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再起。多年來,巴以沖突早已習以為常。這輪沖突迄今不到3周卻牽動世界,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因為這輪沖突非同尋常,事關巴勒斯坦建國大業的存亡,事關引爆第6次中東戰爭的可怕前景,事關變亂交織的當今世界大局的走向。10月7日,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罕見地主動出擊。據稱,1500名志愿者有去無回地對以方發起突襲。一貫自恃無恐的以方毫無準備,陷入被動挨打。據報道,以方死亡達1400人,被俘230人,包括一名高級軍官和不少美籍等外國人。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4日指出,“哈馬斯的襲擊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的。巴勒斯坦人民已遭受56年令人室息的占領。”然而,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打贏過5次中東戰爭,占領并擴大了“領土”,對巴勒斯坦歷來恃強凌弱,對這次被突襲情何以堪,勢必大肆“報復”。以方隨即對加沙狂轟亂炸,造成空前的血雨腥風。僅在22日一個晚上就對加沙實施25次轟炸,醫院、學校、教堂、難民營等一概難以幸免。據稱,迄今已有17名聯合國人員及國際媒體人在以方轟炸中喪生。以方還以重兵和大量坦克及裝甲推土機圍困加沙,并斷絕水電、糧食、燃料、藥品等一切生命資源。整個加沙陷入人道主義災難之中。在國際壓力下,以方才象征性在海法口岸放行幾批人道主義援助物資。杯水車薪,形勢依然危急。以方還迅速下令征集30萬新兵,防長加蘭特宣布即將對加沙發起地面進攻。以方勒令加沙北部百萬百姓在24小時內撤向南部。(隨后延長了時限。)據《紐約時報》報道,以方在美方壓力下才同意推遲地面進攻時間,以爭取及時解救“人質”(被俘人員)。看來,以方目標絕非單純“報復”。防長加蘭特宣布了三階段作戰計劃,目標是一勞永逸地“消滅”哈馬斯,并在加沙建立新的“安全政權”(傀儡管理機構)。哈馬斯為表示善意主動釋放了多名被俘人員,但以方毫無松動。24日,以方終于宣布出于“戰略考慮”推遲地面進攻。話音剛落,第二天晚上,以色列就發動了地面進攻。美國在中東經歷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長期戰爭,既勞民又傷財,臭名遠揚,總體得不償失。從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或稱“亞太再平衡”),到特朗普的“亞太戰略”,再到拜登的“印太戰略”,美國的戰略重點逐步轉移和集中到(針對中俄的)所謂“大國競爭”。美國在中東實施“戰略收縮”(有種夸大的說法是“撤出”中東)。今年6月,中東大國沙特和伊朗在中國斡旋下實現和解與恢復建交,并迎來中東和解春風。這對中東人民當然是大好事。但對一貫挑撥離間、有打有拉、煽動亂局、亂中謀利的美國來說,卻觸動其冷戰思維的敏感神經。老謀深算的拜登及其執政團隊,居然別出心裁,表面上“模仿中國做好事”,推動沙以和解。其陰險用心是故伎重演,把沙特等“拉回去”,分而治之。同時,孤立巴勒斯坦,為以色列解圍,為落實聯合國巴以問題“兩國方案”制造阻力。總之,美國幻想如此這般便可重獲中東“主導權”,說穿了就是重振中東霸權。可是,這輪巴以沖突反而導致沙特等國暫停了美國設置的所謂“和解”進程。這是美國始料未及的。起初,美國可能還是希望巴以雙方迅速控制局勢,但事與愿違,以色列一方以及阿拉伯乃至整個穆斯林世界都無法克制與示弱。形勢迅速惡化失控,牽動了整個中東地區乃至世界全局。美國也就迅速決策趁火打劫,以武力震懾來實現重操“主導權”——重振中東霸權的同一目的。國務卿布林肯和拜登總統相繼到訪以色列,堅決一邊倒支持以方。前者放棄外交詞令公開說身為猶太人理應支持以方,后者也強調自己出生在以色列。個人色彩十分濃厚。美國兩個航母戰斗群和2000海軍陸戰隊迅速到達有關地區,既起威懾作用,亦能迅速投入支援。23日,美方又宣布向以方派出中將級別的軍事顧問顧問。美國迅速給以方運送大量戰爭物資,引起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不安,擔心會影響美方給予的關鍵性支援。同屬猶太人的美國財長耶倫立即安撫說,(美債危機頻仍的)美國仍有能力承受同時支持以烏的負擔。身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的美國,有責任和義務制止戰爭、維護和平,卻在安理會兩次否決要求巴以停火的決議案。總統國安事務協調員柯比公然說,“停火還不是時候”。美國捉襟見肘的窘態顯而易見。總統國安助理沙利文打腫臉充胖子,聲稱美國有足夠資源、手段和能力,同時有效地支持以色列、烏克蘭和亞太盟友。