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群人開始批評張桂梅老師,為什么現在要指責她呢,擺事實講道理是這樣說的,她那個女子學校已經名不副實了,因為找不到那么多飯也吃不飽、衣服沒的穿、生活費也沒有的女孩子了,于是這些人得出一個結論,張桂梅從頭到尾都是在搞造神運動,說她是為了塑造自己的金身,做的是投機行為,她一定會金身破裂的。
那這些人說的是不是事實呢,我承認他們說的都是事實,現在處于一個什么時期呢,就是一個轉型期,轉型期該怎么干,大家的意見,也包括學校里面的人意見都還沒有統一,因為學校的名字叫“女子學校”,貌似只能招收女的,但是已經沒有極端貧困女生了,那怎么辦,好像現在有掐尖招生的跡象,也就是招收成績好的女生,這讓很多人更加不滿了,說違背了辦學的初衷。
但是我們看問題不是這樣看的,一方面要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歷史,一方面要站在現在的角度去做發展的工作。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歷史,張桂梅老師當初辦學的時候,是不是有很多女生上不了學,這是不能反駁的,因為是事實!一個是經濟的因素,一個是重男輕女的原因,而且山區女性的命運真的是堪憂,你只要當年在底層生活過,就能明白,江浙皖這些地方,家里窮的找不到老婆,花個一兩萬就能買個云南老婆,不就是不給她們讀書嘛,一個人的價錢還不如一個好一點的電視機的價錢?,F在肯定是買不到了,這點錢買老撾女子,都沒人搭理你了。
女子學校辦學的初衷,是招生窮困女生,或者是家里生多了,不把女孩子當人的女生,這種做法,肯定是大功德一件。現在沒有這種情況了,因為山區的老百姓生三個、五個的情況幾乎都沒有了,頂多也就生兩個,不存在不給女孩子讀書的情況,即使還有個別女生家庭困難,但是完全沒有必要辦一個單獨的女子學校。但是你不能現在的情況變了,就完全否定當初張桂梅所做的一切。
我們有一些人看問題都是精神分裂的,比如說否定前30年,說以前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白費功夫,因為以前吃不飽飯,現在吃飽飯了,但是你要想一想,輕工業是從重工業發展而來的,然后農業的發展也是工業反哺的結果,這每一步都是延續性的,為什么這個世界上中國看起來很正常,其他國家看起來很奇葩,就是因為其他國家沒有延續性,需要分三步走的,他只想要第三步,誰要說我得先搞前面兩步,就開始有人鬧,因為你搞前面兩步,我生活質量會下降,他不去思考,前面兩步不做,不單單是生活質量下降,可能將來就沒有生活了。
張桂梅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這應該是我們高興的事情才對,說明我們國家不再需要一些人用悲情的舉動來救贖底層的可憐人了,國家的發展,在普及教育上,已經能對最底層的人進行兜底了,這難道不是普天同慶的事情嘛,這怎么能扯到張桂梅老師沒用了,以前干的事情都是為了個人名聲啥的,這邏輯上都是混亂的。
還有人給我舉一個例子,說他們縣里出了一個農民企業家,是致富模范,帶領鄉親們致富了,各種榮譽加身,獎狀拿的手軟,后來還破例讓他當了一個副縣長,再后來掃黑除惡的時候,給他掃進去了。你說的這種例子,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個人啊,他前面干的事情是不是對的,是不是帶領農民致富了,后來環境變化了,前呼后擁的人多了,于是人飄了,做了違法的事情,給他弄進去也正常啊,人有功有過,完美的圣人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個人是完美的,要么是虛構中的神仙,要么是現實中的騙子。
拿這個例子來類比張桂梅也是不合適的,張桂梅團隊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學校何去何從?如果繼續堅持女子學校,和當初的初衷確實不一樣了,因此他們招生成績好的女生,遭到很多人的詬病,那怎么解決,我個人認為歷史的任務已經完成,那就從現在的角度去做發展的工作,把這個學校變成一個正常的高中不就可以了嘛,男女兼收,華坪女中變成華坪高中就可以了,一點問題都沒有??!
為啥很多人有一種思想癥結,就是被樹立了典型之后,一直要活在典型的陰影中。比如小崗村,我們不能完全否定它,他是歷史過度期間的一種救急方式,國家大包大攬做不了了,那就放你們自謀生路。而現在小崗村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了,要想農村再上一層樓,要走合作和集體的路,事實上小崗村現在已經變成集體村莊了,但是大家不好意思宣傳,因為他當年是因為“大包干”被宣傳成典型的,我再宣傳他現在的集體,豈不是否定了以前的家庭承包?
為什么我們宣傳工作做的非常別扭,甚至很惡心,就是因為靜止的去看問題。當年工業沒有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兩頭顧是顧不上的,我們都知道小農經濟是不可能有農業未來的,但是先放一頭,于是就搞了個體承包,這并不是什么偉大的事情,是一個歷史時期的過度。現在再合作,再走集體,是另一個時期的開始,是我們工業可以反哺農業了,農業就可以搞規?;?,搞集體化了。
張桂梅的高中學校也是這樣,她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了,變成正常的收費高中就可以了,然后按照師資力量評估,無非就是給這個高中定一個錄取分數線就好了,哪有那么多復雜的呢。
很多讀毛主席文選的人,也常常會陷入這種靜止的誤區,不去發展他的理論,而是要照抄照搬,為啥西方的經濟學家、哲學家都塌方了,被人嘲笑,也不是這些人是浪得虛名,而是他寫的東西,是按照當時的實踐寫的,后人必須發展他的理論,你不發展,非要照貓畫虎,最后還怪到別人身上。就像孔子學說,后人要么是原教旨主義,要么是根據利益集團需要去扭曲他,最后會覺得他啥也不是!
從實踐中形成理論,再理論回到實踐中去,然后新的實踐形成新的理論,新的理論反饋到當下的實踐中去,這才是正常的承前啟后,我們古代的士大夫有時候走極端,一派人說祖宗之法不可變,一派人說祖宗之法要全部推翻,到了近現代,又有兩派人走極端,一派人說要全盤西化,一派人說老祖宗天下無敵,不拿正眼看西方。為什么理論不做當下化,理論不做本土化呢,很多人走極端,無非就是想做學閥而已,有些人搞獨樹一幟的理論,對實踐沒啥用,就是要過學閥的癮而已。
現在的女性入學率都要高于男性,確實是事實,但是你不能用現在的情況否定張桂梅那個時候,也有人講,云南那邊有領導倒臺了,那跟張桂梅有什么關系,即使因為辦學的事情倒臺,實事求是的評價就行了,比如很多城市的發展,說句實話,是有問題的官員發展起來的,還不是庸官和清官發展起來的,就和我們高鐵發展的歷程差不多,肯定他的成績,但也不會姑息他的錯誤。
至于張桂梅老師,她現在是沒有任何問題,我認為在經濟上,她今后也不會有問題。只是現在學校要轉型,暫時大家沒有定論,如果一定要堅持招女生,張桂梅的意思是可以招國外的貧困女生,這只是一個想法,有話要讓人家說嘛,不過國家層面上不會同意的,我的想法是,既然歷史任務完成,轉成正常的男女都收的普通高中就可以了,至于用當下的情況來圍攻張桂梅,我認為都是神經病。
文:周伯通;來源:西岔湖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