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1]從2023年在地方考察時提出“新質生產力”,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再到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作出系統闡述,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我們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發展新質生產力通信運營商大有可為。
(一)數字經濟是發展方向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我國的網絡基礎日益完備,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賦能效應持續凸顯,賦值效應更加顯著,互聯網的應用日益廣泛,信息領域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網絡惠民便民紅利充分釋放,數字化觸角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人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新模式應運而生、快速發展,驅動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發生全方位變革。固定網絡逐步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躍升,移動網絡實現從“1G空白”“2G跟隨”“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的跨越。據工信部統計,我國五年建成5G基站374.8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8.89億,用戶普及率突破60%,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全國行政村通5G比例超80%。5G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形成多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5G專利數量、用戶數量、應用數量均達到世界領先,5G加速滲透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
(二)5G是數字經濟核心引擎
新一代移動通信5G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VR(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業務的迅猛發展,推動著信息通信業提速降費加速轉型,線上辦公、線上購物、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直播帶貨加速了數字時代的發展,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數字技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新引擎。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5G成為各領域數字化經濟轉型的核心引擎,特別是5G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成為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大發展、大融合、大變革成為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主旋律,移動化、寬帶化、多媒體化的發展趨勢更加明顯,5G“一業帶百業”“賦能千行百業”和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不斷彰顯。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向縱深發展,移動支付廣泛普及,網絡購物、在線學習、遠程辦公成為工作生活的新方式,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交易額均居前列;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協同研發設計、無人智能巡檢、數字工廠、智慧礦山等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人工智能與制造、交通、醫療、民生等領域加速融合,不斷創造出新業態、新模式、新市場,有力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應用案例超9.4萬個,5G行業虛擬專網超3萬個。2023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86萬億元,比2022年增長29%;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能力位于世界第一梯隊。[2]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占GDP比重達到41.5%。據初步核算,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56.1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 44%,數字經濟已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3]
(三)數字經濟發揮著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數字經濟是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重要支撐。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推進器”,發揮著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進入數字時代,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加速融合,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化觸角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推動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在線課堂、互聯網醫院、智慧圖書館、智能小區等新場景,不僅能給群眾帶來便利,還能更好滿足大家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在廣袤農村,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成了新農資,網絡直播拓展了銷售渠道,一些特色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商網絡銷往世界各地,讓更多特色農產品賣出好價。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城市鄉村,“數字+”正展現出強大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數字經濟方興未艾,在服務美好生活的同時,創造大量新就業形態和崗位,提供更多增收途徑,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互聯網營銷師”“在線學習服務師”等一批數字經濟催生的新職業,拓展著職業版圖。新就業形態為勞動者提供了更靈活、更多元的就業選擇,在帶動擴大就業、促進高質量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四)中國聯通深耕5G勇擔網絡強國建設主力軍
中國聯通堅持“客戶為本、員工為根、服務為上、創新為魂、奮斗為榮、清廉為基”的服務理念,深入實施科技強企、人才強企、數智強企、改革強企、品牌強企,聚焦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責,拓展“聯網通信、算網數智”主業,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勇當數字信息運營服務國家隊、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排頭兵,加快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務企業。
