選擇在了晚上,而且有序組織,在政府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沖擊了政府大樓。
好在政府警察及時趕到,對此行為鎮壓警示,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設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抗議活動中,蒙古十三萬預備軍并沒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而是明顯偏向百姓。
他們可是在國家安全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么大的事竟然無動于衷,不禁讓人浮想聯翩,難道蒙古軍隊也被外部勢力控制了嗎?
綜上所述,此次抗議活動很有可能是有人背后操縱,目的就是警告蒙古國,否則也不會將時間選在中蒙剛合作之后。
蒙古國相對來說是一個政治相對穩定的國家,沒有明顯的內外安全威脅。
這完全得益于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僅僅被中國和俄羅斯包圍在中間,簡單來說,只要蒙古保持好與中俄之間的關系。
就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越過中國和俄羅斯去收拾蒙古。
按理來說,蒙古國礦產資源那么豐富,且人口只有三百多萬,自給自足完全沒問題,就算要出口,也有中國龐大的市場作為依靠,根本不會窮到這個地步。
但這只是理論,實際上蒙古地下的金山銀山并不能很好的開采,大多數民眾只能在荒漠化嚴重的草原上趕著牛羊。
金山銀山:
銅:蒙古國是世界上銅礦資源儲量較大的國家之一(約20億噸),奧尤陶勒蓋銅礦是蒙古國最大的銅礦之一,位于烏蘭巴托附近。
煤炭:蒙古國是煤炭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約3000億噸),南戈壁省的塔本陶勒蓋煤礦是蒙古國最大的煤礦之一。此外,蒙古國境內還有其他煤炭礦床分布。
錫:蒙古國擁有重要的錫礦資源,主要分布在烏蘭巴托以南的地區,如烏布蘇諾爾礦區。
金:蒙古國的金礦資源相對豐富,分布在不同地區(約3400噸),巴彥泰金礦、瑪納漢金礦和亞爾洪戈金礦是蒙古國一些重要的金礦。
鐵礦石:蒙古國境內有一些鐵礦石礦床(約20億噸),其中達爾汗鐵礦位于達爾汗附近。
此外,蒙古國還被認為具有潛在的稀有金屬和礦物資源,包括鈷、鋰、稀土元素等。
恕我直言,只要蒙古國腦子清醒,背靠中國這棵大樹,不能說馬上脫貧致富,也不至于落的如今這般田地。
可蒙古國就好像吃了迷魂藥一樣,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擺明立場,推出了所謂的第三鄰國戰略。
第三鄰國戰略,也被稱為"第三方向"外交政策。
是指蒙古國在發展國際關系時,不僅致力于與其兩個鄰國(俄羅斯和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關系。
還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系和合作以實現經濟多元化、地緣政治平衡和國家發展的目標。
第三鄰國戰略的實施包括以下方面:
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國家的聯系:蒙古國積極尋求與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亞洲開發銀行)以及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歐洲國家)的合作關系,以獲取經濟援助、技術支持和貿易機會。
推動地區合作倡議:蒙古國積極參與地區合作倡議,如亞洲合作對話進程(ACD)和上合組織等,以加強與其他亞洲國家的聯系,并在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
擴大外交使團和經濟代表團:蒙古國在世界各地設立大使館和外交機構,以加強外交交流,并鼓勵和吸引外國投資和合作伙伴。
不難看出,蒙古國這是實行“遠交近攻”的外交戰略,早在2003年,在美國的支持下,蒙古國就與其舉行了一場雙邊軍演,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就是做給中俄看的。
蒙古國野心都寫在了臉上,但是如果蒙古脫離中俄,它真的能發展起來了?
中國是蒙古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雙邊貿易和經濟合作對蒙古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俄羅斯對蒙古國的經濟合作包括能源、交通、軍事和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你敢相信嗎,蒙古很大一部分基礎建設都是在中國幫助下完成。
例如,中蒙公路項目(中國境內稱為G30公路)連接了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的烏蘭巴托,為兩國之間的貿易和人員往來提供了便利。
還有中蒙俄國際鐵路項目(也被稱為"蒙華俄"鐵路)旨在連接中國、蒙古國和俄羅斯,提供更便捷的貨物運。
除此之外,中國還參與了蒙古國的能源項目建設,包括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項目。這些項目有助于蒙古國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隨著蒙古不斷在國際上搞事情,我們也置之不理,他們想法多,但無法自主實現,美國再好,那也是天高皇帝遠,現在我們就晾著它,如果你頭鐵,就一直撐著。
不過,中國一直遵循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嗎,對于此次蒙古國爆發的抗議活動和煤炭貪污問題,我方外交發言人毛寧也積極作出回應,首先,我們不了解抗議活動發生的背景,但作為鄰國。
我們相信蒙古國會處理好這件事,如果有需要,中方也會積極幫助。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蒙古抗議活動全部內容,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呢?
來源:館長樂先生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