20日拜登向國會提出共計1,060億美元“打包式”特別預算案。這似乎是在落實“三線作戰”的決心。不過從美國兩黨制和三權分立的政治游戲看,也不排除是為了捆綁不同利益集團的不同訴求,以利通過法案。1、賊喊捉賊的偽君子。俄烏沖突驟起時,美國就抓住俄羅斯首先動手的事實,給俄方貼上“侵略者”的標簽。實際上美國自身才是長期謀劃和煽動沖突的“縱火犯”。美國政客大言不慚說要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反對中方“侵略”、“吞并”臺灣,實際上美國是一系列國際及中美雙邊重大文件的參與者,完全明白世界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美國當然也明白巴勒斯坦迄今被剝奪聯合國承諾建國的權利,哈馬斯這次突襲是被壓迫者的反抗,卻被美定性為恐怖主義。2、以意識形態做令旗,挾持西方盟國及伙伴國“選邊站”。連法國總統馬克龍都不得不親訪以色列表示支持。不過他強調必須在“不擴大這場沖突”的情況下打這場戰役,并以解救“人質”為“首要目標”。3、戰爭販子冒充人道主義者。眾所周知,美國策劃和煽動了俄烏沖突,然后要求烏方“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據俄方公布,截止10月3日,烏方已陣亡約50萬人(493,678人)。4000多萬人口的烏克蘭如今已外逃約2,000萬,國內僅剩2,000萬人,其中大量為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這輪巴以沖突頭兩周,已直接導致7200多人死亡,1.6萬人受傷,加沙被炸為廢墟,百萬加沙百姓流離失所命在旦夕。下屆美國總統參選人黑莉卻說什么美國國防部應更名為“進攻部”,煽動大開殺戒!難怪美國代表在安理會猛批哈馬斯時,不少參會代表背過身來表示不屑一顧。4、美西大國民眾聲援巴勒斯坦。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可能被美國政客、包括在政界、金融界和媒體界的猶太勢力所左右。近日來,在美英德法等首都都相繼爆發了數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示威游行,抗議對加沙的狂轟亂炸,要求立即停火止戰,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國呼求。23日,以軍已對加沙進行了試探式的地面入侵,為正式展開地面進攻做準備。雖然雙方軍力懸殊,但據稱加沙有多年來構建的綿延500公里的1300條深層地道。以方聲稱將在三個月內完成的地面攻勢并非輕而易舉。尤其是,美以半個月來的橫蠻高壓,已觸發整個地區有關國家的強烈不滿和反制,巴以沖突實際上已經外溢。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敘利亞和伊拉克民兵組織等都已不同程度地、主動被動地涉入其中。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已發出嚴正警告,土耳其宣布60萬大軍已進入一級戒備狀態。以機已轟炸了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和阿勒頗機場,而美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盤踞的軍事基地也遭到火箭襲擊。據《華盛頓郵報》23日報道,美國已準備必要時要求中東地區68萬美僑回國。這也許是美方為可能的新一輪中東戰爭預作準備。一旦新的中東戰爭爆發,對中東各國乃至全世界(包括美國)將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中國順應時代潮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站在客觀公正無私的立場,為實現巴以停火、和談、和解、和平而奔走。中方迅速派出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斡旋,王毅外長也親自同巴以外長分別通話,翟雋特使積極參與了開羅和談峰會。和會因美以阻撓無果而終,中方又呼吁聯合國盡快召開更加權威、更有影響、更大范圍的國際和會,凝聚國際促和共識,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的解決。
(作者系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原新華社高級記者、常駐聯合國首任記者;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華語智庫”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