(1)加快推進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雙千兆”網絡。中國聯通堅持適度超前、科學布局、協調發展,加快建設網絡基礎設施,積極布局算力基礎設施,進一步做好國際海陸纜的建設和保護工作,推進全球網絡互聯互通,全力暢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在雙千兆光網領域,中國聯通持續深耕5G精品網,加速向5G-A(即5G-Advanced的簡稱,又稱5.5G,是5G到6G之間的過渡技術)演進升級,攜手中國電信創造性開展5G網絡共建共享,5G中頻基站規模超125萬站,在5G技術、器件、設備、組網、運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設全球規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 SA(獨立組網)共建共享網絡,推動我國5G網絡容量和用戶規模世界領先,為全球5G建設發展與節能減排提供成功范例;建成全球領先的千兆光網,助力打造200余個千兆城市,光纖入戶能力覆蓋5億戶家庭,率先推出家庭全光組網服務,讓更多用戶對千兆光網可感可及。加快建設縱貫南北、橫跨東西的“新八縱八橫”國家骨干網絡,不斷提升農村及邊遠地區網絡覆蓋水平,積極推動“空天地”一體化發展,進一步鞏固拓展我國網絡基礎設施領先優勢,為網絡強國建設筑牢安全防線。目前,中國聯通已服務超過9000家5G專網服務行業客戶。為加快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國聯通已設立面向重點垂直行業成立了裝備制造軍團、智慧礦山軍團、智慧鋼鐵軍團、服裝制造軍團、汽車制造軍團、智慧醫療軍團、智慧應急軍團、智慧法務軍團、智慧交通軍團、數字政務軍團、智慧城市軍團、倉儲物流軍團、智慧輕工軍團、智慧農業軍團、智慧海洋軍團、智慧教育軍團等18 個針對不同行業的“數字化軍團”,讓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高效配置。
(2)一體化布局算力網絡,讓普惠算力成為可能。中國聯通全面承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全面落實“東數西算”戰略,積極構建多級算力供給,打造算力豐富、運力充沛、算網一體的算力網絡,布局熱點集約、跨區輻射、邊緣覆蓋的多級算力體系,讓普惠算力成為可能,讓算力變得如“水電煤”般隨取隨用及且充沛無比,打造20余個園區級數據中心,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給,持續提升算力規模,數據中心機架規模超過40萬架,“一市一池”覆蓋200余個城市。發揮網絡安全現代產業鏈鏈長的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構建城市群低時延圈,在國家樞紐間部署兩條200G超高速互聯通道,滿足超大容量、超低時延、超長距離運力需求。強化算網協同編排調度,實現“通算+智算+超算”的多樣算力供給,提供“聯接+感知+計算+智能+安全”的算網一體化服務,打造數字政府建設“第一算力引擎”,賦能千場萬景、千行百業,將算力送達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3)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強勁動能。數字技術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變量,中國聯通深入實施科技強企、人才強企、數智強企、改革強企、品牌強企戰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開展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強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面升級“聯通云”,圍繞先進算力、極致存儲和無損網絡開展技術創新,打造先進算力調度平臺,提供“通用計算+智能計算+超級計算”的算力供給能力,提供裸金屬、虛擬化、容器等多元算力服務,支持從中心側到邊緣側的泛在算力,持續保持云計算領域業界領先水平。基于大規模數據治理和服務實踐,打造超2萬節點的數據計算引擎,具備萬億級實時處理能力,十年來,歷經數據資源整合、開發利用、運營服務三個階段,打造可信第三方數據服務商,有效促進5G應用規模化發展。在網絡智慧運營中,中國聯通通過網絡專家大模型等AI技術,構建智能排障、智能節能、智能開通等應用工具,運用到網絡監控、故障處理、調度開通及節能降耗等實際生產場景中,大幅提升網絡運營效能和客戶服務感知。
(4)加強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帶來全方位賦能效應。把“5G+工業互聯網”作為助力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出工業終端、網、云、平臺、安全等產品體系,在電子、裝備、服裝、汽車、礦山、港口等行業實現規模應用,覆蓋41個工業分類,落地項目超1.2萬個,服務5G工廠超4000個,打造一批典型標桿,形成規模示范效應。加速5G-Advanced(5G增強技術)創新,打好以5G為核心的大聯接和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的“組合拳”,打造5G行業專網,落地5G樣板項目。深耕5G﹢工業互聯網領域,推動5G真正進入工廠現場級網絡,打造5G工業制造專網,提供三種版本,支撐5G從外圍輔助逐步走向生產核心——面向生產輔助場景,推出基礎版,通過虛擬專網技術,實現產業集群類中小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面向車間生產場景,推出增強版,通過5G LAN、室內定位技術,滿足大中型企業工業級的低時延和高可靠性要求;面向產線工控場景,推出專業版,通過獨享專網、5G TSN(時間敏感網絡)等技術,為集團型企業提供超低時延、安全性極高的工控專網,讓5G真正進入工控系統,為制造提供核心動力,為設備賦智、為企業賦值、為產業賦能。比如,中國聯通為港口裝上“智能手臂”,在天津港打造5G全連接碼頭,操作人員身處碼頭中控室,可以遠程控制岸橋吊車,讓裝卸區的“機械手臂”有序運轉。比如,中國聯通攜手長城精工汽車在國內首次驗證了空口時延4毫秒、穩定性99.999%的性能指標,滿足制造現場的實時通信需求,實現不同生產工藝的快速切換,推動5G深入核心生產環節。[4]
(5)創造美好數字生活,為網絡強國建設站穩人民立場。持續提升5G和千兆寬帶普及率,5G用戶普及率超過79%,千兆寬帶用戶普及率超過22%,全屋光寬帶用戶超過700萬,積極推動信息消費擴大升級,滿足人們“高速率、低延時、無縫漫游”的上網需求,實現網絡聯接、生態聯接、終端聯接全面升級。推出5G新通話、聯通超清、聯通云盒等特色產品,拓展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智慧養老等特色業務,加強與互聯網平臺企業的戰略合作,著力為廣大用戶帶來品質升級的新體驗。聚焦“辦實事、解民憂”,推進“民呼我為、接訴即辦”,踐行窗口服務承諾,服務能力和質量再上新臺階。深化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建立大數據反詐平臺,實現涉詐號碼精準發現、快速處置,詐騙電話、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治理水平不斷提升。開展資金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幫扶,把數字鄉村建設作為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發揮數字信息運營服務優勢和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優勢,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注釋:
[1]《深刻認識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求是》2024第5期。
[2]劉志成:《發展數字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光明日報》2024年2月20日。
[3]趙恒春:《優化數字人才培養生態》,《經濟日報》2024 年 4 月 24 日。
[4]陳忠岳:《扎根網信事業 強企報國為民 勇擔網絡強國建設主力軍》《中國網信》2024年第3期。
(作者系中國聯通政企客戶事業群高級政工師;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