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在吉林長春,日本關東憲兵隊司令部舊址中,意外發現了一批絕密檔案。經考證,這些文件是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前后,因來不及焚毀而就近埋入地下的絕密檔案。
在這些極具研究價值的原始檔案中,抗日英雄楊靖宇和他率領的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的名字被屢次提及。
柳澤宇
吉林省檔案館檔案征集處 副處長
24件檔案中能看到,楊靖宇與敵軍進行了47次戰斗,無論哪次戰斗,都是驚心動魄的。
一份份沉甸甸的檔案,直擊心魄,催人奮進。也讓我們得以沿著英雄的足跡,追溯他的革命歷程……
01
學生時代的楊靖宇,早在開封求學期間,就已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活動。
1927年,楊靖宇先后兩次指揮農民暴動,建立起中國第一個縣級農工革命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
1929年,為加強東北地區的革命力量,楊靖宇來到東北,在撫順等地積極開展工人運動,時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劉少奇稱贊他為“得力同志”。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楊靖宇投身于抗日戰爭,1936年6月,擔任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游擊區涉及南滿二十多個縣。
關東軍總部為“剿滅”這支抗日力量,不惜調集三省數萬日偽軍警展開“聯合大討伐”。
抗日游擊區遭到嚴重破壞,第一路軍被困南滿山林,既沒有外界補給,也得不到友軍支援,部隊傷亡不斷增加。
關東軍司令部一邊重金懸賞“購買”楊靖宇的人頭,另一邊又以偽滿洲國“軍令部長”的高位引誘楊靖宇投降。
02
絕境中,第一路軍官兵迸發出了驚人的戰斗意志。
1939年11月22日,楊靖宇部隊的一個團約100名官兵,主動向偽滿軍一個旅發起反擊,在作戰中斃傷敵軍35人。
這段戰報,出自日本關東憲兵隊司令部遺留的一份檔案。它詳細記載了楊靖宇在生命最后一百天中,對日偽軍發起的一次反擊作戰。
呂春月
吉林省檔案館綜合處 副處長
在我們挖掘的這47場戰斗檔案中,這一場戰斗是我們發現的,日偽“討伐隊”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據檔案記載,在1月22日,偽滿軍步兵的一個旅出動了1000人,和楊靖宇部隊100人交戰。在這場戰斗中,抗聯部隊可以說是取得了極大的勝利。
面對敵人的鐵壁合圍,有人建議暫時撤離。楊靖宇堅決地說:“我們是南滿地區的抗聯,我們走了,南滿的抗戰就失去了中心。我至死也不離開南滿”。
03
1940年初,日偽軍再次加強了“討伐”力度,慘烈的戰斗隨時都會發生。
柳澤宇
吉林省檔案館檔案征集處 副處長
當年2月7日是除夕,那天發生了3次戰斗。戰斗中我們能夠看出,基本上已經不太具備可以生存的物資了,一些槍支彈藥也幾乎喪失殆盡。所以我們看,基本上是饑寒交迫的100天。
楊靖宇命令部隊化整為零分散突圍,自己率警衛部隊堅守原地。
1940年2月18日,楊靖宇身邊最后兩名戰士犧牲,自己也被圍困濛江縣三道崴子的山林中,絕糧五日。
2月23日,楊靖宇被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帶領的“討伐隊”包圍。
面對岸谷隆一郎的勸降,楊靖宇始終頑強還擊,最終不幸中彈犧牲。殘暴的敵人解剖了楊靖宇的遺體,卻震驚地發現:他的胃里沒有一粒糧食,只有一團團枯草、樹皮和棉絮。
楊靖宇犧牲時的壯舉,成為岸谷隆一郎揮之不去的精神折磨。日本投降前夕,岸谷隆一郎在自殺前寫下遺言,“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適宜的,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國內外任何一支反法西斯軍隊相比,東北抗聯都更加艱苦、更加卓絕、更加悲壯。作為這支英雄部隊的卓越代表,楊靖宇是中華民族抵抗外侮、舍身衛國的精神象征,他將光輝的生命化作不朽的英雄史詩與中華民族不屈的戰歌!
來源:CCTV國家記憶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